何谓“闰秒”
2025年09月26日
何谓“闰秒”
谭启明/安徽滁州市乌衣中学
大家可能知道:1995年最后1分钟为61秒,使得1996年元旦延迟1秒来临;这是为了协调时间关系所采取的办法,这多出的一秒,我们称之为“闰秒”。那么什么叫闰秒,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办法呢?阐述如下:
我们知道国际上从1972年元旦开始,时间的计量采用了原子秒为单位,这种单位同地球自转无联系,而是同铯原子的振荡频率有固定的联系,由于铯原子的振荡频率是极其稳定的,以原子秒为基础,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原子时,即国际原子时。因此,原子秒是一种独立于地球自转之外自行计量的相当理想的时间单位。但地球运行并非如原子时钟般规律均匀,由于,海洋的洋流大气层以至其它连科学家也无法完全解释的因素造成的摩擦力,都会使地球自转的速度加快或减慢,当其差值大于±0.9秒时,就跳动一秒,跳动的一秒,我们就称之为闰秒,闰秒一般安排在12月31日或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的末尾,以适应地球自转的变化,由于,地球自转的总趋势是逐渐变慢,因此闰秒使最后一分钟增加到61秒。而是否需要增加“闰秒”则应由巴黎国际地球自转局决定。因而这次调校意味着1995年最后一分钟61秒,1996年元旦延迟一分钟来临,这将是自1972年以来第20次增加“闰秒”,上一次闰秒是在1994年6月30日。
摘自《地理教育》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