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校友会开会辞

丁巳校友会开会辞

(1917年)

吾校友会宗旨有敦笃友谊之语,亦一道德的法则,不但所以图现在学校生活之圆满,亦所以图将来社会生活之圆满。他如父母不可不孝顺、兄弟不可不敬爱,亦不过一道德的法则,所以图家庭生活之圆满。凡道德的法则,必有与此相抵触之不道德的法则。何以言父母不可不孝顺?因未能尽人孝顺父母也。何以言兄弟不可不敬爱?因未能尽人敬爱兄弟也。何以言友谊不可不敦笃?必吾校友未能尽人敦笃也。同学之友谊固为友谊之最笃者,而尤有与此最笃之友谊相抵触者,维何?曰乡谊是也。彼同乡会且以敦笃乡谊为宗旨,是以敦笃乡谊为道德的法则也,而亦有与此相抵触之不道德的法则。此为比较相对之关系,非乡谊与友谊绝对抵触也。以校友会为单位而论,友谊与乡谊不无公私之分,尚友谊必为公义,重乡谊必为私利。余有感于本校毕业生偶有以乡谊害友谊之事,极为不取。又闻在校学生中,屡有同乡集会之事,嗣后当无形消灭之,以消灭乡谊为敦笃友谊之具体的办法。余非反对乡谊,异地同乡偶然相遇,全以亲爱之念,相聚言欢,固无所谓私,亦不至有妨友谊。而诸生常住于此,可以不必也。

区域之见,大不利于教育。吾国人厚于乡谊薄于友谊,其心理上之病根难免私利二字。余屡言人格,若无明白说法,重友谊而轻乡谊,思过半矣。友谊为完全人格之所用,虽私亦公,乡谊有妨害人格之流弊,虽公亦私。余去年赴北京,有乡人告我上虞同乡会馆在某处,余不愿去。在都城而以县言同乡,数将盈千,眼光未免太小。岂不知求友之难,为社会生活之切要问题,吾浙地积亦不谓不大,交通且极不便,假使在极南之某县人,欲思与极北之某县人相交,实非易事。本校学生籍贯六十五县以上,同堂三百七、八十人,可为求友之大方便,此吾校友会自然之特色,亦余力创人格说苦心之所在,全体校友不可忽焉可也。

(原载《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志》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