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青刺果油含量比较
青刺果在我国西南山区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生长繁衍产生了多样性变异,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又庞大的变异群体。在其产生变异的性状中,以种子变异更具经济价值。对云南省的一些县收购来的种子作分区域的混合抽样检测,得到云南不同地区青刺果种子的变异状况,可知在云南省的不同区域青刺果的种子性状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青刺果在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类型的气候环境形成了多样性的地理生态型(地理种源)(表3-19)。
表3-19 云南省不同区域青刺果的种子变异状况

丽江市不同乡(镇)青刺果种子的变异状况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环境条件和自身遗传特性的共同作用下青刺果种子的质量(大小、出仁率、饱满程度等)产生了多样性变异,为青刺果优良单株无性系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图3-2,表3-20)。

图3-2 青刺果品比
表3-20 丽江市不同区域青刺果种子的变异状况

在野生群体青刺果种子油脂含量差异以及与环境因子和种子性状的相关性研究中,对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14个群体83个个体样本青刺果种子进行了油脂提取、种子性状测定和分布地生态因子提取,并作了相关性分析及引种试种(图3-3)。研究结果表明,青刺果种子形态和含油率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四川西昌的群体具有较高的油脂提取率,而分布区东缘的贵州省的群体普遍较低。青刺果油脂提取率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14个不同种源地的青刺果种子中,千粒重最重的是贵州织金县种源(167.97g),千粒重最轻的是云南师宗县种源(101.82g);油脂提取率最高的是四川西昌市种源(21.11%),油脂提取率最少的是贵州修文县种源(12.35%)(表3-21)。

图3-3 青刺果优选株系
表3-21 不同种源地扁核木种子性状与油脂提取率

资料引自:孙一桐等:《中国西南地区野生群体扁核木油脂含量与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