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作为一名广西的老科技出版工作者,我一直对总结出版有关广西的自然资源和壮家生活技术的选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责任感。继20多年前策划出版了《广西红树林》《广西天坑》和《广西壮医学》后,出版一本广西鸟类知识的图书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当年组稿时因为出版时机不成熟而罢手,但此心愿却从没有得到释怀。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认识它们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自从离开繁重的科技出版事务,我便投入到趣味盎然的观鸟活动中。对鸟类的认识越多,越感受到鸟类对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保护我们人类的重要性。那个曾经的心愿总是萦绕在心头。2008年,我和另一位广西出版人黄萍编审策划了一本观鸟科普读物。当这本科普图书《广西常见鸟类观察与保护》在2016年秋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时,我认识了本书的主编——鸟类学博士蒋爱伍副教授。蒋老师是广西大学专门研究鸟类的专家,长期在广西从事鸟类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对整个广西的鸟类如数家珍,这让我喜出望外。我预感到出版一本有关广西鸟类的工具图书可以列上日程。我给蒋老师留了一句话,说:“下次要写一本鸟类的图书,我找您哦!”蒋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

2016年下半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的领导班子到位。我对卢培钊社长和陈勇辉总编辑关于科技出版的理念和抱负深有信心。2017年的春天我到出版社拜访了他们。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我在观鸟中经历的故事。

2010年我去中美洲的一个小国——伯利兹观鸟时,不仅见识到了那个国度丰富的鸟类资源,还有了一种感悟。因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观鸟,我一般都是要准备一本当地的鸟类图鉴的,而一个经济体这么小的“穷”国——我在一个小岛降落时的机场比我们广西的二级公路都要差,是泥土的跑道!也基本没有看到什么高速公路、高楼大厦——就是这样的一个经济条件,我竟然可以找到当地的鸟类资料。而且每到一个保护区观鸟,其自然环境都是那么的自然、淳朴,保护得非常完好。从这一点上,我不认为他们是一个穷国。这个国家对保护大自然的超前意识和行动,让我觉得他们的自然资源和国民精神很富有。广西拥有全国第三多的鸟类种数,但却没有一本专业的鸟类图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正在兴起的观鸟热潮,不管是从认识上和保护上,还是从传播上和态度上,出版一本优秀的鸟类图鉴都可以证明我们广西对保护自然资源有所行动,证明广西的生态文明水平。

当即,卢社长和陈总编辑立刻拍板要出版一本《广西鸟类图鉴》。

非常佩服卢社长和陈总编辑的魄力。我是非常清楚出版这样一本图鉴所需要的资金投入的。同时,出版社也马上安排编辑部赖铭洪主任和我保持联系,我也立刻整理了几篇《广西鸟类图鉴》样章交到他手上,最终,这一选题被列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有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应允,我立即去广西大学林学院拜访了蒋爱伍副教授。作为专家,蒋老师已经完成了部分广西鸟类物种的写作,在得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支持后,按照出版社的要求立即组建了一个写作团队。

经过各位作者近三年的共同努力和主编蒋老师的严格把关修订,《广西鸟类图鉴》最终定稿。这本《广西鸟类图鉴》共收集了现今在广西境内有分布记录的744种鸟类。一些鸟种图片的收集是非常艰辛的。每得到一张稀有的鸟类图片,大家都感到无比的高兴。这种艰辛,只有经历过野外动物摄影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对鸟类准确识别的讨论,全体作者认真细致,为保证本书的高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也向所有写作和提供图片的作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广西鸟类图鉴》出版了,但是人类保护大自然的使命还在进行中。喜欢在户外观鸟和拍鸟的朋友们,让我们拥有一本《广西鸟类图鉴》,理解本书的写作团队和出版者所要传递的保护大自然的理念。在我们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时,尊重鸟类,爱护野生动物,敬畏大自然。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覃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