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起领略鸟类之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走向自然,去观赏和拍摄野生鸟类,从中获得乐趣和知识。广西自然条件优越,鸟类资源非常丰富,为开展观鸟活动、鸟类研究和保护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虽然广西是我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起源地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专家学者们对广西的鸟类资源状况仍存在着家底不清的情况。我们以周放等(2011)的《广西陆生脊椎动物分布名录》为基础,根据郑光美(2017)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分类系统,结合研究人员和观鸟爱好者在广西最新的研究数据和观察资料,对广西鸟类及其在广西各地的具体分布进行全面整理,编制出新的广西鸟类名录。经整理,广西共分布有鸟类23目92科744种,其种数位列全国第三位。
本书收集了广西有分布的所有鸟类的图片,并尽可能反映出一种鸟类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的羽色特征。如果一种鸟类有多个亚种,也尽量描述广西有分布的亚种,并选择广西有分布的鸟类亚种图片。由于鸟类的羽色会随着地理分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因此本书收集的照片尽量以在广西拍摄到的为主。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部分鸟类在广西已经非常罕见或多年未曾有过观察记录,针对这些鸟类,优先选择了在广西周边省份拍摄到的照片,以尽可能地反映出广西分布鸟类的特征。
许多鸟类羽色非常相似,单纯看照片其实很难识别。在野外观察时,需要根据鸣声、分布、时间和行为等信息来帮助鉴定相应种类。作为一名鸟类学研究人员,我在大学期间就接触了大量标本,那时鸟类图鉴还不普遍,因此我学会了使用检索表鉴定鸟类。我一直认为检索表能为物种的正确识别提供帮助,因此本书在描述相似种和亚种的识别特征比较的时候,采用了检索表式的对应描述,希望能为读者准确识别鸟类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编写历经三年,其工作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最初的设想。在编写过程中,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美境自然)及广西各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单位提供了部分研究数据和鸟类照片。张卫、余寿毅、黄祥麟、刘德生、苏远江、林秀文、甘鲁生和郭东生等许多观鸟爱好者热心提供了他们的观鸟记录,加深了我们对广西鸟类分布的认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卢培钊社长、陈勇辉总编辑和赖铭洪主任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本书的出版也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和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的热心指导。在长年的野外调查工作中,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和各兄弟单位的支持。此外,为了本书的出版,我的家人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谨向上述单位和个人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编写人员都具有多年的鸟类学研究和观鸟经验,对广西各地的鸟类分布和识别特征都较为熟悉,在广西鸟类分类和分布研究方面有较深厚的积累。虽然我们尽可能精益求精,并进行了多次校对,但由于鸟类种数众多,且限于水平,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恳切希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蒋爱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