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的“兀鹰斗牛节”
秘鲁的印第安人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在每年的7月,都要过一个奇特的节日,这个节日持续10天。这是一种极富政治、宗教色彩的、既庄严又隆重的盛大节日,这个节日被称为“雅瓦尔节”。“雅瓦尔”就是“血”的意思。“雅瓦尔节”就是“血的节日”或“血的狂欢节”。他们为什么每年都要过这么一个带有血腥味的节日呢?
事情要追溯到16世纪早期,那时,西班牙征服者对盛产黄金的印加帝国垂涎三尺。西班牙的皮萨罗终于在1532年征服了印加,绞死了印加最后一个皇帝阿塔瓦尔帕。10年后,查尔斯金特建立了秘鲁管辖区,把印第安人赶往金矿、银矿及大庄园,强迫他们劳动。
印第安人多次反抗无效,他们不禁想到了大兀鹰。于是,他们每年举行一次“雅瓦尔节”,这个节日最主要的一个活动就是大兀鹰斗牛。不肯屈服的印第安人把大兀鹰比作自己,把被大兀鹰斗的牛比作殖民统治者。当他们看到大兀鹰骑在牛背上,用尖嘴利爪猛啄狠抓,直至将牛折腾个半死时,他们好像看到了殖民统治者的下场,不禁又增加了复仇的信心。
所以,“雅瓦尔节”实际上了成了印第安人复仇的象征。
每年节前,“雅瓦尔节”的主持人科塔邦巴斯镇的镇长挑选出数名对大兀鹰的活动习性了如指掌、又胆大心细、敢于冒险的人前往大兀鹰生活区去捕鹰。
大兀鹰被抓到后,为了让它在“雅瓦尔节”上大显身手,人们象招待贵宾一样款待它,给它吃狗肉、羊心,还给喝用玉米酿成的“希加”酒哩。
正式斗牛那天,当地居民早早地来到斗牛场,有人甚至彻夜未眠,在斗牛场外等侯着,希望抢到好位子。
在狂热的掌声中,那只养得肥壮结实的大兀鹰身披红色斗篷,在捕鹰手的带领下绕场一周。接着,一只严挑细选出来的最壮实、性子最野的公牛也被牵了出来,在场子里绕场一周。无论是大兀鹰,还是公牛,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不可一世的样子。
镇长作了简短讲话后,斗牛正式开始。我们读一渎有关“战斗”的具体描写:
“人们给大兀鹰和壮牛灌足白酒,然后用绳子把兀鹰系在牛的腰部,借助一根又粗又尖的钢棍和一条皮鞭,把驮着大兀鹰的壮牛驱赶入场。大兀鹰骑在牛背上,用两只利爪紧紧抓住牛背的皮肤,用尖嘴穷凶极恶地狠啄牛的身体。此时,牛吼叫、蹦跳、尥蹶子,向前冲,在场上打圈子,牛越挣扎,大兀鹰啄得越凶。牛疼得打颤,怒得发疯,一会儿停步顿足,一会儿奔跳,但试图把兀鹰从背上摔下来的一切努力均属徒劳,只见牛体血肉横飞,鹰嘴和牛背上的肉血淋淋地粘在一起。牛开始支持不住,打了几个趔趄,然后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接着,栅门大开,猎手在人群的欢呼声中进入场地,解开捆绑大兀鹰的绳索。被释放的大兀鹰展翅腾飞,以胜利者的雄姿,高飞远走。
顷刻间,人群沸腾起来,排成一条条由五、六十人组成的长蛇阵,在铜管乐声中跳起集体舞,曲曲弯弯,此起彼伏,一直跳到暮色降临。晚上,再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宴会,庆祝斗牛的胜利。”
人们在大兀鹰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大兀鹰的胜利,好像就是他们的胜利,所以,他们欢呼、跳跃。可能连大兀鹰自己都没有想到,它已经成为印第安人复仇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