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色浸渍标本的制作

4 原色浸渍标本的制作

原色浸渍标本不但要求保持植物的形态,还要求保持原来的颜色。它的色泽鲜艳,形态逼真,有较强的感染力,适用于教学和展览,也用于科研。植物为什么会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是哪些物质在起作用?它们的性质又是怎样的?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而给原色浸渍标本制作带来了困难。由于不同颜色标本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甚至同一种颜色标本,因植物种类的不同,制作方法及其效果也常有所差异,所以在制作时必须加以比较和选择。

·绿色标本浸渍方法

(1)叶绿素的特性。

高等植物呈现绿色部位主要是叶子、幼茎、花萼、花梗、幼果等,它们的细胞质中都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以及胡萝卜素等。其中大量的是叶绿素a,它显示蓝绿色。而叶绿素b显示黄绿色。这两种叶绿素与胡萝卜素等其他色素的比例不同,植物体就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绿色。

叶绿素性质不稳定,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在酸性溶液中,镁原子容易被取代出来,产生褐色的植物黑素,称为去镁叶绿素。我们若将含有铜离子的酸性溶液与去镁叶绿素发生化合作用,便能获得具有以铜离子为核心的绿色物质,称为铜代叶绿素。这种物质的性质稳定,不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我们用含有铜离子的酸性溶液作为绿色浸渍液,用来固定绿色标本,就能获得成功。

绿色浸渍标本制作,一般先用固定液固定颜色,然后用清水漂洗,放在保存液中保存。

(2)固定绿色标本的常用方法。

a.将醋酸铜结晶6克加入100毫升冰醋酸溶液中,直到饱和为止,制成原液,使用时加水1~4倍,稀释成浸渍液。处理标本时,将标本浸入浸渍液中,置于大烧杯内加热,并用竹钳翻动,使标本能均匀地接触药液。大约加热到70℃~80℃,标本的绿色就逐渐褪成黄褐色,再继续用微火加热,至标本颜色又逐渐转绿接近原色时,立即取出,用清水漂洗,置保存液中保存。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与标本质地有关,如洋槐、芥菜、荠菜、七叶一枝花、三七、芋头、黄精、曼陀罗、葱、蒜等植株柔软、叶子质地较薄的标本,一般加热到70℃~80℃,10分钟就可以了;竹、姜、水稻、稗、香蒲、银杏、夹竹桃、风尾草、金银花、烟草、鸦胆子、八角、砂仁等叶子质地较厚,或叶子表面有腊质和毛被的标本,需加热70℃~80℃,20~40分钟;而龙舌兰、波萝、柚子、柑桔等的叶子,质地特别坚硬的标本,加热的时间需更长,甚至需一个多小时才能恢复原色。

加热时间还与浸渍液浓度有关,新配的浸渍液中铜离子浓度大,离子间交换速度较快,加热时间就短。已使用过的浸渍液中铜离子浓度小,交换速度较慢,加热时间则需长些,甚至有时颜色不能恢复,这时可适量地加入醋酸铜结晶和适量冰醋酸,搅均匀后继续加热。

这种方法除不能加热的浆果类、肉质的仙人掌类标本不能采用外,一般标本均可以采用,对于质地较硬、有腊质层的标本,此法效果较好。

用这种方法处理的标本,保色时间久,处理得好,可达十多年。固定的颜色鲜艳而且快速,是保存绿色标本较好的方法。但是这种浸渍液腐蚀性较强,加热所需要的器皿应注意选择。同时还有伴有刺激性气味,应注意室内通风。

b.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铜结晶,用乳钵研磨后,加蒸馏水溶解即成。使用时将标本浸入,每天观察颜色变化(变化情况同上方法)。一般3~10天即可,待颜色恢复后,取出来用清水漂洗,置保存液中保存。

硫酸铜的浓度大小,可根据标本质地和大小来定。一般采用5%、10%、饱和三种浓度的溶液。质地薄而软的标本,如苔藓植物、车前、紫云英、苜蓿、夜来香、七叶树、荞麦、紫花地丁、青天葵等,可用5%或10%的硫酸铜溶液。对于质地厚的枝条或大型标本,如西瓜、冬瓜、番木瓜、刀豆、苏铁叶、苹果、梨、菠萝、鳄梨等用饱和硫酸铜为好,它可使标本颜色加速恢复,避免因标本在浸渍液内时间过长,而引起浸渍液变质现象。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浸渍液浸渍西瓜果实,其结果见表3-1。

img

由表3-1可以看出,浸渍时间与浸渍浓度有关。另外,在同一浓度浸渍液中,浸渍的时间与植物标本也有关(见表3-2)。

硫酸铜浸渍液处理标本,色泽鲜艳,保色时间久,而且操作起来方便,所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标本。

硫酸铜浸渍液在处理果实时,还能增加浆类果果皮的硬度,有利于克服果皮爆裂现象。用不同方法处理番茄果实,其结果见表3-3。

img

在硫酸铜浸渍液中,加入适量的亚硫酸、福尔马林、酒精等防腐剂,它们能增强浸渍液的防腐作用,提高浸渍的效果。

在浸渍质地厚的或大型标本时,由于铜离子浓度降低,中途可适量补充些硫酸铜结晶,以便更好地提高标本的效果。

c.氯化铜100克、冰醋酸25毫升、50%酒精100毫升、甘油25毫升、福尔马林50毫升。

处理时将标本浸入浸渍液内,每天观察其变色情况,待绿色恢复后,取出用清水漂洗,置保存液中保存。

img

此方法用于豆类的幼苗、水稻的幼苗、苋菜、紫云英、荠菜、马齿苋、芫荽等效果较好,一般浸7天左右即可。

此方法手续简便,处理过的标本色泽鲜艳,但稍带透明。保色时间不久,适宜暂时保存。

d.褪色法:处理时先将标本放入3%亚硫酸溶液中浸约1~12小时,待绿色褪掉后,用清水漂洗,再放入前面介绍的绿色浸渍液中染色;至标本恢复绿色后,重新用清水漂洗干净,即可置保存液中保存。用此方法处理香蕉、牛角蕉、芒果、番桃、番木瓜等,能获得较好效果。

·保存液

绿色标本经上述几种方法处理,固定颜色,用清水漂洗后,应立即浸入保存液中保存。其目的是:首先,使标本在保存液中保持原色;其次,利用液体的浮力使标本浸在保存液中显得较为丰满,具有立体感;最后,防腐。其水溶液清晰透明,能保持标本的原色。保存液有许多种,常用的有:

a.亚硫酸0.15~0.30毫升,水100毫升;

b.福尔马林4~5毫升,水100毫升;

c.亚硫酸1~2毫升,甘油0.5毫升,水94.5毫升;

d.亚硫酸10毫升,甘油20毫升,福尔马林32毫升,硼酸20克,水800毫升。

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选择。如果保存液太稀,达不到防腐作用;但保存液浓度太大,又容易使标本褪色,甚至溶烂,因此浓度要适中。

·绿色标本浸渍过程中的几种情况

绿色标本在浸渍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标本在保存液中很快褪色。这是因为保存液浓度太大;或由于浸渍的时间不够,标本刚刚恢复其颜色,其绿色还很淡。这些原因都很容易使标本褪色。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将标本再次浸入浸渍液中继续恢复绿色。

标本在浸渍过程中变成黑褐色,甚至黑色,其原因有两种:一是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单宁,这种植物不适宜制成原色渍浸标本;二是浸渍时间太久。这种情况可用3%亚硫酸浸渍2~3小时,使之褪色,然后再用蒸馏水漂洗干净,再浸入保存液中。用此方法处理西瓜、乌桕等可获得满意效果。褪色时应注意观察,待颜色褪到绿色时,应立即取出用清水漂洗,然后浸入保存液。

标本在浸渍液中浸渍时间要掌握恰当,一般以绿色恢复到比新鲜标本稍微深点为宜。

有时标本在浸渍液中,长时间的停留在黄褐色或浅绿色不变。这主要是由于浸渍液中铜离子浓度较低,对此可以适当增加浸渍液的浓度。

·红色标本的浸渍方法

(1)红色的内在特质。

植物体呈现红色的部位,主要是花、成熟的果实,以及有些植物的叶子,如秋海棠、紫苏等的叶子。

植物体的花和果实之所以能五彩缤纷,主要是含有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色脂,它是一种红色或橙色的细胞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类胡萝卜素主要有α、β、γ丁胡萝卜素,是植物呈橙色的主要原因。它还有一种常见色素是番茄素,大量存在于番茄中,是成熟果实显红色的主要原因。

类黄酮是一大类水溶性细胞色素,常见的有花青素、黄酮、黄酮醇、黄烷等,其中花青素大量存在于高等植物的花、果中,是植物万紫千红的主要原因。

花青素在植物体中往往和其他化合物形成复合物,有时又与铝、铁、镁、钾等金属离子化合。另外花青素在花中还会与糖分子连结而形成α—糖苷,它还受到酸碱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影响花、果等颜色变化的因素。

某些植物的叶呈现红色,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叶子里含有花青素,这类叶子若浸在水中,其红色很快褪色,如彩叶洋紫苏,红背桂花等。另一种是叶子里除了含有叶绿素外,还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在正常的情况下叶绿素含量大,其绿色盖过其他颜色,当叶绿素减少时,就会不同程度地显出类胡萝卜素的橙色或红色,以及叶黄素的黄色,如秋天的枫叶、大叶半边莲等红色都比较明显,但这些叶的红色在水中一般不会褪色。

从上述可知,不同植物虽然都显现红色,但它们的色素成份却有所不同。有的是由于花青素起作用,有的则是由于类胡萝卜素的作用。因此,在保存红色标本时就带来一定困难,其方法也较为复杂。

(2)红色标本浸渍中出现的情况。

在红色标本浸渍中通常出现下列3种情况:a.保持原色。b.变色。有的标本经浸渍液处理后会变成红褐色或变成蓝紫色。c.褪色。标本经浸渍液处理后,有的会褪成黄色,有的会褪成无色。因此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应加以比较。

(3)红色标本浸渍的具体方法。

a.先用10%的硫酸铜固定绿色,然后再用亚硫酸2毫升、福尔马林4毫升、硼酸2克,加水1000毫升,配成浸渍液保存。此方法适用于桃、棉、草莓、番茄果、红辣椒、红颠茄、八角花、木鳖果等。

b.先用5%硫酸铜固定绿色,然后再用0.2%~0.5%的亚硫酸保存。此方法适用于一串红花枝、西瓜(剖开)、红辣椒、苦瓜等。

c.先用清水浸泡1~2天,每天一次换水,然后用福尔马林10~20毫升、饱和硫酸铜1000毫升固定1~3天。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再用福尔马林6毫升、硼酸1克、甘油4~5毫升,加水1000毫升配成浸渍液保存。此方法可用于红皮甘蔗等。

d.用福尔马林5毫升、亚硫酸2毫升、硼酸2克,加水1000毫升直接保存。此方法适用于番茄、桃花、红颠茄果、九里香果、萱草花、牛子花、使君子花、大半边莲花等。

e.用福尔马林10毫升、硼酸8克,加水1000毫升直接保存。此方法适用于木棉花、荔枝果实、苏铁果实、茑萝花、毛叶青藤花、硃砂根花等。

f.用氯化锌10克、亚硫酸1毫升、硼酸1克、甘油20毫升,加水1000毫升后直接保存。此方法适用于假槟榔果序、苏铁果等。

g.取氯化锡10克、福尔马林0.5毫升、红墨水少量,加水100毫升混合,先将植物标本放置于此液中媒染1~3小时,取出后再用吸水纸吸干,然后用福尔马林20毫升、亚硫酸2毫升,加水1000毫升直接保存。此方法适用于鸡冠花序、一串红花序、千日红花序等。

h.1%~2%的亚硫酸,可用于直接保存番茄、红皮甘蔗、团花花序等。

i.先用饱和硫酸铜固定2~5天后,再用0.3%亚硫酸保存。此方法适用于红皮萝卜等。

j.先用硝酸亚钴15克、氯化锡10克、福尔马林25毫升,加水2000毫升固定10~15天后,放置于清水中漂洗干净,然后再用福尔马林10毫升、95%酒精10毫升、亚硫酸30毫升,加水1000毫升,配成浸渍液保存。此方法适用于草莓、马铃薯、辣椒等。

·紫色标本的浸渍方法。

植物呈紫色部位的有花朵,也有果实,如葡萄、茄子等。

(1)用福尔马林20~30毫升,亚硫酸5~10毫升,加水1000毫升,或者用福尔马林10~20毫升、酒精少量、亚硫酸5毫升、硼酸2克,加水1000毫升,配成浸渍液直接保存。此方法可用于荸荠、芋头等。

(2)先用福尔马林20~30毫升、硼酸少量、亚硫酸10毫升,加水1000毫升固定7~10天,然后保存在10%的福尔马林液中。此方法可用于板栗、橡、黑榄等。

(3)对于老熟的圆茄子等,可用明矾3克、食盐160克、硼酸2克、福尔马林1毫升,加水100毫升直接保存。

(4)对于紫皮甘蔗等,可先用清水漂洗2~3天,每天2次换水,然后选用下述浸渍液保存:①福尔马林25毫升、氯化锌10克、甘油5毫升,加水1000毫升;②福尔马林25毫升、亚硫酸6~8毫升、甘油5毫升,加水1000毫升。

(5)对于紫色葡萄等,可用升汞1克,甘油4毫升,加水1000毫升直接保存。

(6)对于紫色葡萄、沙梨等,可用饱和盐水30毫升、福尔马林20毫升、甘油4毫升,加水175毫升直接保存。

·蓝色标本的浸渍方法

植物体呈现蓝色的部位主要是花朵。它们主要是由花青素以及其他细胞色素的作用。在浸渍液中很容易褪色,一般保色较困难。

目前这方面资料较少,但通常采用下述方法处理牵牛花、马鞭草等,都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先用氯化亚锡10克,福尔马林5毫升、蓝墨水少量,加水100毫升媒染2~4小时,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干,经饱和硫酸铜固定绿色后,再用福尔马林20毫升、亚硫酸2毫升,加水1000毫升,配成浸渍液保存。

·黄色和浅绿色标本的浸渍方法

(1)黄色和浅绿色的内在特质。

植物体呈现黄色部位,主要是花及成熟的果实。它们大多数是因为植物体内含有类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类胡萝卜素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前者使植物体呈橙红色,后者使植物体显黄色。它们不溶于水,性质稳定,所以黄色标本较容易保色。

(2)常用的浸渍方法。

a.用0.15%~0.5%亚硫酸直接保存。如柚、柑桔、枇杷、杏、梨、柿及团花、马齿苋、苏铁小孢子叶等,用此方法效果较好。

b.用0.3%苯甲酸、0.5%酒精、0.1%硼酸、0.5%硫脲、10%甘油、0.1%亚硫酸直接保存。成熟的番木瓜等采用此方法效果较好,但药品较贵,特别是硫脲不易买到。

c.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1~2天,用清水漂洗后用0.2%~0.5%亚硫酸,加适量甘油保存。适用于带有绿色部分的花枝和果枝,如金银花、番石榴、枇杷、金花茶、雅梨、罗汉果花枝、马齿苋,以及生姜根状茎等。

d.用5%硫酸铜固定2~5天后,经清水漂洗,再用亚硫酸2毫升、酒精1~2毫升、甘油少量,加水100毫升直接保存。此方法适用于梨、香瓜、雪梨、浅黄色苹带来一定困难,其方法也较为复杂。果、金桔、黄色番茄、马铃薯、南瓜、生姜、紫金牛等。

e.用1.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5~7天后,再用亚硫酸30毫升、福尔马林2毫升,加水1000毫升直接保存。此方法适用于莲藕、芒果、马铃薯、慈菇等。

f.用饱和硫酸铜溶液固定2~3天后,经清水漂洗,再用亚硫酸30毫升、福尔马林10毫升、甘油4毫升,加水1000毫升直接保存。此方法适用于牛心果、番荔枝、番桃的果实、黄成甘薯、马铃薯、大白菜、花椰菜等。

z.采用甘油50毫升、98%酒精5毫升、亚硫酸10毫升、尼泊金2克、硫脲6克,加水1000毫升的混合溶液直接保存,对黄皮香蕉、牛角蕉等都较适宜。

h.先用30%福尔马林或0.1%升汞固定1~2分钟,再用1%~3%的亚硫酸保存。此方法较适用于可可、椰子、菠萝、番荔枝、香蕉、油樟、柿子、枇杷等。

·白色标本的浸渍方法

植物体呈现白色的部位主要是花朵,如梨花、李花、玉兰花、茉莉花、白睡莲、山枝花等。还有些近于白色的叶或茎的部分,如茭白、慈菇以及蘑菇等。

白色浸渍标本较容易保存,常用的方法有:

(1)用5%~10%硫酸铜固定绿色部分后,用2%~5%亚硫酸漂白半天至一天,再用0.1%~0.5%亚硫酸保存。标本从硫酸铜浸渍液中取出时,花色往往会呈现黑褐色,但经亚硫酸漂白作用后,白色会逐渐复原。此法适用于带有绿色部分的花枝,如梨、李、九里香,以及茭白、花椰菜、莴笋等。

(2)置于1%~3%亚硫酸中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白萝卜、京白菜、慈菇、蘑菇等。

(3)用硫酸铜饱和溶液固定绿色后,用0.3%亚硫酸保存。此法适用于木鳖花、文殊兰花、白花丹花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