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本的压制

1 标本的压制

将标本逐个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上下再用标本夹压紧,使它能尽快干燥、压平,这样就成了压制标本。压制方法首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可将标本捆紧,又不倾倒时最好,一般叠至1尺左右。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应多夹几张纸。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初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这样容易干。3~4天后标本开始干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的注意事项

(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的特征。花的标本最好有一部分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个部位形状;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干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容易被压干,要先用开水将细胞烫死,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便于观察其内部构造。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其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部分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菟丝子、桑寄生、生姜、芋头、兰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压制了1~2个月后,细胞还不死,以致叶、花脱落。这些标本,就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有的标本新鲜时比较脆,压制时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采集后放置半天,或用蒸气熏蒸片刻,使组织软化后再压,效果较好。

(4)标本放置应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平衡,受力均匀,不致倾倒。有的标本的花、果较粗大,压制时常常会使纸凸起,叶子因受不到压力而皱折,这种情况可用几张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的四周,或将较大部分切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采集标签。标本较长,可以折成“V”或“N”形。(如图3-1)

img

图3-1 经压制的七叶一枝花

·保证压制标本质量的关键性步骤——换纸

换纸是否及时,是关系到标本质量好坏的关键步骤。标本压好后,往往会由于不注意换纸,以致标本发霉变黑,成为一堆废物。因此必须每天换纸。初压的标本水分多,通常每天要换2~3次,第3天后可改成每天可换一次,以后可以几天换一次,直至干燥为止。遇上多雨天气,标本容易发霉,换纸更为重要。最初几次一定要注意整形,将皱折的叶、花摊开,展示出主要特征。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

用烘干的热纸换,效果较好。换纸时要轻拿轻放,先除去标本上的湿纸,换上几张干纸,然后一只手压在标本上面的干纸上,另一只手托住标本下面的湿纸,迅速地翻转,使干纸的一面翻到底下,湿纸翻到上面,再除去湿纸,换上干纸,这样可以减少标本移动,避免损伤。

植物标本因质地不同,其干燥速度也会有不同。有的标本如车前草、龙葵、牵牛、蒲公英等2~3天就干了,有的标本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干。所以在换纸时应随时将已干的标本取出,以减少工作量。

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压制时常会出现脱落现象,所以换纸时必须逐个捡起,放在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码夹在一起。

为了使标本快速干燥并保持原色,可以用熨斗熨干,或将标本夹在铁丝夹里放在炉火周围烘,但不可放在火上烤;如果只有少量标本,也可用脱脂棉代替吸水纸。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标本干燥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可以将标本夹在铁丝夹里放置45℃~60℃的恒温干燥箱里烘干或利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它的快速干燥。据报道,1980年参加中美联合考察鄂西植物的美国朋友带来一套比较先进的烘干标本的设备,一般标本烘烤24~36小时就可以干燥,标本色泽新鲜,质量好。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有金属罩的煤油炉,点燃后放入烘箱框内,温度控制在60℃左右。将采来的标本逐份平放在对折的白纸内(报纸亦可),上下各放一张一样大小的吸水纸,吸水纸上再各放一张一样大小的瓦楞纸。瓦楞纸是一种中间有孔道的特殊纸张。放置时孔道横向,将标本逐层罗叠,最后用标本夹捆紧,将标本逐捆放在烘干箱框上。放置时注意瓦楞纸孔道应按上下方向放置,烘烤时标本中的水分通过瓦楞纸孔道排出,就不必换纸,省工快速。

·植物标本的其他干燥法

用硅胶作干燥剂,也能使植物标本快速干燥,所得到的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