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遗音》与戏剧传播
2025年10月13日
第二节 《白雪遗音》与戏剧传播
《白雪遗音》是由清人华广生与其友人函递辑录而成的一部清代民间俗曲总集。主编者华广生,字春田,乾隆、嘉庆年间山东历城人,生平事迹不详。据高文德序中记载,华广生约在1797年到1798年间开始搜录民间俗曲,1804年完成自序,到1828年方才由玉庆堂刊行。全书22万余字,分四卷,搜录11种曲调,流行小曲839首。采录范围以山东为中心遍及南北各地,所录曲调以【马头调】及其变体【马头调带把】居多,达515首且附工尺谱(因最早记载【马头调】工尺谱而颇具研究价值),此外有【岭儿调】、【满江红】、【银纽丝】、【剪靛花】、【起字呀呀哟】、【八角鼓】、【南词】、【小郎儿】、【九连环】、【七香车】共10种曲调,共计323首,并第四卷选录弹词《玉蜻蜓》9回。究其题材,据郑振铎对题材的划分可归纳为故事人物类、应景抒情类、格言议论类、游戏文章类、地方时政类与男女情爱类等六大类。可见《白雪遗音》题材广泛,曲调繁多,曲艺形式纷呈多样。《白雪遗音》涉及的戏剧故事有30余种,其中反复歌咏的戏剧题材有“三国戏”、“水浒戏”、“西游记戏剧”、“红楼戏”、“昭君戏”、《琵琶记》、《拜月亭记》、《西厢记》、《长生殿》、《玉簪记》、《尼姑思凡》等。据此,可以看出小曲对于戏剧作品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