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政策的实施与措施

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政策的实施与措施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不仅在教育方针的制定上,规定了有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内容,而且在教育政策上有了明确的措施。如邓小平亲自指导修订的由右江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5月颁布的《共耕条例》中还提出“全乡劳动童子团,由乡团部分班编组,轮流教育并轮流放收”的细则,规定包含教育在内的“一切建设事业由全乡群众共同负责,乡苏维埃政府管理”。办法明确,措施有力。

“劳动儿童,免费入学”是一个奋斗目标,也是一项措施。在革命根据地里开办的劳动小学,实行免费教育,照顾到劳动人民的实际,是劳动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很受大家的欢迎。这些教育政策和教育措施,对于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办学的管理制度是办好教育的有力保障。在革命根据地里,办学实体正常运行,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体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办学的管理制度是健全的。百色起义后,右江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右江苏维埃各级政府组织与职责》,其中规定了各县苏维埃政府内设文化委员会,负责抓文化教育事业。如百色县苏维埃政府,就设有文化委员会,设主席1人,委员4人。在该县6个区、51个乡的苏维埃政府中,也各设文化委员1人。苏维埃政府规定文化委员会的职责是“统计全区学(龄)儿童及失学的群众”“组织和训练宣传队”;乡的文化委员,还增加“办理群众学校,强制儿童教育”“实行识字运动”的职责,可见这样的教育管理制度是比较完善的。由于对文化教育建设,做到层层有人抓,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在短期内就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