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的现状

(一)信息可视化的现状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图像时代,相对于文字,图像对于信息的传播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像的特征更加直观、生动。例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产品不仅要有高质量,而且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对大众的吸引力,这种从外部到内部的吸引力如果仅仅以文字信息来表达是不够的,因为商品的吸引力需要在情感上感染用户,文字在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受到地域的限制,有“不可通性”的特点。人类在漫长的文化历史中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通用的语言。如今图像取代文本的视觉信息转化已成为当下的现状。

图1-12 信息可视化装置设计作品《IBM科技花园》(2019年)

从精准传达视觉信息的视角,图形的简洁统一是传达信息的一种更有效的方式。人类生来就具有用图形表达客观世界的能力,人类在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本能地用笔涂鸦,原始人类就用绘画符号记录信息。虽然世界上的语言和文字是不一样的,但人们对图形的视觉感知力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图形表达信息是超越国家的通用通信语言,视觉符号设计后的图形形象在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图1-13为信息可视化图形设计作品《关于叙利亚历史》。

从媒介技术发展的视角,数码相机、网络多媒体等电子传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图像符号替代了非具象性的符号,由于它们用图像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消除了人们的知觉与符号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从符号的所指到能指之间的思维过程。美国文化研究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说:“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视觉化。”特别是伴随着技术发明与数字媒介的不断推陈出新,数码产品的廉价销售使大众成为图像的消费者与潜在的图像生产者,人们越来越无法摆脱对图像的依赖。图像时代的日常生活重构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与感觉方式,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得以改变。图1-14为传感器数据可视化作品《人工感官》。

图1-13 信息可视化图形设计作品《关于叙利亚历史》(作者:金·阿尔布雷希特,2018年)

图1-14 传感器数据可视化作品《人工感官》(作者:金·阿尔布雷希特,2018年)

从用户行为与需求改变的视角,人们传统的阅读信息体验是以文字印刷文化为主的文本阅读。由于生活方式和文化接收容量的改变,到了现代,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模式则转变成直接追求视觉感官快感的体验。纯文字的信息对于接收者的文化有一定要求,强调对于文字信息的认知性、象征内容有抽象的思维方式,要把文字转化为特定的象征信息是有一定速度的要求。摄影、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形、图像更多、更真实地充实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图像的直观性、娱乐性迎合了人们视觉感官的需要,也符合当下“快读信息”的生活要求。图1-15为信息可视化设计作品《为什么医疗保健如此昂贵》。

图1-15 信息可视化设计作品《为什么医疗保健如此昂贵》(作者:希瑟·琼斯,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