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浮鸥 White-winged Black Tern Chlidonias leucopterus
鉴别特征:体长约23 cm,体形较小的燕鸥。繁殖期头、背和下体黑色,尾和翼偏白色。非繁殖期上体浅灰色,头后具灰褐色杂斑,下体白色。幼鸟多偏褐色。
栖息地:沿海湿地或内陆池塘和水库等。
行为:常成群活动,在水面捕食鱼、虾等,偶尔也在地面捕食昆虫。
分布及种群数量:繁殖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华南地区越冬。广西主要见于北部湾沿海区域,偶尔也在内陆活动,较灰翅浮鸥少见,为冬候鸟。
相似种:灰翅浮鸥(非繁殖期)。头顶黑色较多,白色颈环不完整,腰灰色,无黑色颊纹。


贼鸥科 Stercorariidae中到大型海鸟,通常为灰色、棕色。喙粗壮,上喙基部具蜡膜,尖端明显向下勾曲,繁殖期间常具延长的中央尾羽。经常抢劫鸥类和其他水鸟的食物,也捕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故得名。繁殖于两极地区,会在热带或亚热带海域过冬。中国分布有1属4 种,其中2种见于广西。另外,2021年7月在广西北部湾海面有过长尾贼鸥Stercorarius longicaudus的记录,考虑到该种与广西原记录的种类较为相似,广西是否有长尾贼鸥的分布尚需要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