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少数民族骨干
2025年08月10日
(二)培养少数民族骨干
百色起义前后,每到一个地方,邓小平总是找民族干部谈心谈话,壮族干部黄治峰、阮殿煊、黄永达、黄大权、韦有、黄举平、陈伯民,瑶族干部韦玉梅、和熙风等就时常得到邓小平的指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红七军前委在平马镇(今属田东县)、东兰、恩隆县(今田东县)开办了几期党政训练班。学员大多是来自右江各地的少数民族子弟,以壮族为主。在这期间还专门举办过两期瑶族干部培训班。每期培训班有学员40至100余人不等。通过宣传革命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妇女解放思想等,促进了广大少数民族学员思想解放,快速提高了其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根据壮族妇女干部黄美伦的回忆,邓小平的授课使她明白了革命的道理,明白了革命给妇女带来的好处,即“读书明礼,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共掌政权,团结互相,铲除压迫”。这些培训班的学员,在日后的工作中大多成长为革命骨干。诸如黄美伦就成为妇女运动的骨干,且在1930年担任了东兰县妇女主任。通过开办培训班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骨干,并且这些骨干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优秀宣传员,为教育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