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戏剧性传播研究》简介
《清末民初戏剧性传播研究》这本书是由.朱崇志著创作的,《清末民初戏剧性传播研究》共有54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引论 一、戏剧传播媒介的历史演变 二、传媒发展与戏剧批评形式的近代化转型 三、戏剧传播受众的近代化 第一章 清末民初小说与戏剧传播 第一节 小说:作为戏...
2
引论
在传统的传播学研究中,一般将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诸种途径、手段、方式,称为“渠道”(channels),而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
3
一、戏剧传播媒介的历史演变
正如普通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媒介、印刷媒介、电视电影、网络媒介等过程,戏剧传播媒介的历程亦如此。从演员借助面具、装扮、动作、语言将被扮演的对象呈现出来,到纸...
4
二、传媒发展与戏剧批评形式的近代化转型
中国传统的戏剧批评形式主要包括序、跋、读法、凡例、缘起、眉批、夹批、侧批、回评、圈点等,常见于各式笔记与书目中。传统戏剧剧本多为竖排雕版刻印,字迹行间距较大,每...
5
三、戏剧传播受众的近代化
受众一词来源于传播学的“受传者”(audience),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它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也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及中心环节之一。戏...
6
第一章 清末民初小说与戏剧传播
...
7
第一节 小说:作为戏剧传播的软媒介
一般而言,所谓媒介就是传播过程当中传受双方的中介物,是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媒介是“插在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
8
第二节 《品花宝鉴》与戏剧传播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伶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品花宝鉴》情节有相当程度的虚构性。但由于作者陈森本人对梨园戏场有着浓厚的兴趣...
9
一、戏剧本体传播
所谓戏剧本体传播即指在传播媒介中直接针对戏剧本体内容(包括作品文本与舞台表演)所进行的传播。在小说这一特殊媒介中,戏剧的本体传播既包括戏剧作品文本,也包括小说对...
10
二、戏剧文化传播
如果把文化整体视为一个大的循环传播系统,则小说作为其中一个环节,既是社会文化信息的受传和反馈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戏剧文化自然同样如此。《品花宝鉴》以士优关系作...
11
三、戏剧评议传播
《品花宝鉴》中,作者陈森借书中人物之口做过大量的戏剧批评,这些批评也可以看作是清代中后期文人戏剧批评的参考。 这些戏剧批评,一类是针对戏剧文本的。如第四十一回,...
12
第三节 《海上繁华梦》与戏剧传播
《海上繁华梦》(以下简称《繁华梦》)是狭邪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孙家振,字玉声,号海上漱石生,别署警梦痴仙、退醒庐主人,1863年生于上海官宦家庭,一生酷爱京戏,...
13
一、《海上繁华梦》中的戏剧本体传播
戏剧的本体传播,指在传播媒介中直接针对戏剧作品或表演的传播。《繁华梦》和《续梦》共两百回,篇幅长、内容多,描绘的人物群体又与戏剧息息相关,其中包含了大量对戏剧文...
14
二、《海上繁华梦》的戏剧文化传播
戏剧文化传播,指社会文化生活中与戏剧相关的部分,如演员所处的演剧大环境、剧场的空间布局、借由戏剧搭建起的社交平台、文人宴饮中的词曲酒令、民俗活动中的戏剧元素等,...
15
三、《海上繁华梦》中的戏剧评议传播
《繁华梦》的情节虽为虚构,对时代背景和社会风俗的描述却极写实,书中提及的演员,大多都有现实原型。小说中的人物针对表演发出的评价,实质上就是作者本人的意见。如三集...
16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曲与戏剧传播
...
17
第一节 古代咏剧小曲的传播特性
作为古代艺术表演中综合性特征最突出的艺术形式,古代社会对于戏剧艺术的传播和接受也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其中,明清小曲对它的传播功能不容小觑。小曲是明清文人对“...
18
一
在传播方式上,随着时代变迁,明清咏剧小曲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就文本存留的状况看,主要表现为小曲由混杂于其他文体之中向独立刊载成册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19
二
除了传播方式外,传播内容是戏剧传播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小曲传唱戏剧故事并非随意性的广收博取,而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由于小曲多流行于市井民间,小曲的传播选择就不...
20
第二节 《白雪遗音》与戏剧传播
《白雪遗音》是由清人华广生与其友人函递辑录而成的一部清代民间俗曲总集。主编者华广生,字春田,乾隆、嘉庆年间山东历城人,生平事迹不详。据高文德序中记载,华广生约在...
21
一
小曲对于戏剧传播内容的选定和改编受到时代特征、传统审美、地方风采和小曲风格的影响和限制。 时代特征是一个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反映,它包括国家重要事件...
22
二
小曲、说唱(曲艺)、戏剧同属表演艺术,在表演内容、表演方式以及演出环境同类性前提下,激发了彼此在传播接受过程中相互汲取和借鉴。咏剧小曲对于曲艺、戏剧的本体传播主...
23
三
从体裁来看,咏剧小曲似承咏剧诗、咏剧词[46]一脉而来,但与咏剧诗词不同,源于民间艺人创作的咏剧小曲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均体现民...
24
第三章 清末民初报刊与戏剧传播
...
25
第一节 清末民初白话报与戏剧传播
白话报,即中国近代用白话语体编写出版的报刊,发轫于戊戌维新时期。戊戌前后,是我国民报的勃兴时期。由于两次办报高潮接踵而来,报刊文风的改革、报章文体的兴起,为势之...
26
一、白话报所刊戏剧信息形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一系列的现代变革,并与当时的政治氛围越来越密不可分。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
27
二、白话报与戏剧传播的近代化转型
中国传统戏剧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传播的进行。在形式上,戏剧艺术大致经历了原始歌舞、汉代百戏、唐代歌舞戏与参军戏、宋金杂剧与诸宫调、元杂剧、宋元南戏以及明清传奇等...
28
三、传媒发展与戏剧创作的时代特征
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报载戏剧剧本的数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全新的传播媒介及方式在这些戏剧剧本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展现出与传统剧本截然不同的样貌。 首先,...
29
第二节 《图画日报》与戏剧传播
环球出版社发行的《图画日报》于1909年8月创刊,1910年8月停刊,日出一期,共计出版404期,乃近代画报的代表品种。“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是报纸自第229...
30
一、戏剧的本体传播
戏剧的本体传播是指在传播媒介中直接针对戏剧作品或表演的传播。报纸作为写实性要求较高的大众传播媒介,《图画日报》对戏剧的本体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报纸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