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科学本体论概念

四、课程的科学本体论概念

建国后我们的科学课程一直非常强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包括6项内容:1.世界的物质性;2.物质运动的普遍性;3.运动形式与物质层次的对应性,也即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性;4.自然界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5.演化采取量变到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的形式;6.物质运动和演化的原因是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外部条件之间的矛盾(内因和外因)。从科学本体论的角度看,这个哲学框架突出的是物质和运动。

自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作为新科学方法论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的基本属性,除了物质性外,还有系统性。从宏观来看,宇宙是由各种天体系统组成的系统;从微观来看,分子是原子或离子经各种化学键的作用而组成的系统;生物体更是与外界环境有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复杂的开放系统;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所涉及的,就是生物或人类与非生物共同构成的复合系统。新世纪的初中科学课程应该在科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引进系统概念,这样有助于克服传统科学课程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