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补肾温肺的坚果
中草药小档案
核桃的入药部位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多为生用。它有补肾、温肺、润肠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核桃仁有延缓衰老、镇咳等作用。
大家都吃过核桃吧,用力敲碎核桃坚硬的外壳,里面的核桃仁就呈现在眼前。核桃仁里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元素。核桃仁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被称为“长寿果”。核桃仁常被用来与其他食材煮粥、制糕点、熬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佳品。
这么好的坚果,是怎么被人们发现的呢?相传,是张骞从西域引入的。西域物产丰富,为什么张骞要引入核桃呢?因为核桃不仅是一种好吃的坚果,也是一种能治便秘的良药。只是那时,它不叫核桃,而是叫胡桃。
核桃
[入药部位] 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效] 补肾、温肺、润肠
[现代药理] 有延缓衰老、镇咳等作用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能联络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张骞带着一百多人出发,途经河西走廊时被匈奴兵发现,张骞躲避不及被抓了起来。
匈奴的大王知道张骞此行的目的,本想杀了他们,可是臣子说,两军交战都不杀使臣,张骞是汉朝派出来的使臣,不能杀掉。大王一听,既然不能杀,那就让他们去放羊牧马吧。
张骞不得已,只好去当一名牧人。他身在草原,心系大汉,时刻不忘汉武帝交给他的使命。后来,张骞终于寻到一个机会,带着随从跑出了匈奴控制的地盘。
由于他们出逃得很仓促,没有携带足够的水和干粮,只好忍饥挨饿一路向西,来到了一个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的国家。
这里的国王看到张骞一行人是汉朝的使臣,热情地招待了他们。酒桌上放满了各种精美的菜肴,张骞和随从们放开肚子大吃了一顿。第二天、第三天顿顿有肉吃,可是张骞却变得愁眉苦脸起来。
国王不解地问:“是对菜肴不满意,还是什么地方怠慢了你们?”
张骞说:“国王为我们提供丰盛的菜肴,实在是感激不尽。只是……”
国王见他吞吞吐吐,于是说:“有事你尽管说。”
张骞如实说道:“我们中的不少人拉不出大便,十分难受。”
国王哈哈大笑,立即派人去请郎中。郎中问清病情以后,告诉了他们便秘的原因。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张骞一行人在逃亡的过程中,精神过度紧张,而且长时间没有饮水,来到大宛又吃了大量肉食,因此很多人出现了便秘。
张骞听了连忙问应该用什么办法治疗。郎中说这个问题好解决,命人给他们准备了胡桃粥。张骞觉得胡桃很好吃,但用它治病,他还是有些疑虑。
郎中看出他的疑虑,就告诉他放心食用,保证管用。
过了一两天,张骞一行人恢复了神采,便秘居然治好了。张骞向国王表示感谢,国王很高兴地拉着张骞看他们的汗血马。张骞看着汗血马心中暗想,这不正是大汉所需的吗?
现在很多人出门都喜欢带当地的特产回去,古代的张骞也很喜欢带特产。他离开大宛时带了汗血马和胡桃。张骞回到大汉后,向汉武帝介绍了出使的经过,以及大宛国的人文地理,并着重说了那里的汗血马和胡桃。汉武帝对汗血马很上心,而对胡桃并没在意。
受过便秘之苦的张骞回来以后,非常注意饮水,并将胡桃引进到大汉的土地上栽培种植。虽然汉武帝不喜欢胡桃,但王公大臣和老百姓却十分喜欢。大家吃了这种坚果都说不错,也开始自行种植。就这样,胡桃逐渐成为老百姓经常食用的食物。
到了隋朝,由于统治者有胡人的血统,非常忌讳别人说“胡”字。带有“胡”字的胡桃必须改名,老百姓就改称它为核桃。
知识小链接
补肾 中医术语。补有补充、滋补的含义,肾不能单指肾脏,在中医的眼中,“肾”包括肾阳、肾阴和肾气虚等虚证。补肾一般指通过饮食、药补、健身运动、气功、针灸、按摩等方法达到改善肾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