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用的铜,开采后熔炼得来的只有红铜一种。铜矿到处都有,产铜的山一般都是夹土带石的,要挖到十米以上才能找到铜矿。深藏地下的铜矿石外面包裹着一层围岩。围岩的形状很像生姜,表面上会带有一些铜斑,所以又被称为“铜璞”。

铜矿石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有的像黄铜,有的像姜铁。

炼铜时,需要先把铜砂中夹带的土淘洗干净,再拿去熔炼。如果加入炉甘石或锌一起熔炼,就会炼出黄铜;加入砒霜之类的药物,会炼出白铜;加入矾石和硝石等就炼成青色的铜……

纯的铜矿石,放进熔炉里一下子就能炼出铜来;有的铜矿石里面掺杂了铅,熔炼时需要在炉子上留高低不同的两个孔,铅先熔化,从上孔流出来,铜后熔化,从下孔流出。

把红铜炼成黄铜,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要把一百斤的煤炭放在炉子里烧,然后把十斤铜、六斤炉甘石装进泥罐里加热,直到原料熔化。用这种方法提炼黄铜损耗太大。

第二种,不用炉甘石做原料,改为六斤红铜配四斤锌,用同样的方法加热直到原料熔化,冷却后就能得到黄铜。

把不含铅的锡放进罐里和铜一起熔炼,就能得到制造乐器用的响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