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简介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这本书是由.凌绍崇,张正华主编创作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共有141章节
1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编辑委员会
主 编:凌绍崇 张正华 副主编:胡耀南 吴先勇 编 委:王美云 许振华 李 扬 张正华 张如静 吴先勇 胡耀南 徐艳芬 凌绍崇 黄建雄 黄翠华...
2
序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根。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召开的第...
3
目录
目 录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编辑委员会 序 绪论 第一章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在左右江地区的传播 二、农民运动的持续发展是根据地...
4
绪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左右江、红水河一带创建了一块比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俗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建设,是...
5
第一章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时代背景
了解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的时代背景,对帮助我们理解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历程和时代价值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一、马克思主义在左右江地区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广西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很快就被壮、汉、瑶等各族人民所接受,这说明当时左右江地区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
7
二、农民运动的持续发展是根据地建设的群众基础
广西右江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右江和红水河贯穿境内,处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与越南接壤,地理位置偏僻,境内山峦起伏,山高谷深,林密洞深,地势险要,远...
8
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位于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它包括右江革命根据地和左江革命根据地,俗称为左右...
9
(一)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胜利举行是根据地教育发展的根本
1926年,我党在右江地区建立了恩奉特支后,掌握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农民革命武装,在各县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揭开了右江革命新的一页。从1927...
10
(二)红七军、红八军的诞生是根据地教育发展的可靠保障
邓小平等同志成功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震撼了祖国南疆。1929年12月11日,红七军成立时期的编制是:军长张云逸,...
11
(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根据地教育发展的基础
1929年秋冬,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实行苏维埃政权的新制度,标志着右江革命翻开新的一页。右江革命根据地下辖包括百色、恩阳、奉议、恩隆、思林、果德、东兰、凤山、凌...
12
第二章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夕的左右江地区教育
中国近代史,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段历史,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
13
一、左右江地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教育
左右江地区地处广西的西部和西南部,处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与越南接壤,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右江和红水河贯穿境内,境内山峦起伏,高山深谷,林密洞深,地势...
14
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夕的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
左右江根据地建立前夕,即1923至1927年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是根据地教育建设的基础,这是左右江各族人民开始革命觉醒的时期。...
15
(一)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发展的过程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迅猛传播和发展。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和影响下,开展了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
16
(二)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时期教育的特点
大革命时期左右江地区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右江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开展的平民教育。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具有革命性、...
17
(三)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时期教育的意义
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文化活动和培养人才的活动。这一时期的教育,有着如下的意义。 1.唤醒了人民群众的觉悟 左右江...
18
三、韦拔群的农民教育思想
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红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是人民军队早期的杰出将领,是100位为新中国...
19
(一)韦拔群生平
韦拔群(1894—1932),原名韦秉乾,又名韦萃,字拔群。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1908年起,韦拔群先后在东兰县高等小学堂、官立庆远府中学堂和桂林法...
20
(二)韦拔群的教育实践
韦拔群是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展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在东兰通过多种举措和方式开展农民教育,着重抓好农民的政...
21
(三)韦拔群教育理论
韦拔群教育理论内涵丰富,他在领导右江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农民革命主力军的作用,非常重视对农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紧紧围绕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教育与...
22
第三章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过程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教育发展是比较快的。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府积极发展人民教育事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办学,创办了一批受劳动人民喜欢的各级各类学校...
23
一、共产党逐渐掌握了教育的领导权
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重视教育建设。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党和苏维埃政府加强了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使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24
(一)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
确保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
25
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的成效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是卓有成效的,主要开办有三类学校。一是劳动小学、劳动中学,二是平民夜校,三是干部学校或党政干部培训班。劳动小学、劳动中学,进行普通教育,...
26
(一)开办劳动小学、劳动中学
劳动小学、劳动中学是普通学校的一种形式。 1.劳动小学 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里,有条件的地方都创立了各级劳动学校。县办的有高级劳动小学,乡办的有初级劳动小学。如东...
27
(二)办好其他普通小学
创建革命根据地后,苏维埃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兴办学校,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每个县基本上都有一所中心小学,区、乡有小学校。当时小学分为高级小学、初级小学。学制照旧,...
28
(三)开展全民识字运动
全民识字运动是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国度里是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的。”当时,旧中国的文盲占总人口80%以上。左右江地区地处偏僻,文盲的...
29
(四)进行干部教育
根据地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干部的教育。干部教育主要形式是党政干部培训班。这些培训班,由于处于战争时期,所开办的时间都较短,有的三五天,有的二三十天。如东兰...
30
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的成因
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因是,根据地体现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人民政权规范根据地教育机构设置和类型,初步建立健全了根据地教育管理制度,文化与教育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