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抢险救灾与应急情况下空中作业态势感知与救援

3.1.3 抢险救灾与应急情况下空中作业态势感知与救援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通用航空飞行器利用其自身灵活、快速等特点,在现代化的抢险救灾与应急情况应对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自然灾害或是紧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事发现场混乱、指挥难度大、空域情况复杂,遇到火灾时,浓烟严重减小飞行员可视距离。通航雷达将在自然灾害或是紧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为抢险救灾的飞行器提供位置监视信息,同时向空管部门和救灾指挥部门提供灾害发生空域的实时数据和整体态势,协同其他抢险救灾部门排除险情。

以下针对中国多发的自然灾害,举例说明通航雷达的应用。

1)海上事故作业的紧急援救探测

海上事故作业是指针对石油泄漏、海难事故等应急情况下的通用航空飞机作业。发生漏油、海难等事故时,专用设备的飞机是确定事发准确地点的最快捷、高效的方法。以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故为例,美国救援行动组在墨西哥湾,使用了从U-2间谍飞机改装的ER-2研究机、P-3海上巡逻机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商业卫星,还特地借用了两架有独特功能的庞巴迪公司生产的冲8飞机,一架是冰岛海岸警卫队的冲8-Q300海上监视飞机,这些飞机上分别装有360°海上搜索雷达和侧向机载雷达以及与L-3/IS任务管理系统综合为一体的L-3/Wescom 光电吊舱,能实时给出石油泄漏以及回收船的位置和运动情况、围油栏和其他海面活动的图像,为开展救援提供了第一手的现场资料。

2)森林火灾的探测与发现

由于森林面积大,地面灭火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随着工业航空产业的发展,在森林防火和灭火措施上越来越多地利用空中优势,进行航空巡护和航空灭火,并配备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主要体现在:利用卫星、红外监测和远程雷达监测等技术手段监测林火发生和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国大力发展航空灭火,目前的森林防火工作以航空为主,有专门的航空护林飞行队,它们投入灭火的飞机数量多,种类多,实施灭火的方法多,技术和手段先进。航空护林防火、灭火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各省防火中心都拥有包括侦察机、直升机、重型洒水机在内的各种类型的飞机。现在每年防火期用于防火、灭火的飞机超过1 000架。在运送灭火队员方面,他们普遍采用直升机和水陆两用飞机。其主要机型有C6-215飞机、堪索飞机、双水獭飞机、水獭飞机、河狸飞机以及几种不同型号的海狸飞机,多达十几种。每架飞机上安装有微波雷达,根据接收的微波强度和波长来确定林火的存在、火场大小及林火定位的一种新的监测方法。如芬兰赫尔辛基的专家们研制成一种新型森林雷达,这种安装在直升机上的雷达设备发射微波,可以穿透森林的各个层次,收集到树木顶端到地面的各种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识别森林种类,估计树木的数量,测出树木的高度及森林遭受污染的程度,还可利用微波辐射扫描仪发现林火,拍摄火场,计算火灾面积等。

未来的雷达网布局趋势将呈现出大小雷达相结合的特征,以小型雷达补充站网雷达,主要表现为用区域覆盖大的地波雷达监测林火,以边界层探测的短程小型天气雷达准确进行火焰定位,可设置在瞭望台或飞机上,进行全天候监测。

3)针对地质灾害的处理

中国地质灾害多发,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为例,通用航空在这次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航12家通用航空单位共出动直升机35架、固定翼飞机3架,累计作业飞行514 h、1 006架次;向汶川、茂县、理县、映秀、青川、北川和绵竹等重灾区投送食品、医药品、帐篷等物资,运送物资设备835 t、人员3 270人。在这场生死救援中,通用航空雷达为通航救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地震救灾指挥中心提供了空域的情报信息,为安全、及时的救援行动提供了位置信息保障,挽救了无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