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观点摘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观点摘录

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个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实际上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把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历史运动的局限性和目的,并有了超越历史运动的觉悟这一点,看作是现实的进步。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40页

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被共产主义者做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和大工业相伴而生的一些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无法控制的竞争;具有日趋严重的破坏性和普遍性的商业危机,这种危机现在已经完全成了世界市场的危机;无产阶级的形成和资本的积聚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11—312页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自然,我们中间也有一些人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干嘛要刻苦学习呢,那是马克思老爹的事儿,他的职责就是什么都要懂”。不过,一般说来,马克思派学习是相当刻苦的,当你看到流亡者中间还有些蠢驴,到处猎取一些新词句,因而最后把自己弄得糊里糊涂的时候,我们党的优越性绝对地和相对地增长就显而易见了。但是这也是必然的,因为艰巨的工作还在前头。

恩格斯:《致魏德迈》(1853年4月12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588页

当然,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所以它在希腊哲学家中间从一开始就是不言而喻的东西。但是,在古希腊人和我们之间存在着两千多年的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要返回到不言而喻的东西上去,也并不是象初看起来那样容易。因为问题决不在于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思想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从这个暂时的形式中,剥取那在错误的、但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形式中获得的成果。而这是如何地困难,许许多多自然科学家已经给我们证明了,他们在他们自己那门科学的范围内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在这以外就不仅是唯心主义者,而且甚至是虔诚的正教教徒。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7—528页

应该讲清楚的论点讲得一点也不清楚。尽量逐字逐句地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达这些论点,那是不够的;把马克思的话同上下文割裂开来,就必然会造成误解或把很多东西弄得不大清楚。

恩格斯:《致劳·拉法格》(1883年10月3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66—67页

他的主要错误在于:他把马克思认为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一些原理解释成绝对的原理。杰维尔忽视了这些条件,因此那些原理本身就成为不正确的了。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年2月4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98页

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末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恩格斯:《致保·恩斯特》(1890年6月5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10页

杰维尔在许多地方把马克思的个别论点绝对化了,而马克思提出这些论点时,只是把它们看作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恩格斯:《致菲·屠拉梯》(1893年6月6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79—80页

但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恩格斯:《致威纳尔·桑巴特》(1895年3月11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的东西。只有主观哲学家米海洛夫斯基先生才会这样不了解马克思,竟然认为马克思准有某种一般哲学的理论;因此他从马克思那里得到了一个十分明确的解答:他是找错人了。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是根据理论符合一定的即俄国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现实和历史这一点,而是根据别的什么来论证自己的社会民主主义观点的,而且他们也不能根据别的什么来论证自己的这种观点,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自己就十分明确地说过对理论的这种要求,并且以此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162页

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性质的确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尽可能容易地消灭任何剥削。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91页

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所以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设法继续发展并且实现这个理论,同时要保卫它,使它不致象许多“时髦理论”(俄国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成就已经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时髦”理论了)那样常常被曲解和庸俗化。

列宁:《俄国社会党人抗议书》。《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卷第155页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思想体系,它服从思想体系的发生、发展和巩固的一般条件,就是说,社会主义以人类知识的一切材料为基础,以科学的高度发展为先决条件,要求科学的工作等等,等等。

列宁:《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北方协会”的信》。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6卷第351—352页

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选集》第2卷第143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正是在于:他们在很长的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发展了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了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派别。他们不是踏步不前,只重复那些已经解决了的认识论问题,而是把同样的唯物主义彻底地贯彻(而且表明了应当如何贯彻)在社会科学的领域中,他们把胡言乱语、冠冕堂皇的谬论以及想在哲学上“发现”“新”路线和找出“新”方向等等的无数企图当作垃圾毫不留情地清除掉。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选集》第2卷第343页

革命理论并不是谁臆想出来的东西,它是从世界各国的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

列宁:《法国社会党人的正直呼声》。《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21卷第332页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对每一个原理(一)都要历史地,(二)都要联系其他原理,(三)都要联系具体的历史经验加以考察。

列宁:《给印涅萨·阿尔曼德》。参见《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5卷第238页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每个历史关头的阶级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作出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最确切的分析。我们布尔什维克总是努力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因为要对政策作科学的论证,这个要求是绝对必需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说,“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他们公正地讥笑了背诵和简单重复“公式”的做法,因为公式至多只能指出一般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必然随着历史过程中每个特殊阶段的具体的经济和政治情况而有所改变。

列宁:《论策略书》。《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9卷第136页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论策略书》。《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9卷第139页

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这是痴想。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引导走这条道路的是什么样的阶级的力量;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

列宁:《政治家札记》。《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2卷第111页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来自“老百姓”即工人和劳动农民的实际组织工作者的帮助,没有这些人的领导作用,是绝对不行的。“事在人为”,工人和农民应当把这个真理牢牢记住。他们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列宁:《怎样组织竞赛?》。《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3卷第208页

一方面,布尔什维主义是1903年在最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而这个——也只有这个——革命理论的正确性,不仅为整个19世纪全世界的经验所证实,尤其为俄国革命思想界的徘徊和动摇、错误和失望的经验所证实。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大约从上一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在空前野蛮和反动的沙皇制度的压迫之下,曾如饥如渴地寻求正确的革命理论,专心致志地、密切地注视着欧美在这方面的每一种“最新成就”。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经受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了欧洲的经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由于人们在沙皇政府的迫害下侨居国外,俄国的革命者在19世纪下半叶同国际的联系相当广泛,对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形式和理论十分熟悉,这是世界上任何一国所不及的。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第5—6页

库·贝·同志是援引马克思的话来进行批评的,但是这些话所指的情况跟目前的情况不同,他全盘否定了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策略,完全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列宁:《共产主义》。《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第128页

你们当前的任务是建设,你们只有掌握了一切现代知识,善于把共产主义由背得烂熟的现成公式、意见、方案、指示和纲领变成能把你们的直接工作统一起来的活生生的东西,把共产主义变成你们实际工作的指针,那时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第302页

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第332页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第33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继承者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字句的奴隶。他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遵循着马克思再三说过的指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认识这一点并严格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字句和实质区别开来,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教条,而竭力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基本方法应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中。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公开地、诚实地、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必须制定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在个别国家内胜利的新公式的问题,不怕各国机会主义者死抓住旧公式、拼命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来掩饰自己的机会主义勾当。

……

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没有做马克思主义字句的俘虏,而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从这个实质出发,向前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

斯大林:《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斯大林全集》第8卷第220、222页

不能要求距今45—55年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到每一个别国家在遥远的将来所发生的所有一切历史曲折。如果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每一个别国家在50—100年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理论问题给我们作出现成答案,使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代可以安然地躺在暖炕上来咀嚼这些现成的答案,那就太可笑了。但是我们可以而且应当要求现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不局限于背熟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的一般原理,而要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学会经常考虑到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存在20年的经验,最后,并学会根据这个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的一般原理具体化,使其更加确切和完善。

斯大林:《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