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

1919年

1月1日 元旦 晴,有风。上午不他出,草拟报告书:对于教育之主张及改进之意见。四育一元、师范教育一元,为立论要旨。午膳后,二时到教育会,布置善交社欢叙式。四时陆续到者二十余人,随意谈话,五时散。即晚,何敬安在本行宴客,同座皆教育中人。半席起辞,至协顺兴,戎菽畦宴黄任初,余与墨君作陪,十时返寓。

2日 晴。九时到校。昨因应酬,未及预备,又须赶制报告书,故教课二时,临时休讲。午膳后即返寓。今晚与仲文、墨君合宴黄任初,略整几席。四时,任初即来,共谈教育上之意。余所主张师范学校之改革要点如下:

一、国民学校教员之养成与高等小学教员之养成,宜分别办理。

一、国民学校教员于讲习所养成之;高等小学校教员与中学校教员于师范学校养成之。

一、高等小学校教员、中学校教员之程度,应较现行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酌量增高。

一、各省设师范学校一所,称某(省名)师范学校。其经费由省款支绌,而直辖于教育部。

一、各省现设高等师范改为师范学校,其办法分为三科:

(一)普通科 修学年限二年,养成高等小学校教员,分为二部:1,第一部 中学毕业生入之;2,第二部 师范讲习所毕业生及其他检定合格之国民学校教员入之。

(二)专修科 修业年限三年,养成中学校科任教员。普通科修了者,现行师范学校毕业生及检定合格之高等小学教员入之,分为四部:1.史国英文部;2.地理博物部;3.数学理化部;4.图手音乐部,普通体操。

近来教材合本之趋势,与教育一元主义甚相吻合,为将来中学校级任制之预备,故分部不宜多,并得视各省情形,酌量设二部以上。但须精神统一,无须孜孜于方法之统一。以纠目前精神不统一,仅求方法统一之弊。

(三)研究科 修业年限一年,不分部。研究教育伦理或哲学为主。养成师范讲习所教育教员及中等学校修身教员。专修科修了者及前两级师范优级选科毕业生入之。

一、各省现设第何师范学校,酌量改为师范学校或师范讲习所,并提倡移设于省垣。

此种意见,明知未易实行,然皆系人的关系,即余所处位置,不允有善自为谋之嫌;但亦不能顾及小人度人之心理,有所见到,不敢默尔,固教育者之天职也。

3日 晴。八时到校授课。舆夫迟未来,乘车而去,尚未振铃。午后,拟进行计划报告于教育部:

一、减招预科,另办讲习所,以养成国民学校教员为本务。因本校有特别困难之点,学生籍贯几遍全省,本区域内志愿师范者,且甚少,而每年投试者,多至五、六百人。故以此法调剂之。

一、试办第二部。但年限拟增加。

一、教育博物馆。征集各处关于教育上之新考案及各模型,分别陈列,供小学教员及一般创办教育者之参考。

一、毕业生讲习会 使循环来校灌输新思潮,主强制的,不得随意托故不到。

一、教员互习会 以各分科担任之所心得及各志愿之所希求,彼此交换讲习,至丛书出版为最后之目的。

午后四时,日文讲读二时,此事先由附属小学发起,今本校教员亦有加入者,与互习目的亦有关系。六时返寓,严寒。

4日 晴。今日星期六,余无教课。九时到平海路候沈仲九。少顷,罗飏伯电余,沈已赴沪。因即到校。报告书共十三条,尚未竣事。午后挥翰数件。四时,开校务研究会。余表示嗣后管理学生勿以除名为结局,凡以此事相请者,概不遵办,革去执法校长之心理。惟听泉有悻悻之象,本未研究,无怪其然。学校以外不良之青年,尚有教养之必要,以学生而放于社会,或斥至他校,恕之谓何?教育本务之谓何?五时,散会返寓。晚膳后,又至教育会夜班授课。

5日 晴。星期。九时,至教育会开评议员例会,提议全国和平联合会事件,虽属政治范围,吾辈亦不可不研究。昨沪报有论说,谓近来太热心政治者,宜稍冷之,而其他之冷淡政治者,宜稍热之,此言甚善!十二时散会。

10日 雨。八时到校。本学期今日最后之教课,自下星期举行试验,将放寒假矣。下午着手整理经济。四时领读日文。即晚,吴庶晨、郦赓九饯墨君、柏园于西湖半斋。该处有萧条之象,想营业不甚发达也。与墨君争论家族制之利害,及现行师范教育制度之非。返寓已九时。天气和暖。

11日 雨。上午在校。午后三时,赴教育会开校长会议,到者不多。因今日之江大学行落成礼及毕业式,余以函道歉不往。有鉴于近来酒食酬应太繁,且偏于徒哺主义,我辈实无力交际,拟集同人开设菜馆以作则,取质洁精约之义,名曰:缶蔬斋。有赞成者。最上筵席以四元为限,并提创(倡)素食而略有厚味,亦余偶然之想,盖受酬应之苦痛已非一日也。晚上本有师范讲习,因脊骨稍痛,休讲,即返寓。

12日 晴,有风,星期。九时,至公众运动场与开场式。官长致辞后,余不能无演说,大致谓一般国民非无公共心,在主持社会事业者不能启发其公共心;与民同乐,徒托空言。小民之心理咸抱苦痛,不免快乐无关之怨恨自来;虎头牌“闲人莫入”四字,实有以养成之。昨闻场外三五人互言“此何地”,看到大众皆可入场,则曰:“这不错了。”轻轻一语,将历来之愤恨与今后之愿望,和盘托出矣。可悟国民之共心抑屈至此!又依余之经验,公共事业不难于创设,而难于维持。吾国之主持社会事业者,能忍受公共损害之心,亦远不及他国。或有破坏,在所不免。其非出自故意者,而斥令赔偿,大为公共事业进行之碍。赔偿以使其损己,使其觉悟,此为方便;以引起公共心,实南辕而北其辙矣。深望此后办公共事业者,于相当范围内,宜增加忍受公共损害之心,亦即所以提创(倡)国民公共心之一道。闻者鼓掌。十二时返寓。午膳后,何竞明来,偕往皮市街访沈仲九。稍谈,余别出,至三官巷汪亲家,明日乃女出阁,先去看看。四时又至公众运动场,与伍仲文、陈云扉等庭球运动,以资提创(倡)。入场者甚多,且有通俗讲演,洵吾浙公共开放之首事也。晚膳后早寝。购万应膏以疗骨痛,老象耶!

13日 晴。九时到校,拟试题:

良心起源论(四年级修身)

灵叆之解说

Hume与kont二氏论认识根源之异点(四年级哲学)

教育可能论(三年级教育)

因明日有事不能到校,托庚三代为督试。十时到三官巷汪亲家道喜,即在该处午膳。叔明在京,故男客不多。二时到教育会,为青年团开会集议筹备。因墨君、柏园将赴日本,即以筹备会名义公饯,并托二君顺便调查青年团办法,公决星期六在浙江银行再商进行方法。五时散后,又到三官巷一转,即返寓。

17日 晴。晨大雾。上午在寓阅试卷,不他出,午膳后,即赴校,筹备《青年团》缘起,修改付印,加“青年团成功之后,方为诸事业收效之初;青年团普及之秋,始呈各地方太平之象”数语,其趣旨简而概矣。三时,领读日文。即晚,朱听泉在寓饯柏园、墨君,敬庐、纯人,余亦去作陪。归时有雨。

18日 阴晴。北风甚厉。上午不出门,阅三年级教育试卷,优等者极缺乏,且国文亦多未妥。午膳后小息。三时至校,集居省城之本校职员,筹商阴历新正学校开放办法,决定初三至初五另印年画一张,附以日历,画题为“学校与社会之联络”,并任意捐资,以充〔印〕刷费,多多益善,凡来校参观者,拟各送一张,此事亦属创举,开风气之先者。四时余,至浙江银行,为青年团事开会。即晚,在该处公饯叶墨君、陈柏园二君东行。返寓已九时,甚寒。

19日 晴。早食后赴校。今日为星期,上午本不放假,因试验中无规定学校行事,故职员亦无几人,且已有回家者。十时,到教育会,扫除一室,寒假中拟于日间至该处,以避家中儿女之嚣扰。返寓午膳后,阅试卷,诸生之述感悟者,多为从师之道,岂投吾所好耶!随阅,又得二意,可为教材,记之待授:

为师者决无居奇留秘之事,不若卖艺者之欲留酒碗,斤斤计较。故师生之间,绝无权利性质。

师生相距惟一级。喻以距离,适在前而不在远,故昔日之师与今日之师不同,远则信而从,前则从而信。昔日之师,先信后从;今日之师,先从后信。

返寓午膳后,不他出。重裘犹寒。

23日 雨。学校均已放假,家内儿女扰杂不堪,自今日拟至平海路教育会特辟一室以避静。八时,往学校一转,略携数件文具,即到会。先将建筑收支一切余所经手,编制报告。傍晚回寓,灯下偶然兴到,刻辅导青年团图章一方,屈指已二年不奏刀也,印花如后:辅导青年

26日 雪积白。九时,至皮市街,访刘大白,请其任《青年团》编辑。即出,至教育会,各师校长为旅行赴日开预备会,集视察标准,余提出数条如下:

一、师范学校之任务,与其他学校不同之点。

一、学校以外之教育状况。

一、学校之课外事业,及与社会联络之方法。

一、社会风俗。

余有鉴于从来之视察教育有偏颇之缺点:

一、以自己之职务为视察之标准。

一、视察教育仅求诸学校。

一、视察学校仅及教课。

此皆演成局部思想之原因。故特提出前列诸条以纠正也。即午,由会公饯,对雪把盏,颇畅。下午二时,又至校,为新年开放事,集商一切毕业生与在校学生,拟合演新剧,亦不妨试行。返寓已六时。

2月3日 晴。上午八时到校,今日始开放游览,为图与社会联络起见,略为设备。因天寒路冰,来者不多。在校午膳后,三时即返寓。即晚,宴明远干事共十余人,颇畅饮,又手谈消遣。余悟麻雀仅百数十张一式尚如是之难,人民四万万之多,性质且有变更,而齐一教育之不能实现,与牌数难易相比例,教育之动的见地,如求平符,视吾辈之手段熟练与经验,其理相同。十时余,始各散归。仲九与大白亦来,《青年团》五日刊,校样已就印,即可出版也。

5日 晴。今日为先母先日,例行家祭。上午,到校一转,挺生来,《青年团》已出版,余亦已撰《青年之观念》一篇付刊。因无意谈话中闻得某君“我们不是青年了”一语有所感:自悲非青年,自诩非青年。我们都是青年,易自悲为自警,易自诩为自勉也可。

19日 晴。上午,在寓整理一切,会客处与堂前仍折通。午膳后,即至教育会,与张萍青、沈仲九等谈,近来吾国精神饥饿,即宜从事出版事业,筹集基金,少听官息;商务、中华书局之革命不容缓。有此动机,或可成为事实。

24日 晴。八时,至法校授课后,顺过金衙庄,答谒蒋运使,即到师校。午膳后,至张暄初新宅道喜。二时,至教育会,开青年团筹备会,到者甚少。今日本专议《团约》,余拟二条:

诚信待人,秉大公,资扶助;

勤劳持己,依能力,谋进行。

亦未尽妥。会未开,蒋梦麟来,便谈近事;又约夏丐尊、戎菽畦接洽日文讲习会事,同往西悦来便酌。

26日 晴。校课请假,九时,到教育会,招待各县视学,开茶话会,并邀蒋梦麟演说,其要义为世界大战后之平民主义。余亦略述青年团之经过情形,及各地方筹备之希望。散会已十二时,在会午膳后,又有讲习,今日亦由余述最新教育要义,于预备原稿以外,又有演绎,直讲至四时。又至校,明远同人摄影,欢叙,共到四十余人,颇畅。返寓已十时。

3月2日 半晴,春雨无时。上午到校,挥翰数件,昨有余墨,弃之可惜也。返寓午膳后,录欢迎县视事演稿题曰《和平教育》一篇,举笔又有思想不期而来。三时,至教育会,由厅集县视学开茶话会,仲文又邀余演说,略述出版之需要,精神穷乏,脑子饥饿,为吾国根本之缺点。嗣又提议实施义务教育研究会事,为起草互推让。

4日 雨。八时,到校授课三时。午后四时,校友会开大会,推吴庶晨君为干事长,范效文君为文艺部长,胡公冕君为运动部长。余述开会辞,大致谓人生贵有一定之事业,而今后社会诸事业,恐一定者少,不定者多,国人以不定之精神,候一定之事业,致有高等游民现状。若以一定之精神,任不定之事业,限制职务以外,大有可为,干事之练习较前尤为切要也。散会已六时,返寓晚膳,预备明日修身教案。

13日 晴。第一时亦有课。午膳后,至教育会,与仲九商周报改月刊事,又查青年团维持员商界尚少人,特至中国银行,访金润泉,托其罗致。返寓后,闻李叔同在下院,入山后半载不见,与香树同往访,僧装,而不甚酷似,系余初见之故也。傍晚,王伯侯来谈,便膳而去,索书联二副,为教育会劝学所纪念;即取新正在虞讲演大旨,并加以跋,藉志企望而供匡究。联语如下:

辅导青年,

发展人格。

理性有差别,

教育尚机能。

14日 雨。八时到校授课三小时。午后,撰《模范青年团》一篇,为后日足球联合会开会辞,并作五日刊材料。返寓已六时。春气感人,稍有不适。

15日 晴。不赴校。十时,至商会,访顾松庆,请其维持青年团。顺往边福茂买鞋子一双。到省教育会午膳,拟青年团进行之计划,开办一切经费约需壹万元。赤手捐募,谈何容易!惟默察近来关于公益事业,不无明达殷富慷慨解囊之动机。事在人为,到哪里是那里,斯时虽无把握,不妨也。三时,开校长会议,决定十一月五日开联合运动会。傍晚,又有庭球比赛。余因有夜课,早返。匆匆晚膳,即至水亭址劝学所师范讲习会。九时返寓。

20日 晴。上课(午),校课休讲。请钱泽人先生来,为树侄诊治,据云无碍。在寓午膳后,至教育会。昨晚又成《筹集公益经费心理的研究》一篇交仲九,为五日刊材料。自三时,与公冕、雄飞、菽畦、友声等庭球运动,归寓已晚。灯下又着手春晖中学校计划书,本近来动的教育之宗旨,希有以一洗从来之积弊。

24日 晴。八时,至法校授课。毕,即赴本校,到学校园,以资游息。午后三时,至教育会,开青年团筹备会,议决“团约”如下:

博爱互助,守法不欺,惜时尽职,耐劳尚俭,

爱洁卫生。

散会后,与墨君同至协顺兴定菜,以饯费佩德,并为改革宴飨之试。又同至沂园洗澡,晤张萍青,谈本省教育经费,八年度共百十四万,较去年增加十万,而专任制犹未能实行,为之怅然。

4月3日 晴。八时到校授课,一年级修身,题为《父母之责任》。近来感想稍有不同,旧教案不愿再授。父母之责任无限,故父母之恩罔极,足以养成为人子者依赖之心。若但知无限而不知罔极者,今日社会上不无此种流弊。原夫父母之责任非无限也,亦有限也,人子能自立,可也;然则一日不自立,或且有意不自立,有限仍无限也!故父母之责任,自为父母者言之有限无限,亦无何等办法,非为人子者自觉不可。今后人生社会作用发达,为父母者之责任,必较前减轻。其所减者增于何处?即增于教育者,即所以使为人子者之自觉。吾国伦理,父母之责任为对于其祖先负责任,以此训为父母者,则可;若为人子者闻之,极其流弊,将视父母之责任为分内事,自立何必?用问答法教授,颇有力。下午三时,即返寓休息,随想《动的教育者之标准》为演题,本动的模范之意,以解释新教育。近来美国派之思想亦趋逢过甚,窃有所感焉!

5日 晴。星期六。上午在校。膳后即至教育会。二时,开青年团筹备会,决定继续筹备各地方青年团,改五日刊为月刊。四时,又开省会青年团董事会成立会,余被推为团长,黄文叔为董事长,各董事分担经费贰百元,此举不可不谓踊跃。晚七时,南京暨南学校来会参观,请陈兰薰、张天祚二君讲演,余亦略述故国之感、西湖之美、青年之责任、公益之必要与夫不可以国际感情为迎斥之标准。

6日 晴。清明。晨六时许,至城站,送王幼山。八时,至校,举行植树节礼式,以“六木五育”为训,即赴学校园栽松五株。十时,至教育会,约月刊编辑员张萍青等,雇舟至高庄,商洽一切,定名为《教育潮》,余所拟,暗寓浙江。

29日 晴。晨,至小营巷,访陈柏园,为商请张天祚为青年团干事长,即至教育会候黄文叔;迟未至,赶赴校授课。下午二时,特至督署,晤文叔,接洽青年团进行〔之〕一切。四时,又至会,集善交社干事,商议欢迎杜威博士来杭办法。归时,便至张天祚处一谈,即返寓。

30日 雨。八时,到校授课,百忙中心绪不宁,未能脱却为苦。午膳后,至会,与张天祚订定如是:浙江省垣青年团内部组织已就绪,天祚为干事长,大白为编辑兼文牍,华挺生兼任庶务会计,又添请书记一人,与教育会联合,不日可正式开幕矣!本校学生文课有白话,而子韶大不为然,盛气而辞。北京大学之暗潮次及吾浙,亦本校之光也。惟为友谊,亦不得不慰劝,志不可夺,未便相强。下学年国文教授有革新之望,须及早物色相当者任之。余嘱意沈仲九或张瞻,未知能否如愿也!

5月1日 上午雨。八时,到校授课二时。即午,俞景贤宴李垕身于协顺兴,余亦赴陪。李为余姚人,留学日、美,擅土木工程。一时,到会,改组事务所,余亦辟一室,为办事之所。阅申报,杜威博士已到沪。明日早车亦须一往也。

2日 晴。自昨晚大风。晨七时,乘早车赴沪,抵振华旅馆,寓六十五号。午膳后,倦卧二小时,即至西门江苏省教育会,晤胡适之,同往蒋梦麟处,杜威博士及其夫人亦在,握手相见,同便膳。七时,胡适之在省教育会演说,实验主义亦为动学说之一义,可助我心得。九时,返振华,丁辅之来谈。

3日 晴。晨起静寂无人,阅报,早食,电招李俊夫来,已十时。又电招朱隐青来,邀至兴华川午膳。……略谈浙江大学事。二时,至江苏省教育会,聆杜威博士演说平民主义之教育,词意颇幽远。五时,散会,与肃文同返振华,香树自杭来。未几,伯涤亦至,略谈。余与香澍(树)同出,至成德丰,访柏斋,即在该处晚膳。乃子延年引至同昌,定购人力车一辆,价百二十两(元),一月后可运杭也。返寓已十时,俊夫又来,谈其结果。余明晨先返杭,关于大学案,宜有所接洽也。

6日 有小雨。校课休讲。九时,至教育会,开青年团筹备员会,到者不多,未能开会。钱均夫、计仰先等来客甚多。柏园、墨君邀梦麟等至西悦来午膳。忽闻报载京师学生滋事,章宗祥被殴毙命,此事关系甚大,即由会拍二电致国务院及教育部,切勿操切!即晚,在会宴杜威博士及其夫人。散席后,又同至凤舞台观剧。十时返寓,梦麟亦来。

7日 晴。晨,蒋梦麟因大学事,乘早车返沪。八时,至校授课。返寓午膳后,略休息,即赴会。自三时,开讲演大会,杜威博士讲平民教育,到者不下二千人,五时散会。即晚,余与文叔宴青年团董事,而鲍乃德亦宴杜威,余不能去,他客亦有因此不到者。

8日 晴。九时,为北京学生事件及杜威谈话会,集各校长商议办法,又拍一电。即午,李垕身在新新旅馆宴杜威,余不得不去;又有一美国人自俄国来,述过激党情形,颇可研究。二时,由新新旅馆至校。明日为国耻纪念日,余因事,希同事代施训话,无人,不得已提早明晨七时举行。四时,开校务研究会,亦无何等得体之论。即晚,善交社会宴杜威,余为主席,直至十一时,始散。

9日 晴。甚热。今日为国耻纪念日。七时,到校,集全体学生施训话。八时三十分,即赴教育会,与各校职对杜威〔讲演〕开谈话会,未有如何诚得(心),事近敷衍。即午,伍仲文宴杜威于鲍乃德之寓,余亦同去。食毕,返寓休息。晚八时,又到校,时,飏风猛雨,雹大如拳,校舍倒坏。江苏第五师校在本校住,校长任孟闲本同学,应集会演说,余述时代之理解两面道德论。

10日 晴。八时,到会,又开谈话。即午,邀杜威及其夫人,又鲍乃德夫妇,至余寓便膳,甚欢。下午,同至清和坊等处游览。四时,至西泠印社摄影,余先返。即晚,兄弟烟草公司宴客于总商会,余去一转,即返。

11日 雨。九时,至教育会,吴善庆偕吴石潜来晤。上海美术学校今日在会开展览会。又开评议会。十二时,返寓。午后,至城站送杜威博士行,便至元利购物,即返。闻明晨省会学生将有示威游行会。

12日 晴。六时余,先到校,学生尚未发,略授以保守秩序,切勿妄举。即至教育厅,缄甫接踵,谓学生全体黎明已自后门逸出。电话因风雹,多不通。分别与军警接洽,免致误会。九时,全城中等以上学生三千余人,自公众运动场出发,先过教育会,气甚壮,余出助呼万岁,直至下午三时始回原处,秩序甚好。即午,王赓三邀至西悦来便膳。四时,至教育厅,开临时校长会议,亦敷衍形式而已,少座即返。

13日 不晴不雨。八时,到校,依常上课,余心绪不宁,休讲他出,与荀伯商大学案。昨因表决疑义,今日又附议,而与增加公费案成为因果,又对对当,殊可浩叹!

14日 雨。今日为本校纪念日,放假。八时顷,至省议会前,访陈一易。昨日又为大学案,一哄而散。略谈,即赴教育会,即邀大白、光甫来,亦无妥善方法。返寓午膳,匆匆至城站,乘十二点五十分车赴闸口,与之江大学校友登小汽船,至胡西教员住所。今日为善交社例会,有载洛(美国人)述俄国过激党情形。五时返。

15日 晴。八时,到校授课二时,学生要求谈时事。在校午膳后,小憩。严范孙来,临行拜客,即乘快车去矣!三时,至教育会。今日商会为抵制日货事开大会。余先至中国银行,访蔡谷清,询鹤卿先生下落,同往商会傍(旁)听。亦提议议员加公费事。又至会一转,即返寓。晚膳后,偕妻、子等闲步联桥街。菜市桥已全拆。

16日 晴。八时,到校授课三时。午后,至教育会,许缄甫来,谈外间传余好事,鼓励学生。亦不明群众心理者矣!《教育潮》今日出版,持一册即返寓。

17日 晴。上午,在校无课。下午三时,到会开校长会,拟公函致商会抵制日货。今晚,本有夜课,而陈一易忽来条,有事接洽。因至省议会前,乐书亦在,大学案须(许)多猜疑之处,始稍明白,重提或可通过云。

18日 晴。星期。八时,至白衣寺,为故学生王大纶等开追悼会,余略演说一人生死与社会之关系,一事成败与生平之关系。人存政举、一蹶不振之观念,不适于新思潮。生存时与社会不密接,则无相当之预备与相当之含接,故人亡政亡。若其人与社会确有关系者,人存政举,即人亡,亦不至不举也。一事之失败,自恐不振,养成青年悲感之由。近日为山东青岛竭叫,游行示威若仍无效,不知青年思想界如何也?“青岛去,中国亡”,过甚之辞亦可不必。九时,至教育会,开青年团筹备会,议决简章,余又被推为理事长,又秦吉人、陈兰薰、黄文叔、何竞明四人为理事,散会已十二时,即返寓。午后,不他出,闻今日下午各校学生焚毁自购之日货,以示决心,足以警动社会不少。

19日 晴。八时,到法校授课。退后,至华英旅馆,访周子豪之父,略谈即出,赴校。午后三时至会,筹划青年团,办法种种,困难!

20日 晴。八时,到校阅报,知省议会情形,愤不可遏,老颜大胆,加费案竟铸成大错。因即赴商会,有顷,多人正讨论此事,有谓非作最后之表示不可。在该会午膳后,八、九人同赴省公署,余实不敢赞成。由公署出,即至绸业会馆。五时,开蚕丝改良会,余先返寓,时,雨过。

21日 雨。晨,到校一转,又赴商会。闻各校学生在省教育会开会,将对议会有所举动。商会中人又欲同谒督军,返至商会。午膳后,三时至教育会,开临时校长会,议决明日共往商会,惟半死者居多,亦无如何主张。六时,返寓,来客不少。又闻北京学生有代表四人到杭,明日将开大会,罢课之事不远矣!对内对外并案办理,忙煞学生。

22日 晴。八时,到教育会。各校学生为欢迎北京学生代表在会开会。午后一时,开临时评议会。甫散,返寓一转,忽闻本校学生全体出校,已在议会有所举动。即至商会,始悉因傍(旁)听不平。工商各界均有多人,势不可遏,幸张暄初出为调人,始散,而议员已被殴辱。余即与工商界各要人,至商会开会,筹善后方法,均拟积极应付。

23日 晴。九时,至商会,本拟同谒省长,继思可不必,商定办法,电内部及省外各机关。返寓午膳后,即赴教育会,又开临时评议会。四时,集各校学生代表谈话,惟与昨日省议会事无关。学生联合会之勇气,拟导入轨道。余意学生示威运动究为有限之效力,非达到市民与一般社会接(结)合不可。商会又有电话来,因即住。张暄初在,其宗旨无非一时之调停而已。

24日 晴。早食后,至校一转,即往青年里,访阮荀伯,便至教育厅。据仲文云,王卓夫有电话,请其充一师校长之职,得此机会,故所愿也!又转至会,午膳后,罗飏伯来谈,据云,省长处匿名控余者甚多,听之而已。傍晚,至商会,不晤一人,即返。

25日 晴。星期。各校校长在教育会开临时会议,余八时即往商议维持罢课事,亦无良策。十二时,与《教育潮》编辑同人至西泠印社便叙。日夕,返,至会一转,罢课事再四设法。顷据学生等会议结果,再缓三天。

26日 晴。八时,至金子麻巷,访冯仲贤兄弟,探悉省长对于学生事件决取严格主义,倘一见解散之命,则不知如何收拾?沪报载北京政府态度,未始无因,其何以善后也?即至校,闻医学、一中已自今日罢课,本校尚能遵三天之约,取与联合会一致。定下午开临时职员会,即至教育会。学生等又在该处开会,余略述意见,拟以罢课为多次之举,为本会调停之余地。在会午膳后,又返校,与各职员讨论罢课后之办法,互认维持而已。返寓后,何竞明来,据云查办案已成立,且牵涉赓三。晚上,大白、丐尊等来,谈至十一时,始归。

27日 晴。上午,先至校,又至会,至厅,至省公署,皆为罢课事奔走。省长之意,如明日万无他法,惟有以特别训令提前放假。返寓午膳后,又至校,至会。……

28日 晴。自八时至下午三时,在校。省长、督军有连署特别通告,措辞外和而内厉,因集全体学生,施临时训话:爱国与祸国不可分,适可而止,留以有待。明日将罢课与放假合唱,谣言不一,其内含甚复杂,而台酋又思中伤。自思于教育以外无他目的,当局抑何神经过敏也!下午三时,青年团董事等要求开会,作无聊之劝告。余又至教育厅,各校长已集,同赴省公署,其结果:决于明日放假。

29日 晴。八时,至校。学生已表示〔罢课〕,而官厅则认为放假。我校终日沉静。余即出,至中国银行一转,即返寓,不他出。闻他校有冲突者,有已散归者,西子湖头学生之爱国热,暂将闭幕矣!

6月6日 晴。八时,至教育会,开临时评议会。因昨闻北京学生数百人被捕,上海已罢市。商议之结果,推余即赴沪接洽。午膳后因即乘特别快车,行过松江时,知该处亦已罢市。七时,到南站,雇人力车至江苏省教育会,即晤信卿、梦麟。西门一带,军警森严,爱国青年往来不绝,店户尽闭,并表以不除国贼不开门等字样。藉悉罢市原因亦非由学生触动。协谈至十一时,即宿于梦麟家。

7日 晴。梦麟一早他出。余亦朝北,至宁波同乡会及相识商家,均抱有自动的勇气、民本的精神。闻卢护军使将有伪意的调和,先开市而后电请罢曹、陆、章。今日人民已非蒙童,岂尚被其凌欺!午至王绶珊〔处〕午膳。天气甚热,待日之夕,乘电车仅达方板桥,又雇车,价百五十文,到桂墅里晤伯涤。略谈,仍至西门梦麟处晚膳。知今日南商会会议情形尤加愤激,恐酿奇祸。明日有罢工及水火全停之说。三日间绝无暴动,已煞费苦心,善后办法尚无从说起。

8日 晴。星期。早车返杭,一时抵寓,倦,卧不得。傍晚,陈一易来,绝不谈及议会事,共便膳去。后,王赓三、刘大白等五、六人来,询上海实情,因此间官厅伪告商会“沪已开市”也。吁!为民上者,以欺骗度日,可笑亦大可恨也!

9日 晴。今日省城全体罢市。八时,至教育会电探情形。又至中国银行,亦已决定。及午返寓,“不除国贼不开门”之〔印〕刷品,已遍贴矣!午后四时,至商会,正在开会讨论维持秩序方法。官厅尚无何等举动;工党亦有动机,咸为可危!

10日 有雨。今日为阴历五月十三,谚云“磨刀水”,经验之谈,洵不误也!闻中等学生之在杭者,尽出而讲演维持秩序,而官厅仍寂然,其态度大可研究。阅沪报,有主述开市者余亦赞同其说,恍知罢曹、陆、章有重大关系。拟明日劝学生撤回,不可不见机也。余终日不出,时事前途不可推测。

11日 晴。罢市已三日矣!晨六时,至校,与本校学生暨附校各教员谈时事要感:上海愈演愈剧,此间军警亦不怀好意,倘罢工后则更不堪收拾,嘱注意,勿坚持,非另想办法不可。返寓早食后,又至教育会、中国银行,闻有台人冒会友,电询本会如何举动,亦中伤之一策,可恨孰甚!晤谷清,知昨、前两日兑银已达三十余万元,杭城人士之浅见!下午,不他出,大白、肃文等来谈,阅申报知天津又罢市,而段且将上台,有意搅乱,伊于胡底!

12日 晴,甚热(在教育会始闻知了声)。七时到校,又到会,杭报已载曹、陆、章免职,可望开市,而警察有强迫行为,致人民又误会。清和坊一带,聚众不靖,几乎暴动。商会总理临时辞职,副会长金润泉邀余去商量办法,张暄初、夏定候等均在,不得已主以仪式镇之。学生在公众运动场集议,余即往疏通。决议游行,感谢商界并劝告开市。至四时,与商会各业董事会合执旗同行,凡经过,皆鼓掌,店门均随之而辟矣!不费军警之力,可使其一大觉悟。官厅有愿同行者,且婉拒之。民治精神,可贺!可贺!六时,返寓,洗澡休息。

13日 连番雨。上午,至校,至会,又至中国银行一转,大街秩序如常。下午,赓三、肃文、仲九等来谈,因闻安福系有谋教育会之举,共筹对付。本届大会,竞争必更剧也。吁!政党注意及此,乱我清净教育界,可恨!

8月15日 晴。今日本校举行第一部入学试验,投考者三百五十余人,学额至多六十人,取舍颇为难。十时,至督署吊,文叔为招待,略谈,即出。至中国银行,与谷卿有所接洽,即返寓。午后二时,中国科学社在教育会开年会,该社国内开年会第一次,多为留美学生所组织。余亦略致欢迎词,并说及科学与学问,近来新旧之所由分。旧者,不以科学为学问;新者,亦有以科学二字离间学问之弊。余以为分类、定义、方法均非科学之要素,惟思想研究为科学之要素。嗣后,又有数人演说,无可动听。返寓,将晚。

19日 晴。七时,到校,新生举行复试。十时,至会一转。卢督军来会亲拜,例当〔谢〕驾。少俟即报谒,未返,不晤。便至中国银行,谷清亦他出,不获谈。午后四时,又至校。新生复试成绩尚难核定,因嘱纯人再排比各项,再决。即晚,科学社在会公宴,余亦被邀。席终又要余演说,略述人才之难。须人才造事业,不可事业觅人才。三顾茅庐传为佳话,而吾国之人才遂为静,而非动。自谋进行者,为人才;三顾者,非人才;独善其身者,亦非人才。科学社之人才,可认为造事业之人才,尤望改造吾国静的人才之积习。返寓已十时。

9月11日 晴。自八时至下午四时在校,琐事无足记。五时,附属小学集各级任教员开会,余提出数事:

一,师范附属小学应实行动的教育,已由全浙教育会议决。本校实为发源,因特别注意。

二,自本学年,本校添办第二部,关于教生实习增多,宜先事预备。

三,《校友周刊》决自本月发行,凡本校毕业生之在附校者,分担发行之责。

四,注音字母,一月内附校各教员,应一律研究普及,实行教授。

10月9日 晴。晨五时三十分抵石家庄,改乘正太路。此处买票已不能用钞洋。七时五十分开车,经娘子关,沿途多山,皆方解层岩,车轨轻便,绕麓以行,黄尘秋阳,空气燥烈。迩日齿浮不适,拟自禁烟酒。站无食物可购,车中亦不备点果。下午四时半,抵太原,即有教育会干事招待。进首义门,阎督军自题为《光复第一纪念》。入城,通衢即有省定《失学必须识字》并注音大牌,分最要八百、次要六百,应用字四百,共千八百。全城各店铺门首分贴三字,以授顾客之不识者。探之事实,并不照办。不及仔细看。至晋生永客寓,系教育会指定者,不甚清洁,无床,为坑(炕)。余带被不多,即向教育厅夏仲彝处借两条来,勉强代褥。即出,柳巷华园洗澡,尚可。随问小伙:阎督军如何?爱乎?畏乎?答称爱。有《澡堂须知》印刷品出示。据云各业均有特印,必须去听讲。今日未饱食,就近有晋客香菜馆,即进,定价每份大洋一角。其菜单上亦印有格言,记得有一条曰:“信实、进取、爱群”。教育政治于此可见。第不知实际如何。

10日 晴。八时,至山西教育会,知今日督军阅兵,托省教育会副会长口头邀余等去参观。即雇车往。军队已列。杜威博士亦在来宾席,握手相见,由范君通译,略谈杭州近事。未几,阎督军来临,先行礼,次授旗式。今日有学兵团新成立。学兵团者,招高小毕业生,一方面军队训练,一方面仍授以中等教育,二年退伍,有征兵之意,且以军费施于教育,此山西特色也。据乔宜斋云:学兵团为将来淘汰下级军官。去年曾办过学兵数十人,一年毕业,今皆已委军官,此又是学兵团之一目的。可虑山西之英才将来尽入军界!此千数百高小毕业生中不少杰出〔者〕,恐从此见厄矣!又见有所谓国民师范学校学生约千数百人,询悉此种师专养成国民学校教员,此与余所提改革师范教育计划暗合。自九时至十一时,阅兵式始毕,约计军队有四混成旅。即返旅馆。午餐后二时,至山西省教育会,离旅馆仅数十步。阎督军兼省长亲莅会。着省长制服,不着军服,此其斟酌之处。先由冯司直(山西省教育会会长)致开会辞,述及会场专为联合会创建,亦向总统捐洋三千元。次由阎省长致词,略谓国民尚少自由之能力,非教育不足以渡此难关,免此危险。山西教育果如何?不过官长有觉悟教育必要之诚心而已。又教育部特派员张、邓亦敷衍数语。又有清华学校教员、美国人潭唐演说。秩序最后有举圣乐、颂圣歌。据云:山西尊孔甚炽,由赵某旅长主张,与孔教会亦有关系(赵次隆,即国民师范学校校长。故此国民师范与教育厅全无关。又闻:赵并非军人,该旅为督军卫队,以赵为名誉旅长而已,且赵为阎督军之业师,外间疑以军人为师范校长,实非也)。四时散会,即返旅馆。……

12日 ……二时许,有同乡牟慎修(字筱谦,台州黄岩人),其片上肩衔甚多,主管职务在警察厅,因问悉户口编制特别方法:以二十五家为一闾,每闾有一闾长。凡警厅有传达省长新政,务使家喻户晓,均责成闾长。又悉山西有六政:兴利者三,水利、蚕桑、栽树;除弊者三,剪发、焚烟、放足。据云山西无盗、无窃贼、无赌具,而各公署科员均办公不遑。为考核此六政,特设六政考核处,其处长即省议会议长,殆有市长之义欤!因教育会有讲演会,牟君即别去,余亦即往。杜威先生今日讲题为《教育上试验的态度》,其精义在革除我国述而不作之弊。四时毕,余往岐凤栈,访符九铭,便经新建未竣之自省堂。此自省堂曾见诸《来复报》及上海各报。以督军名义提创〔倡〕精神修养,不能利用某种宗教而欲收宗教之效果。识者以为强者之道德,未敢云得当;而余谓纵不能收积极之效,未始无消极的、足以除去不道德之行为。此堂建筑费需十万余元,均由省款交出。堂内中间已有水门汀制成“悔过自新”四大字,将来详细办法亦大可注意,现在各机关已多实行。返旅馆晚膳后,与仰先同访乔宜斋,设询以启其毁阎,而卒不得。山西新政并无其他用意,个人感慨系之矣!

13日 晴。早食后,即至教育厅,答访高视学,不晤。顺至财政厅,答访牟筱谦,略谈片刻,悉山西已无厘局,改为包商;据云系拒外之政策,故候补知事并局长不可得均,逃归者多。财政厅长李(朱)善元,字复初,据牟云:字子钦,系浙人,在山西已二十余年,光复时与阎有生死之交,即牟之岳父。今日祭武庙,尚未到厅,留片出,返寓一转,知代表多人往第一师范参观,余与仰先亦即去。校有新建筑,本年临时费得二万数千元,设备均可,惟教授尚多旧式。最可注者:课程中每星期有军国主义。谈一时,据云各校皆如此。体操教员系军官,帮教者为兵士,闻由督军派来。自师校归来,被军警禁止通行,盖督军将经过,足足候十余分钟。有一车子被兵士痛打倒地,为之不平!午食后,与胡适之约谈,因至傅公祠,知上午在大学演说,题为《娘子关外的新潮流》,微示不满于山西。阎督军答词为“须注意安宁、生命、活动三条件”,则其意旨亦大可研究。三时,到教育会出席,仍讨论大体,余亦不发言。散会后,随步绕公园归。晚上,至中华书局,答访其经理张澜。

14日 晴。晨将起,六时四十分,财政厅长李善元即来拜客。盖山西提创〔倡〕早起,闻逾七时不起,警察得入室干涉之,官厅以身作则,七时一律到署。李斯时已由公馆出,便至此。市街店铺早开早闭,晚间九时均停止营业。此亦不容易之事,心焉钦服。较之(之)吾浙,十时至公署,尚云未来,相去奚若!早食后,与仰先同出,参观女子师范学校及阳曲县立高等小学、国民学校,舍宇多簇新。本年度因有特加临时费,所悬图表,亦均志八年制。为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得毋促进!十时至教育会。今日宴会,柬请十时,亦南方所未有,或因早起之故欤!共设十席,陪宾亦不少,如赵次隆、虞和钦亦到。菜甚丰,鱼虾等来自天津,非数日前预定不可。询悉每席需洋十八元。又共摄影后,开会已二时半,继续讨论议题。毕,即开合组审查会,修正教育宗旨一案,余被指为起草员,散会天已暮。六时,即至便宜坊,在山西同学张安国、吴一峰、贾浚、陈浩年招宴。为联合会来者,有余与邓群英、林炯、符鼎新四人。散席后,余独至华园洗澡、剪发。逾九时,市上已静寂矣。

15日 晴。七时至中国银行,访葛嗣蔚,平湖人,家颇丰,来游山西。又至高等审判厅,访厅长徐旭瀛,亦浙人。均不晤。即至学兵团参观。团长荣鸿胪招待颇周,自己得意。查山西陆军学兵团,即陆军步兵第九团,系中央承认,每月经费约二万余元。内聘北京高师毕业生十数人,月修(脩)七十元,教课以外概不闻问。询悉学兵团将来之出路有四:在太原就近斌县特办一半截中学,在学兵团二年后,不志升学者入该中学,补足中学校课程;此学兵团一种最正当之出路。如不升学,又有三种出路:一、退伍,每月给洋一元,自由营业;一、充宪兵;一、军队留用。其结果,英才必留用,未必升学。巡视两营,多系军官授课,严肃无待言。细视学兵年龄颇大,据云定为十八岁以上始合格,其中高小毕业生占三分之二,中学未毕业生占六分之一,其他亦曾在学校肄业者。据荣某云:督军以兵士无道德观念,故有此举。窃怀疑学兵团之结果能否达此目的?本届联合会有裁兵兴学之提议,而山西阎督军简直以兵兴学!数日来默察各新政,固不可谓无试验主义之精神,不能不褒其意志,然亦不能不贬其方法缺乏思想。军人得能如此,向属难得,吾辈不宜苛责!又闻山西本有南北之争。现在当局皆系北派。如此积极进行者,亦所以拒南派无孔可入。故愿闻赞美,不喜批评其短处。自学兵团出,至教育会,与张安国等同学七人合摄一影。符鼎新因要事返北京。返旅馆午餐后,即到会,合组审查为退还庚子赔款事,议决:公电政府不作别用,专办教育。四时,财政厅长张复初招宴,逾半时,不得不离席。即乘电车至其寓。罗列古董颇多,玩视不胜。朱人极和蔼,在山西二十余年,满口仍是嘉兴音,且无官僚习气,故能安久。

16日 晴。八时,至商务印书馆,访孙伯庄,略坐即出,至海子边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校长张玉初引导参观。构造寄宿舍特别,尽按圆形如城洞。此处砖价廉,故能如此。校内亦正大兴土木,本年临时费亦有万五千余元。教授方式较第一师范大有优异。……

17日 晴。晨起,又将江西、江苏两案合并起草为《革新学校教育方法案》。上午亦开会,合组审查及讨论议案存废,始竣。午后,依旧开会,合组审查报告。教育厅长虞来会述阎督军要代表分期讲演,定六晚,每晚四、五人。余应之,定下星期一,演题未决。

18日 晴。有风尘。八时,至国民师范学校参观。校舍全新建,似兵房式。据云绘图、计划均军人主持,故然。建筑费二十三万有奇。共招学生千二百人。此项学生由督军令各县强迫送来,二年毕业。明年仍招千二百人,共容二千四百人。分为四十级,每百二十人一寮,置一队长为管理员。今年经常费十三万余,明年当倍之。此亦山西之一豪举也!其教务主任马鸣鸾,亦曾留学日本,谈话间若不得志。又附有留日预备学校,顺便参观,均觉干燥,室虽多而无变化。中建一自省堂,可容二千余人。别无可参观,即出。返旅馆略休息,又至模范小学校参观。今日土曜,多作文,亦国文教授旧例也。十时三十分,至省议会。即午,山西三团体公宴,记其名:

山西省农会正副会长朱世英、武克恭

19日 晴。五时起,约赴晋祠游览。承牟筱谦假马两匹,又雇驴车一,放置被服,又备休坐,六时出发,与仰先均乘马,又附兵一人。出迎泽门,行二里许,即过汾河。风甚紧,浅水已冰,河阔约七、八丈,架桥编以粟干,别有趣致。经十五里,名南屯,有小村,立有国民学校,因入参观。今日星期,学生有数人亦来自修,坑(炕)上小桌盘坐,此间堂〔坐〕皆如是。又行,加鞭稍速,余左足解带,因勒住,不知右足偏重而马逸,为之坠地。幸尘土,不受伤,惟眼镜破损,易得骑术经验。仍乘即行,路更不平。十一时始到晋祠,自出城约五十里。晋祠者,即成王桐叶封地,故有唐叔祠,中供邑姜,名为圣母。泥塑壁画均甚古。又有周柏唐槐。太原为唐太宗起义之地,有一碑,惜不得拓。后为悬瓮山。《太原志》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此山西之所以称晋。亭有一额,曰:“晋阳第一泉”,迭流激湍,在山西向不多得也。住持仅土僧数人。拾级登读书台,即傅青主读书之所。有土坑(炕)数室,即以招待游客。据云〔山〕西人亦常来此取泉煮茶,味颇清,较之城内管水,固大不同也。先后乘驴车到十余人。晋祠产米,该处有稻田。未几,出粥一大锅,尝之果佳。天气颇冷,竟无雪花。同在殿前摄影数张。又至关帝祠、奉圣寺等处游览。寺内有一塔,名曰舍利生,塔七层,高亦不过十余丈。余登其颠。附设一国民学校,并称义务学校,不知何意?有学生十余人,高声朗读修身教科书目录,同人不禁失笑。天已晚,拾石为纪念。是晚宿于晋祠。

11月15日 晴。五更醒,为学生作自治歌:

不知人生,那知自治?自然淘汰误至斯!

禽兽草木无理性,山川风月无意志;

教育为何治何为?理性意志各自制。

八时至校一转,闻学生联合会又在车站查得日货。本校学生出去亦有数十人。拟即将该货分给贫民,不焚烧。办法颇有进步!余即出,至刘庄,访康南海,索其墨迹,允为西泠印社挥联二十副。返寓午膳后,预备明日自治成立会演说。傍晚,又至校一转。夜膳后,丐尊、子纯来谈校务。

选自《经亨颐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