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太迟’这回事”

“确有‘太迟’这回事”

“善待自然”是今天环境伦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对待动物的方式上,它要求人们不能无缘无故地伤害、虐待动物。观念所及,日常生活里人们善待动物的行为也就随处可见了。一次,电视里介绍爱尔兰风情,一瞥之间,都柏林马路上的马车就吸引了我:在夏日灼热的阳光里,每匹马的头顶上都撑着一把小小的遮阳伞。记得还看过一幅照片:马路上,长长的车队停在那里,为的是等候一只受伤的小鸟慢慢地跳过马路。这样的事情总能让人长久地感动,因为那是人类爱心的体现,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可惜,生活里叫人灰心的事情还是太多。两个多月前的一天晚上,北京一家电视台“走南闯北”节目介绍一个以杀蛇为业的人。镜头前,那个人得意地把几条大蛇活活地剥皮,扔在盆子里,蛇剧烈地扭动着,渗着血的白色蛇身可怕地颤抖着。

面对这种情形,记者的画外音却说:为了吃到美味的菜肴,就顾不得那许多了!老实说,比照起杀蛇人,记者的话更让人吃惊。我当即打电话给这家电视台,抗议这条除了显示人的麻木和冷酷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节目。

这个节目的编辑听了我的意见,表示理解。只是他说以往没有想到这方面的事情。这让我想到另一件事。某电视台报道一个在东北山里驻守的军人的事迹。这个人倔强、勇敢、工作拼命,在一次开车回山里时,大卡车撞死(伤?)一只幼熊,母熊在一旁撕心裂肺地哀鸣。平常遇到这种情况,人们不敢靠近小熊,可是此人特别“勇敢”,他下了车,把小熊往车上一扔就开车回去了,他的战友和他打趣:回去煮熊掌吃,别拉下我呀。这就是记者笔下的英雄!先不要说野生黑熊已经是国家保护的动物,吃熊掌已是违法,单是人们对动物母子所遭受的伤痛的冷漠和蔑视,就让人心痛。

这是在鼓励什么东西呢?如果在深山里开车的人能稍微小心一点,看到笨笨的小熊在路中间走能稍稍停一停,那有多么好。即或不小心撞伤了小熊,如果能表现出一点怜悯心,肯定也更像个富有人性的英雄。我多么希望在传媒上永不再看到这种报道。

现在,地球上的动物已经灭绝了许多,而更多的动物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在灭绝,这一切都主要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艰难的反省和思考,人由关注自我走到关注人类以外的生命,并认识到人类并不天然地具有剥夺动物生命的权利,这一步虽然不大,可是走了几千年。这是人类自我中心观念转变的开始,是人类道德的升华。

马丁·路德·金在三十多年前就已提出过警告:

“我们现在面对这个事实——明天已经在今天出现,确有'太迟'这回事。在无数文明的白骨上刻有这样可悲的字:'太迟了'。如果我们不动手,肯定会被扯进时间的黑暗走廊里,那个黑廊是为拥有权势而无同情心、拥有大能而无道德、拥有力量而无眼光的人而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