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着色

4 着色

蜡模型的着色方法有多种,但大多数是用外着色法,即用松节油调和油画色,参照实物的颜色,用毛笔或油画笔往模型外部涂绘。涂绘时,旁边应放一块蜡片,把调好的油画色先在蜡片上试涂一下,看看色调是否与实物颜色相符,不行则应重新调和。

另一种是混色法。即在熔蜡过程中,把所需要的色料放在蜡液中,使之与蜡液完全融合。但只能显示单一的颜色,所以像黄瓜、柿子、橘子等单一颜色的果实,就可以用混色法。

混融在蜡液中的色料,在蜡液凝固后其颜色总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在调色过程中应逐渐一点一点地加入色料,并且要不时地取出少量蜡液,凝固后与实物颜色比较,直到合适为止。

还有一种是混色与外部涂色相结合。例如,一些成熟的苹果果实的颜色,是由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组成的,所以着色时就需要先往蜡液中加适量的绿色染料,使之具有单一的绿色底色,然后再用红色色料作有深有浅地外部涂绘,最后可以达到与真果的颜色完全一样。

在进行涂色之前,要把蜡果接口处可能有的“飞边”用刀削去,然后用细砂纸轻擦,再用棉花蘸二甲苯擦拭几下,这样使接口处完全平滑,不留一点痕迹。最后把收存的果柄(梨、苹果等)插在气道口处(原来果柄的位置),基部放几粒碎蜡,用烤热的刀尖烫融,把果柄固定,然后再进行着色。

有些果实虽为单一颜色,其蜡果可用混色法着色,但也常常需要几种色配合才能呈现真果的颜色,例如,有的茄子为浅绿色,就需要用翠绿色的色料加入适量的白色和黄色的色料;黄瓜的深绿色,应用翠绿色料加少许黑色色料。同样像有些的淡绿色的苹果底色就是用翠绿色的色料加适量黄色和白色料配成的。往苹果蜡果的淡绿色底色上涂绘红色,笔道应上下拉,不要横着画,而且有淡有浓,务求酷似真果。

下面介绍几种特殊处理法:

梨斑:梨的蜡果可用混色法使它具有单一的底色,但梨斑无法用笔涂绘,最好的办法是用针(大头针等)先在蜡果表面刺些小孔,孔的疏密要按照原来用作模本的那个真梨或其他同样的梨,然后用笔普遍涂一层褐色的油画色,最后用棉花蘸二甲苯(饱和后拧干)轻轻擦拭,把褐色色料擦去,由于进入小孔中的色料擦不着,而留在小孔里,这样看上去便与真斑无异。

黄瓜刺:先将一些洗净干燥后的小砂粒用黑褐色的油画色染好,然后一手用尖头镊夹砂粒,另一手拿针,并将针尖在火焰上烧热,迅速刺烫蜡果表面,刚一拔针,马上安放砂粒于针孔处烫融的蜡液中,蜡液很快凝固,这样黄瓜刺也就作成了。操作必须快,两手动作协调;另外针孔不可刺烫得过大。

桃毛:桃子的表面,如水蜜桃等,有一层白色细细的桃毛。蜡果着色以后,可往表面上喷一层石膏粉,或将蜡桃埋在石膏粉中,然后取出用棉花轻轻擦试,去掉多余的石膏粉,结果由于蜡果的石蜡光泽被白粉掩盖,显得与真果没什么差异了。

茄子的萼片:茄子的萼片,其顶端常与果体分离。制作时,先将厚薄适中的纸片染上与真萼相同的颜色,然后分几次插入同样颜色的蜡液中,开始一次用比较热的蜡液,以后几次则用温度低的蜡液,最后一次用即将凝固的蜡液。每次插入蜡液中,都要快速地将它提出,这样纸片上就会挂附一层厚薄都合适的蜡层。接着,把蜡纸片剪成尖角(也可先剪好后托蜡),形状务求与真萼片一样,然后把蜡茄上端作适当修整,将蜡萼片放在上面,通过烫融少许碎蜡,把蜡萼片熔接在蜡茄上端;同时要使蜡萼片的尖端稍向外倾斜,离开果体,这样就显得与真茄非常相似了。真茄萼片上常常带刺,这可用老的茄萼上的刺,用酒精脱水后染上真刺样的颜色后,用碎蜡熔接在蜡萼片上;另也可用与茄刺相似的其他草木植物或木本植物的刺,经染色处理后用碎蜡熔接于蜡萼片上。

上述各种蜡果制成后,可放在浅盘中,上面盖上玻璃罩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