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书籍出版的个案研究——《西厢记》

第三节 戏剧书籍出版的个案研究——《西厢记》

《西厢记》作为中国古代经典的戏剧代表作品。唐朝晚期元稹的传奇作品《会真记》中最早出现了《西厢记》的故事原型,之后多名文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从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莺莺六么》,到罗烨《醉翁谈录》所载话本《莺莺传》,再到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最终完成了《西厢记》的创作。此后,《西厢记》舞台演出经久不衰,刊刻之风盛行。本节将以《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为参考资料,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民国时期《西厢记》的出版传播情况。

民国时期《西厢记》的出版数量众多、刊本种类多样、版本样式丰富。这一时期已初具资本主义性质的民营出版社几乎都出版过不同版本的《西厢记》,在《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及《续编》《补编》所收录的出版社之中,排除因历史和人为原因导致的资料不全的情况,以收录数量最多的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资料中地点明确的出版社,北京共计约24家,上海共计约34家,其中出版了至少一个版本的《西厢记》的出版社,北京约20家,上海约22家,比重为70%以上。而且王实甫《西厢记》在出版数量也占绝对优势,可见《西厢记》是各古籍出版社最热衷出版的戏剧作品。民国时期印刷技术的提高、从明清开始对《西厢记》“狂热”的历史传统、出版社的商业化运作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导致了《西厢记》的大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