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变暖原因的新发现

地球变暖原因的新发现

最近,由日本和俄罗斯科学家联手对西伯利亚冻土层进行了调查,从近百年来当地冰床的变化中发现:在冰层融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甲烷气体,具有远比二氧化碳大得多的增温效应。由于这些甲烷气体正在与二氧化碳“联手”作用,促使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

自从1992年开始,日俄两国调查组对东西伯利亚北冰洋沿岸永久性冻土中一种叫做“埃德玛”的巨大冰块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们从冰壁上凿取了大量样本,经分析发现,埃德玛的形成大约在距今4万至2.5万年前,是气温比现在低6~10℃的古冰河期的产物。原来深埋在地下的“埃德玛”是比较稳定的,而今却变得不稳定,地面上出现了许多凹陷的沼泽地。证明由于气温升高,地下冰块正在不断的融化,从而导致地面塌陷。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已对存在于“埃德玛”冰块中的许多气泡的气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与地球加速升温有密切关系的事实,在这些气泡中保存着远古时代的空气,这些空气中甲烷的浓度为现在空气的几千倍,乃至几万倍。而甲烷对地球大气的升温作用,要比二氧化碳高出25倍,原来从水田、沼泽地以及一些反刍动物的进食过程中均会产生甲烷,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地球升温→动植物释放甲烷增加→加速升温→埃德玛融化→地球进一步升温。由于埃德玛的融化,现在俄国西伯利亚北端的海岸线每年均后退4米左右,而且浮在北冰洋的岛屿正在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