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强筋骨、补肝肾的良药

牛膝:强筋骨、补肝肾的良药

中草药小档案

牛膝的入药部位为苋科植物牛膝(怀牛膝)的干燥根。牛膝切面淡棕色,略呈角质样。牛膝多切段,生用或酒炙用。它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牛膝有保肝、护肝、强心、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大家看到牛膝,是不是会认为这种中草药跟牛的膝盖有什么关系?它跟膝盖确实有点关系,但是跟牛并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段不起眼的根。虽然只是一种植物根,但它却是一味很“牛”的中药材,有多重功效,备受医家的青睐。

那么,它为什么叫牛膝呢?是因为医家有这样一个说法:牛膝常用于治疗膝盖及膝盖以下的疾病,还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身体没劲、腿麻腿沉、脚抽筋等。

关于牛膝,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

在民间,有这样一句口头禅: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正常情况下,学生努力学习,师父倾囊相授。可遇到人品差的徒弟,将师父的真本领学会以后,可能会做出背叛师父的事。为此,师父为了保护自己,通常会在教徒弟时有所保留。

有一个医术高明的张郎中,德高望重,膝下无子。由于年纪大了,他收了三个徒弟,一边教他们采药、制药,一边教他们行医治病。

几年过去,三个徒弟的本领也学得差不多了。于是,张郎中将几个徒弟召集到一起,说自己年纪大了,而且身体也很差,让他们各自去谋生。

说是让徒弟们自行谋生,但张郎中心里也十分不舍,他想:教了徒弟们这么多年,如今就要分离,不知道他们三个谁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大徒弟认为师父之所以德高望重,身上一定藏有很多“绝活”没有传给他,心有不甘。二徒弟比较贪财,觉得师父让他走,将是一个损失。而三徒弟心中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如对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病症总是难以应付。

大徒弟首先说:“师父教我们本领,对我们恩重如山,我想接师父跟我一起住。”

张郎中一听很高兴,有这样的徒弟他感到很欣慰。于是,他去大徒弟的医馆和大徒弟一起住。几天过去,大徒弟对张郎中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地侍奉。可是张郎中发现自己随身所带的箱子,还有脱下的衣服口袋,都被人翻过。

张郎中以为遇见了小偷,后来仔细想想觉得不对劲,最后发现是大徒弟所为。原来大徒弟想找师父的“独家秘籍”,可即便是费尽心机,最终也没有找到。

事情败露后,大徒弟不但不反省,反而怪师父没有对他倾囊相授。张郎中十分生气,说自己根本没有什么秘籍,就这样他离开了大徒弟家。

牛膝

[入药部位] 苋科植物牛膝(怀牛膝)的干燥根

[功效] 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现代药理] 有保肝、护肝、强心、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二徒弟听说以后,立即对师父嘘寒问暖,想把师父接到他家。张郎中本想推托,最后架不住二徒弟劝说,还是答应了。二徒弟也开了一家医馆,师父来了以后,他经常以师父的名义坐诊。有了师父这块“金字招牌”,二徒弟的医馆红火起来。

张郎中觉得在有生之年,能帮帮徒弟也好,但是他受不了的是二徒弟对患者的态度。对有钱的患者,二徒弟借机抬高诊费和药费;而对贫苦的患者,不管病情如何,只想打发走。

张郎中劝二徒弟对患者要一视同仁,谁知二徒弟立刻变脸,说师父多管闲事。张郎中气得不行,一走了之。回到家后张郎中生了病,卧床不起。大徒弟和二徒弟都装作不知道,不闻不问,只有三徒弟来了,给师父端茶倒水,照顾得无微不至。

张郎中叹道:“我身无分文,也没有什么秘籍,即便是你开医馆我也没办法去帮你了。”

三徒弟说:“我过来只是想报答师父的。”

张郎中见他这样说,也不再说什么。

一个月过去,三徒弟对师父像对父亲一样孝顺,态度始终如一。张郎中感到很高兴,知道只有他才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张郎中知道自己的病情,也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于是他将三徒弟叫到床前,坦诚相告:“我行医的大半辈子,都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如果你非要问我有什么秘籍,那就是要有一颗医者的仁心。”

师父的话,三徒弟记在心里。他告诉师父自己一定会积德行善,造福百姓,停顿了一下又说自己遇见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的病人,总感到束手无策,请求师父指点。

张郎中想了一下,颤颤巍巍地走到药柜前取出一包药说:“这种药能补肝肾、强筋骨。”

三徒弟还想再问,可是师父忽然倒在地上,离开了他。三徒弟十分悲伤,安葬好师父之后,就秉承师父的遗志,一边行医,一边学习,最终成了像师父一样德高望重的好郎中。

大徒弟想偷师父的秘籍,是何等愚蠢。其实所谓的秘籍就在自己身上,就是能理解患者的痛苦,尽其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自然就会赢得百姓的尊重,这就是最好的行医秘籍。而二徒弟只想借师父的名气挣钱,却不善待患者,最终一事无成。

三徒弟得到师父给的那包药材,经过认真研究,证实那药确实能补肝肾,治疗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的效果也非常好,只是师父没有告诉他这药的名字。

三徒弟仔细观察,觉得药材茎上有棱节,有点像牛的膝骨,干脆给它取名为“牛膝”。这便是这种药材为什么叫牛膝的另一种说法。不知道大家觉得哪一种说法更贴切呢?

知识小链接

利尿通淋 中医术语。利尿是指通过医生的治疗,帮助病人排尿的过程。一般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漓不断的症候统称为“淋症”,通淋是指淋症的治疗。利尿通淋通俗来说,是通过利尿,改善尿道的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