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增加低空空域管理配套设施建设
2025年09月20日
3.3.4 增加低空空域管理配套设施建设
低空空域的开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只有低空空域管理的配套设施跟上来才能为之前空域划设中提到的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提供支撑。中国在很多地区,尤其中西部地区设备还相对简陋,还有很多雷达不能覆盖的地区,信号可靠性较差,存在不少盲区,低空空域开放在这些地区就比较艰难。因此在低空空域管理中建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放低空空域,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军民航管制部门应加强协调、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依靠国家先进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将管制员工作站、应答机相关数据和机载GPS系统整合联网,建立军民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提高低空空域开放后空域的使用率和监管力度。低空空域管理对设备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1)对地面设备的要求。通信、导航、雷达等设施是低空空域保障的主要设施,随着开放低空空域的开放,拥有较高可靠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的配套设施,可以提高低空空域飞行活动的监控力度,完善中国空域保障设施。先进的地面保障设施和完善的航管自动化进程可以满足通用航空对空域的灵活性的需求,为低空空域的飞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2)对机载设备的要求。在低空空域内飞行的各类航空器都要装载GPS、应答机以及通信联络系统,这样在共享的信息平台配合地面设备网,低空空域开放才能安全有效。同时,还要严格审查航空飞行员的资质,从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上严格审核,如有违反法规现象要依法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