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形象与周人的祖先崇拜
2025年09月16日
一、祖先形象与周人的祖先崇拜
周人敬拜祖先、祭之如仪之时,祖先的形象必定浮现于眼前。周人祖先的形象,不具有个体色彩,他是理想境地下祖先所应当具有的完美形象。这一祖先形象一方面是对现实中祖先形象的抽象、概括,另一方面也是对祖先形象的神化,从而增强祖先的神性。周人的祖先形象具有想象性质,是周人价值观念、信仰观念的反映。祖先形象在强化家族意识、增强周代社会统一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周人崇拜祖先,他们举行大量的祭祀仪式,表达对于祖先的尊崇。祭祀祖先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忆其音容笑貌,《礼记·祭仪》谓“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其叹息之声”[1],是说君子思念益深之时,于彼乎,于此乎,恍惚先祖即在眼前。闻其声,见其容,甚至叹息之声也回响于耳畔。[2]后人也曾谓“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3],意谓祭祀之时,祖先之容貌一定是宛若在眼前的,否则孝子之心无所寄托。由此可见,祖先形象之于生者、之于祭祀者特别重要。然而,在周人的心目中,逝去的祖先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周人如何描绘他们所尊崇的祖先?周人所描述的祖先形象又表达了怎样的观念?
概括而言,周人所描绘的祖先形象,已不是现实中的真正祖先形象,而是在一个构造出的理想情境中的祖先形象。这一形象,带有一定的想象因素。不过,思想家曾经指出,历史学家具有的“现实观”应该包含人们对现实的想象,也就是说,人们的想象其实构成了现实生活的重要层面。在这个意义上说,周人所描绘的理想的祖先形象,实际上是周人现实生活、特别是信仰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值得深入探究。关于周代的祖先崇拜,学者们已有卓著的研究成果,[4]但是有关祖先形象的专门研究,尚付之阙如。不揣谫陋,试论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