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逻辑信息——从电影或大事件中挖掘线索

(二)推理逻辑信息——从电影或大事件中挖掘线索

该项目的训练要求在信息中加入时间、因果逻辑关系。选择并调研时间、因果逻辑关系等完整信息,理清因果逻辑关系。强调数据信息的数量和复杂性,要求学生在理性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关键时间点或事件点,分析信息,在When(时间)与how(发生了什么)之间表达关系。

[推理逻辑项目1]电影《恐怖游轮》信息图

设计者:陈婉馨

《恐怖游轮》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悬疑影片,由英国和澳大利亚合拍。该片讲述单身母亲杰西和一群朋友乘坐游艇出海游玩遇到风暴,登上一艘路过的游轮后,却发现这艘1930年失踪的神秘游轮里空无一人,随之而来的连环凶杀让杰西等人陷入恐怖之中。该片逻辑关系复杂,信息量大且相互关联。该学生设计了两张信息可视化图展现电影复杂的逻辑关系、人物关系等信息。图5-46是用三角金字塔形配合影片的剧名,从立体层叠关系表现一层一层的循环关系。图5-47是表现该影片关键隐喻作用的图形信息——海鸥、项链、雨衣、斧子等。

图5-46 影片《恐怖游轮》信息图作品完成图之一

图5-47 影片《恐怖游轮》信息图作品完成图之二

[推理逻辑项目2]电影《盗梦空间》信息图

设计者:吴高歌

影片《盗梦空间》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玛丽昂·歌迪亚等主演的电影。影片剧情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影片讲述主人公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设计者选取影片中主人公梦境和现实的关键物件“陀螺”作为视觉主图形化展现电影情节,在图形分层中表达剧情的几个梦境层次(图5-48),主色调配合梦境的主题设计,呈半透明的紫色。更为确切的剧情关系图放置在图5-48下方。设计者为剧中人物设计了图标,和图层情节一一对应(图5-49)。

图5-48 影片《盗梦空间》信息图作品完成图

图5-49 影片《盗梦空间》信息图的细节设计,左侧为剧中人物图标

[推理逻辑项目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信息图

设计者:高梓明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一起发生在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覆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设计者按照时间线的方式表达这一天核事件发生的经过。按照左右两条时间线展示,左侧展示内部爆炸线,右侧展示外部的救援线。位于主图上方是发生爆炸的第四号反应堆(图5-50)。

图5-50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信息图作品完成图

[推理逻辑项目4]电影《罗拉快跑》信息图

设计者:穆思佳

《罗拉快跑》是由汤姆·提克威导演、编剧,由弗兰卡·波坦特、莫里兹·布雷多等主演的犯罪爱情影片。影片讲述了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罗拉要在20分钟内得到10万马克。影片于1998年在德国上映。该片导演并不屈从于好莱坞的经典叙述模式,而是采用了三段式的格局。假定性“命运”的不可预知的结局让人不断关注自身。影片“蝴蝶效应”的寓意隐晦的表达、混同电子音乐和罗拉狂奔的脚步,让人有一种释怀和爽快。设计者采用像素游戏的视觉风格来诠释剧情,信息展示除了用三段式的道路表达剧情,还设定人物数值属性,并且分析了剧情的节奏信息(图5-51)。整体画面具有游戏化倾向。

图5-51 影片《罗拉快跑》信息图作品完成图

[推理逻辑项目5]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东京电视台杀人事件”信息图

设计者:周文硕

日本电视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改编自青山刚昌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主要讲述了因受神秘组织袭击而身体缩小的工藤新一化名江户川柯南,默默展开对各种犯罪案件推理的故事。设计者选取了《名侦探柯南》中“东京电视台杀人事件”这一复杂案例进行事件梳理和信息可视化表达。设计者绘制了精美的线形立体建筑内部插图。在展现建筑结构的同时,用不同颜色的虚线脚印表现受害人和嫌疑犯在建筑物中的行动轨迹(图5-52)。红黑色的配色使画面视觉重点醒目突出。

图5-52 《名侦探柯南》“东京电视台杀人事件”信息图作品完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