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索引
人名索引
A
阿德勒,弗里德里希(弗里茨)(Adler,Friedrich(Fritz)1879—1960)——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右翼领袖之一,“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第二半国际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组织者和领袖之一;维·阿德勒的儿子。1907—1911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讲师。1910—1911年任瑞士社会民主党机关报《民权报》编辑,1911年起任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书记。在哲学上是经验批判主义的信徒,主张以马赫主义哲学“补充”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张社会民主党对帝国主义战争保持“中立”和促使战争早日结束。1914年8月辞去书记职务。1916年10月21日因枪杀奥匈帝国首相卡·施图尔克伯爵被捕。1918年11月获释后重新担任党的书记,走上改良主义道路。1919年当选为全国工人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1923—1939年任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书记。——41、46、53、89、112、227、326。
阿迪克斯,埃里希(Adickes,Erich 1866—1928)——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者。先后在基尔(1898年起)、明斯特(1902年起)、蒂宾根(1904年起)任大学教授。反对唯物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和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曾出版康德的著作目录索引和《康德遗稿》(1911—1914年,共三卷)。主要著作有《康德的分类学是体系形成的因素》(1887)、《康德反对海克尔》(1901)、《自然科学家康德》(1924—1925)等。——369。
阿芬那留斯,理查(Avenarius,Richard 1843—1896)——德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之一。1877年起任苏黎世大学教授。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只有感觉才能被设想为存在着的东西”,杜撰所谓“原则同格”论、“潜在中心项”、“嵌入说”等。主要著作有《哲学——按照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1876)、《纯粹经验批判》(1888—1890)、《人的世界概念》(1891)等。1877年起出版《科学的哲学季刊》。——7、12、13、14、26、27、30、35—41、44、45、48—53、55、56—58、59、60—61、62—65、66—73、76、78、79、80、81、82、83、85、86、87、107、108、109、111、122、123、124、125、134、143—144、146—150、151—153、158、160、162、165、168、170、171、191、192、194、198—199、201、204、205、210、211、212—213、215—217、218、220、222、223、224—227、231、232、233—234、249、253、261、330—331、333—336、347、358、360—361、363、366、367、372、373、377、379、380、389。
阿基莫夫(马赫诺韦茨),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Акимов(Махновец),Владимир Петрович 1872—1921)——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经济派代表人物。19世纪90年代中期加入彼得堡民意社,1897年被捕,1898年流放叶尼塞斯克省,同年9月逃往国外,成为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领导人之一;为经济主义思想辩护,反对劳动解放社,后又反对《火星报》。1903年代表联合会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反火星派分子,会后成为孟什维克极右翼代表。1905—1907年革命期间支持主张建立“全俄工人阶级组织”(社会民主党仅是该组织中的一种思想派别)的取消主义思想。作为有发言权的代表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的工作,维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策略,呼吁同立宪民主党人联合。斯托雷平反动时期脱党。——283。
阿克雪里罗得,柳博芙·伊萨科夫娜(正统派)(Аксельрод,ЛюбовьИсааковна(Ортодокс)1868—1946)——俄国哲学家和文艺学家,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参加者。1887—1906年先后侨居法国和瑞士;曾加入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起初加入布尔什维克,后转向孟什维克。在著作中批判经济主义、新康德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同时又赞同普列汉诺夫的孟什维主义观点,重复他在哲学上的错误,反对列宁的哲学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社会沙文主义立场。1917年初是孟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委员,后为普列汉诺夫统一派分子。1918年起不再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在一些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20年代是用机械论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从事艺术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哲学论文集》(1906)、《哲学家卡尔·马克思》(1924)、《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1934)等。——106、340、399、400。
阿塞扎,J.(Assézat,J.)——22、25。
埃奈西德穆(克诺索斯的)(Aenesidemus of Knossos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晚期怀疑论代表人物之一。——68、139、188、200、201。
艾瓦德,奥斯卡尔(弗里德兰德,奥斯卡尔)(Ewald,Oskar(Friedländer,Oskar)生于1881年)——奥地利新康德主义哲学家,1909年起在维也纳任哲学讲师。主要著作有《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理查·阿芬那留斯》(1905)、《康德方法论的基本特征》(1906)、《精神的复活》(1920)等。——50、63—64、84、87。
奥斯特瓦尔德,威廉·弗里德里希(Ostwald,Wilhelm Friedrich 1853—1932)——德国自然科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唯能论的创始人。1882—1887年任里加综合技术学校教授,1887—1906年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教授。在化学的各个领域都有著述,主要是研究电离理论。所提出的唯能论是物理学唯心主义的一个变种,认为能是最普遍的概念,试图离开物质来设想运动和能。主要著作有《能量及其转化》(1888)、《战胜科学唯物主义》(1895)、《自然哲学讲演录》(1902)等。1901年起出版《自然哲学年鉴》。——38—39、48、169、233、241、266、282、283—287、302、312、350、361、362。
B
巴克斯,厄内斯特·贝尔福特(Bax,Ernest Belfort 1854—1926)——英国社会党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主义组织的活动。1911年英国社会党成立后,是该党的领导人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社会沙文主义立场,1916年被开除出党。宣传过马克思主义,同时也犯过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夸大“心理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用马赫主义观点解释经验等。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信仰》(1886)、《实在问题》(1892)、《实在的根源》(1907)等。——149。
巴扎罗夫,弗·(鲁德涅夫,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Базаров В.(Руднев,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74—1939)——俄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896年参加社会民主主义运动。1904—1907年是布尔什维克,曾为布尔什维克报刊撰稿。1907—1910年斯托雷平反动时期背弃布尔什维主义,宣传造神说和经验批判主义,是用马赫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17年是孟什维克国际主义者,半孟什维克的《新生活报》的编辑之一;反对十月革命。1921年起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和伊·伊·斯克沃尔佐夫-斯捷潘诺夫合译了《资本论》(第1—3卷,1907—1909年)及马克思的其他一些著作。晚年从事文艺和哲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其经济学著作涉及经济平衡表问题。哲学著作追随马赫主义,主要著作有《无政府主义的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1906)、《两条战线》(1910)等。——3、7、8、11、64、73—77、78、79、91、101、104—111、112、113、139—140、170、187—188、202、218、219、222—223、226、242、248、296、341、349、364、393。
保尔森,弗里德里希(Paulsen,Friedrich 1846—1908)——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教育家。1878年起任柏林大学哲学和教育学教授。在哲学上受叔本华的影响,维护宗教。主要著作有《伦理学体系》(1899)、《战斗的哲学》(1901)等。——369。
鲍曼,尤利乌斯(Baumann,Julius 1837—1916)——德国格丁根大学哲学教授(1869年起),把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成分结合起来的折中主义者。在认识论上是现象论者,认为人认识的是自己的表象,而不是本来的事物;认为思维形式和直观形式是先验的,但又承认现实中有某种东西与它们相一致。主要著作有《哲学是世界的定向》(1872)、《哲学要素》(1891)、《道德、法和神学的现实科学基础》(1898)。——196。
贝克莱,乔治(Berkeley,George 1685—1753)——英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英国教会主教。否认物质即“有形实体”的客观存在,认为物是“感觉的组合”。力图回避只承认自我才是真实存在的唯我论,认为存在着一种宇宙神灵,它规定自然界的规律以及人对这种规律的认识的规则和界限。贝克莱哲学是经验批判主义和其他一些资产阶级哲学派别的理论来源之一。主要著作有《视觉新论》(1709)、《人类知识原理》(1710)、《希勒斯和斐洛诺斯的三篇对话》(1713)等。——9—20、22、25、29、30、31、32、35、40、54、56、59、60、75、77、85、99、102、109、114、118、123、187、196、198、199、200、201、202、204、205、206、207、212、213、217、219、220、221、230、231、232、246、258、312、327、374、377。
贝拉,昂利(Pellat,Henri 1850—1909)——法国物理学家,教授,因电学方面的著作而闻名。主要著作是《电学教程》(1901—1908)。——273。
贝歇尔,埃里希(Becher,Erich 1882—1929)——德国哲学家。1909年起在明斯特任大学教授,1916年起在慕尼黑任大学教授。在博士论文《精密自然科学的哲学前提》(1907)和其他早期著作中,以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批判恩·马赫和威·奥斯特瓦尔德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后来转到唯心主义立场,维护活力论。主要著作有《大脑和灵魂》(1911)、《世界的结构、规律和发展》(1915)、《哲学引论》(1926)。——196、304—305。
倍倍尔,奥古斯特(Bebel,August 1840—1913)——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建人和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和战友;旋工出身。19世纪60年代前半期开始参加政治活动,1867年当选为德国工人协会联合会主席,1868年该联合会加入第一国际。1869年与威·李卜克内西共同创建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该党于1875年与拉萨尔派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后又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次当选国会议员,利用国会讲坛揭露帝国政府反动的内外政策。1870—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持国际主义立场,在国会中投票反对军事拨款,支持巴黎公社,为此曾被捕和被控叛国,断断续续在狱中度过近六年时间。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施行时期,领导了党的地下活动和议会活动。90年代和20世纪初同党内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进行斗争,反对伯恩施坦及其拥护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和庸俗化。是出色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对德国和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活动。——220。
本特利,J.麦迪逊(Bentley,J.Madison 1870—1955)——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1912年起任康奈尔大学教授。——187。
比德曼,阿洛伊斯·埃曼努埃尔(Biedermann,Alois Emanuel 1819—1885)——瑞士基督教新教牧师,1850年起任苏黎世大学神学教授。受黑格尔宗教哲学影响,竭力为基督教寻找论据,认为基督教是“无限精神”和“有限精神”,即神和人之间的联系。主要著作有《我们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世界观……》(1849)、《基督教教义学》(1869)。——219。
比斯利,爱德华·斯宾塞(Beesly,Edward Spencer 1831—1915)——英国历史学家和实证论哲学家。1859—1893年任伦敦大学历史学教授。在英国宣传法国实证论哲学家奥·孔德的思想,并把孔德的著作译成英文。曾任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大会的主席。1893年起编辑《实证论者评论》杂志。——356。
彼得楚尔特,约瑟夫(Petzoldt,Joseph 1862—1929)——德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恩·马赫和理·阿芬那留斯的门徒。否认唯物主义这一哲学派别,企图用先验的“一义规定性”原则来偷换因果性,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主要著作有《纯粹经验哲学引论》(1900—1904)、《从实证论观点来看世界问题》(1906)等。——13、30、44、45、51、55、56、66、69—73、86、125、134、146、151、162—165、173、175—176、191、194、211、213、216、220、222、228、231—232、261、336—339、363、364、367、370、373、386。
俾斯麦,奥托·爱德华·莱奥波德(Bismarck,Otto Eduard Leopold 1815—1898)——普鲁士和德国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普鲁士容克的代表。曾任驻彼得堡大使(1859—1862)和驻巴黎大使(1862),普鲁士首相(1862—1872、1873—1890),北德意志联邦首相(1867—1871)和德意志帝国首相(1871—1890)。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1871年支持法国资产阶级镇压巴黎公社。主张在普鲁士领导下“自上而下”统一德国。曾采取一系列内政措施,捍卫容克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1878年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由于内外政策遭受挫折,于1890年3月去职。——138。
毕尔生,卡尔(Pearson,Karl 1857—1936)——英国数学家、生物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1884年起任伦敦大学教授。维护反动的优生学理论——人类社会中的“自然选择论”。在哲学上是马赫主义者,否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反对唯物主义世界观。主要哲学著作是《科学入门》。——40、84—85、88、89、144、146、161、185—186、187、213、220、232、272、281、293、298、318、321、361。
毕希纳,弗里德里希·卡尔·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Büchner,Friedrich Karl Christian Ludwig 1824—1899)——德国生理学家和哲学家,庸俗唯物主义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职业是医生。1852年起任蒂宾根大学法医学讲师。认为自然科学是世界观的基础,但不重视辩证法,力图复活机械论的自然观和社会观。主要著作有《力和物质》(1855)、《人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1869)、《达尔文主义和社会主义》(1894)等。——35、249—251、253、279、315、347、348、350、356。
毕雍,弗朗索瓦(Pillon,François 1830—1914)——法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法国最著名的新康德主义代表、新批判主义者沙·雷努维埃的学生。1890年起主编《哲学年鉴》,并在该年鉴上发表过一些文章。——21、218、240。
别尔曼,雅柯夫·亚历山德罗维奇(Берман,Яко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1868—1933)——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法学家和哲学家。19世纪80年代末参加社会民主主义组织的工作。1905—1907年革命期间,起初追随孟什维克,后来转向布尔什维克。哲学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混合物。著有《论辩证法》(1908,收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从现代认识论来看辩证法》(1908)、《实用主义的实质》(1911)等。十月革命后加入俄共(布),在高等院校任教,曾任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教授。——3、91、194、324、349。
别尔托夫——见普列汉诺夫,格奥尔吉·瓦连廷诺维奇。
波格丹诺夫,亚·(马林诺夫斯基,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Богданов,А.(Малиновский,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73—1928)——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职业是医生。19世纪90年代参加社会民主主义小组。1903年成为布尔什维克。在党的第三、第四和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被选入中央委员会。曾参加布尔什维克机关报《前进报》和《无产者报》编辑部,是布尔什维克《新生活报》的编辑。在对待布尔什维克参加第三届国家杜马的问题上持抵制派立场。1908年是反对布尔什维克在合法组织里工作的最高纲领派的领袖。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新的革命高涨年代背离布尔什维主义,领导召回派,是“前进”集团的领袖。在哲学上宣扬经验一元论。1909年6月因进行派别活动被开除出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国际主义立场。十月革命后是共产主义科学院院士,在莫斯科大学讲授经济学。1918年是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思想家。1921年起从事老年医学和血液学的研究。1926年起任由他创建的输血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经济学简明教程》(1897)、《经验一元论》(第1—3卷,1904—1906)、《生动经验的哲学》(1913)、《关于社会意识的科学》(1914)、《普遍的组织起来的科学(组织形态学)》(1913—1922)。——3、6、7、8、13、36、38、39、46—49、55—56、81、82、83、87、88、91、106、117、118—122、128—133、135、141、145、149、153、169—170、189、190、192、202、218、227、230、231、233、234—241、248、249、275、276、282—283、285—286、288、291、296、301、302、316—317、318、319、339—348、349、353、354、361、365、386、388—401。
波义耳,罗伯特(Boyle,Robert 1627—1691)——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680—1691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制定了化学的实验方法,提出了化学元素的第一个科学定义,尝试从理论上确定化学的对象和任务,并把机械原子论观念运用于化学。1662年发现气体体积与压力成反比的定律,后被称为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哲学观点是机械唯物主义成分同神学的结合。主要著作是《怀疑的化学家》(1661)。——132。
波英廷,约翰·亨利(Poynting,John-Henry 1852—1914)——英国物理学家。1880年起任伯明翰大学教授,1888年起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主要著作是《论电磁场中能的转移》(1884)。——288、293。
玻耳兹曼,路德维希(Boltzmann,Ludwig 1844—1906)——奥地利物理学家,1885年起是维也纳科学院院士。1869年起先后在格拉茨、慕尼黑、莱比锡、维也纳任大学教授。对气体分子运动论有一定贡献,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方面有一定成就。晚年讲授自然哲学。在哲学上持机械唯物主义立场,批判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威·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主要著作有《气体理论讲义》(1896—1898)、《力学原理讲义》(1897)等。——89—90、276、301—304、313。
伯倍尔,约瑟夫(Popper,Josef 1838—1921)——奥地利工程师,实证论者,小资产阶级“官僚”社会主义的代表。写有《生的权利和死的义务》(1878)等书。——338。
柏克勒尔,安托万·昂利(Becquerel,Antoine-Henri 1852—1908)——法国物理学家,1889年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在光学、电学、磁学、光化学、电化学、气象学等方面写有许多科学著作。1896年发现铀的放射现象。——262。
柏克勒尔,让(Becquerel,Jean 1878—1953)——法国物理学家,安·昂·柏克勒尔的儿子。1946年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对物理学的一些领域进行过研究。同荷兰物理学家H.卡麦林-昂内斯一起研究了在液态空气和液氢的温度下各种不同的物质在磁场中所发生的现象。——299。
柏拉图(阿里斯托克)(Platon(Aristocles)约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古代哲学中客观唯心主义派别的创始人,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柏拉图的哲学,特别是他的宗教伦理学和关于“理想国”的学说,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认为,可感觉的实物不是客观地存在的,它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和反映。柏拉图的神秘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信仰灵魂不死和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的基础之上的。他断言,只有通过对灵魂在理念王国中观察到的东西的回忆,才能认识真理。柏拉图毕生从事著述,作品均未散失,大部分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在早期对话著作中有《会饮篇》、《斐多篇》、《泰阿泰德篇》、《国家篇》等,在晚期对话著作中有《智者篇》、《政治家篇》、《法律篇》等。——76、127。
博林,威廉·安德列亚斯(Bolin,Wilhelm Andreas 1835—1924)——芬兰历史学家,唯物主义哲学家,路·费尔巴哈的追随者。1869年起任赫尔辛福斯大学教授。与弗·约德尔一起编辑了《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主要著作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他的影响和他的同时代人》(1891)、《斯宾诺莎》(1894)等。——76、206。
布尔加柯夫,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Булгаков,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1871—1944)——俄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19世纪90年代是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后来成了“马克思的批评家”。修正马克思关于土地问题的学说,企图证明小农经济稳固并优于资本主义大经济,用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来解释人民群众的贫困化;还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同康德的批判认识论结合起来。后来转向宗教哲学和基督教。1901—1906年和1906—1918年先后在基辅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905—1907年革命失败后追随立宪民主党,为《路标》文集撰稿。1918年起是正教司祭。1923年侨居国外。1925年起在巴黎的俄国神学院任教授。主要著作有《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市场》(1897)、《资本主义和农业》(1900)、《经济哲学》(1912)等。——370。
布莱,弗兰茨(Blei,Franz 1871—1942)——德国作家、批评家和翻译家,在哲学上是阿芬那留斯的追随者。写过一些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文章,用马赫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331—336、339。
布吕纳蒂埃尔,斐迪南(Brunetière,Ferdinand 1849—1906)——法国评论家、历史学家和文艺学家。企图把自然科学的方法首先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于文学史。政治上持保守派观点,后转向公开的反动立场,想恢复天主教会的权力。主要著作有《法国文学史评论》(1880—1907)、《历史和文学》(1884—1886)等。——320。
C
车尔尼雪夫斯基,尼古拉·加甫里洛维奇(Чернышевский,НиколайГаврилович 1828—1889)——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作家,文学评论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俄国社会民主主义先驱之一,俄国19世纪60年代革命运动的领袖。1853年开始为《祖国纪事》和《同时代人》等杂志撰稿,1856—1862年是《同时代人》杂志的领导人之一,发扬别林斯基的民主主义批判传统,宣传农民革命思想,是土地和自由社的思想鼓舞者。因揭露1861年农民改革的骗局,号召人民起义,于1862年被沙皇政府逮捕,入狱两年,后被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1883年解除流放,1889年被允许回家乡居住。著述很多,涉及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美学、伦理学等领域。在哲学上批判了贝克莱、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观点,力图以唯物主义精神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认为社会主义是由整个人类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但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又认为俄国有可能通过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所著长篇小说《怎么办?》(1863)和《序幕》(约1867—1869)表达了社会主义理想,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379—382。
D
达尔文,查理·罗伯特(Dаrwin,Charles Robert 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变异性和遗传性是有机体所特有的,那些在生存斗争中对动植物有利的变异积累起来和遗传下去,就会引起新的动植物形态的出现。随后又发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1871)等著作,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恩格斯把达尔文学说同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260、346。
达兰贝尔,让·勒龙德(D'Alembert,Jean Le Rond 1717—1783)——法国数学家和启蒙运动哲学家。1741年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751年起与狄德罗共同编纂《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为该百科全书写了序言——《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概论》(1751),并主编数学和物理学部分。1757年由于反动派的迫害,退出《百科全书》的出版工作。在数学上主要研究微分方程理论。在哲学上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物体是客观存在的,但怀疑认识物体本质的可能性,认为意识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非物质的实体。主要哲学著作是《哲学原理》(1759)。——23—24。
达乌盖,帕维尔·格奥尔吉耶维奇(Дауге,Павел Георгиевич 1869—1946)——拉脱维亚社会民主工党创建人之一,历史学家,政论家,医学博士。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参加俄国革命运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为布尔什维克。1907—1912年从事出版工作。达乌盖出版社出版了列宁作序的《约·菲·贝克尔、约·狄慈根、弗·恩格斯、卡·马克思等致弗·阿·左尔格等书信集》的俄译本和约·狄慈根的主要著作等。十月革命后任拉脱维亚教育人民委员、卫生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全苏老布尔什维克协会主席团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约·狄慈根》(1934)和《拉脱维亚1905—1907年革命》(1949)等。还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约·狄慈根的一些著作译成拉脱维亚文。——258—260。
德拉克鲁瓦,昂利(Delacroix,Henri 1873—1937)——法国唯心主义心理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昂·柏格森直觉论的信徒,1909年起任索邦教授。主要著作有《神秘主义的历史和神秘主义心理学概论:伟大的基督教神秘主义者》(1908)、《语言和思维》(1924)等。——213。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前3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创始人之一。认为世界是由不变的、质量相同的原子和原子在其中运动着的虚空组成的;物体的多样性可以用形态和大小不同的原子的排列次序和状态来说明;宇宙是无限的,万物都服从严格的必然性;反对唯心主义,批驳了关于非物质的灵魂的学说,认为灵魂也是物质的。他的哲学观点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哲学、逻辑学、宇宙学、物理学等方面有大量著作,但没有保留下来,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残篇。——127、373、374、375。
狄慈根,欧根(Dietzgen,Eugen 1862—1930)——约·狄慈根的儿子,《狄慈根全集》的出版人。把自己的哲学观点称做“自然一元论”,在这种理论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似乎可以调和起来。把约·狄慈根的哲学观点的弱点绝对化,认为必须以此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结果既否定唯物主义,又否定辩证法。晚年公开反对共产主义。主要著作有为约·狄慈根著作的各种版本所写的序言以及《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1921)、《进化的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1929)、《打倒阶级战争》(1929)等。——116、258、260。
狄慈根,约瑟夫(Dietzgen,Joseph 1828—1888)——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哲学家,制革工人。曾参加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流亡国外。漂泊美国和欧洲20年,一面做工,一面从事哲学研究。1869年回到德国,结识了前来德国访友的马克思,积极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工作。1884年再度去美国,曾主编北美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社会主义者报》。在哲学上独立地得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结论,尖锐地批判了哲学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捍卫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同时也夸大人类知识的相对性,把物质和意识混为一谈。主要著作有《人脑活动的实质》(1869)、《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1887)、《哲学的成果》(1887)等。1919年在斯图加特出版了《狄慈根全集》(共三卷)。——7、112、113、116—118、132—133、137、157—158、162、175、217、249、253、254—260、274、279—280、297、349、358—359、360、361、363、364。
狄德罗,德尼(Diderot,Denis 1713—1784)——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作家和艺术理论家,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在他倡导和主持下,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1751—1780)。作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团结了一批法国的先进思想家,对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但有一些深刻的辩证思想。尖锐地批判了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封建贵族道德,在文学艺术中坚持现实主义。其政治观点反映了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以代议制代替君主制。主要著作有《哲学思想》(1746)、《对自然的解释》(1754)、《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1769)、《拉摩的侄子》(1805)等。——22—25、34、35、109、123。
狄克逊,爱德华·特拉弗斯(Dixon,Edward Travers)——英国学者,著有《论推理》(1891)、《几何学原理》(1891)。——88、89。
狄奈-德涅斯,约瑟夫(Diner-Dénes,Josef 1857—1937)——匈牙利政论家,社会学家和艺术学家,社会民主党人。主要著作有《过去和未来》(1896)、《卡尔·马克思。一个人及其天才》(1933)等。——262—263。
笛卡儿,勒奈(Descartes,René 1596—1650)——法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独立并存的实体。在宇宙论、天体演化论、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是唯物主义者,在心理学、认识论等方面是唯心主义者。主要著作有《方法论》(1637)、《关于第一哲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等。——23、312。
杜恒,皮埃尔·莫里斯·玛丽(Duhem,Pierre-Maurice-Marie 1861—1916)——法国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史家。写有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著作,在认识论上是马赫主义者。——40—41、269、293、318、325—328、361。
杜林,欧根·卡尔(Dühring,Eugen Karl 1833—1921)——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毕业于柏林大学,当过见习法官,1863—1877年为柏林大学非公聘讲师。70年代起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反对马克思主义,企图创立新的理论体系。在哲学上把唯心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和实证论混合在一起;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精神阐述自己的社会主义体系,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他的思想得到部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支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系统地批判了他的观点。主要著作有《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1871)、《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1873)、《哲学教程》(1875)等。——28—29、67、129、130、132、174、175、176、177—179、180、189、208、238、249、251—253、347、348、350、351、352、356、357。
E
恩格斯,弗里德里希(Engels,Friedrich 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之一,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马克思的亲密战友。——3、4、7、19、28—29、35、40、44、49、53、67、75、76、78、79、84、91—98、101—110、111、112—113、118、119、123、125、128—133、135、136、137、140、145、146、150、155—157、159、160、162、167、168、174、175、177—179、185、186、187、188、189—193、202、206、207、208、209、210、211—214、235、238、242、249—254、255、257、258、260、261、262—264、266、267、274、275、276、279、282、309、312、324、325、330、331、333、334—336、347、349、350、351、354—355、356、357、358、363、364、366、377、380、382、385、389、390、393、398。
F
费尔巴哈,路德维希·安德列亚斯(Feuerbach,Ludwig Andreas 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德国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民主主义阶层的思想家。1828年起在埃朗根大学任教。在自己的第一部著作《关于死和不死的思想》(1830)中反对基督教关于灵魂不死的教义;该书被没收,本人遭迫害,并被学校解聘。1836年移居布鲁克贝格村(图林根),在农村生活了近25年。在从事哲学活动的初期是唯心主义者,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到30年代末摆脱了唯心主义;在《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和《基督教的本质》(1841)这两部著作中,割断了与黑格尔主义的联系,转向唯物主义立场。主要功绩是在唯心主义长期统治德国哲学之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能认识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但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和直观的,是以人本主义的形式出现的,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仅仅看做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不了解实践在认识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晚年关心社会主义文献,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于1870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费尔巴哈的哲学作了全面的分析。——7、35、40、75—76、77、78、79、92、94、98、99、112、113—115、118、127、135、136、140—141、153—155、159、160、162、169、177、179、205—206、210、211、212、241、245、246、250、253、319、347、355、358、363、364、379、380、381、387。
费尔伏恩,麦克斯(Verworn,Max 1863—1921)——德国生理学家和生物学家,1895年起先后在耶拿、格丁根和波恩任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普通生理学问题,曾出版《普通生理学杂志》,写有一些专著。其哲学观点是折中主义的,接近马赫主义,维护“条件论”。——231。
费舍,库诺(Fischer,Kuno 1824—1907)——德国哲学史家,黑格尔主义者,1856年起先后在耶拿和海德堡任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是多卷本的《近代哲学史》(1854—1877)。书中有大量史料,介绍了培根、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体系。——201—202。
费希纳,古斯塔夫·泰奥多尔(Fechner,Gustav Theodor 1801—1887)——德国自然科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1834年起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对实验心理学有贡献,有关研究感觉的著作最为著名。在哲学上受谢林的影响,试图把唯心主义和宗教同自己的科学发现的自发唯物主义性质调和起来。主要著作是《心理物理学原理》(1860)。——356。
费希特,约翰·哥特利布(Fichte,Johann Gottlieb 1762—1814)——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主观唯心主义者。1794年起先后任耶拿大学、柏林大学、埃朗根大学教授。从“右”的方面批判康德主义的唯物主义因素,否认“自在之物”的客观存在,宣称人的“自我”是唯一的实在、万能的创造力。“自我”不仅是理性,而且也是意志和行动。“自我”设定“非我”,二者又综合为绝对的自我。主要著作有《知识学》(1794)、《论学者的使命》(1794)、《人的使命》(1800)等。——22、58—59、62、63、68、73、88、139、140、144、148、152、200、201、204、206、217、221、237、312。
冯特,威廉·麦克斯(Wundt,Wilhelm Max 1832—1920)——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奠基人之一。1864年起在海德堡任大学生理学教授,1874年起在苏黎世任哲学教授,1875年起在莱比锡任哲学教授。是唯心主义者、信仰主义者和唯意志论者。受康德和莱布尼茨的影响,也受新康德主义和实证论的影响。认为心理学是哲学的基本学科,坚持二元论的心理生理平行论,企图根据社会心理学来解释个人的活动,认为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能认识的。主要著作有《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哲学体系》(1889)、《心理学概论》(1896)等。——50—52、55、56、60、66、83、84、86、148、152、153、159、173、196、212、222。
弗兰克,阿道夫(Franck,Adolphe 1809—1893)——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其他哲学家合编了一部哲学词典,著有《共产主义面临历史的裁判》(1849)。——127。
弗兰克,菲力浦(Frank,Philipp 1884—1966)——现代新实证论哲学家和物理学家。1912—1938年在布拉格任教授,1938年移居美国。主要著作有《机械论物理学的终结》(1935)、《在物理学和哲学之间》(1941)、《科学哲学》(1957)。——166。
弗雷泽,亚历山大·坎贝尔(Fraser,Alexander Campbell 1819—1914)——英国哲学家,爱丁堡大学逻辑学教授,贝克莱的信徒和贝克莱著作的出版人。写有《有神论的哲学》(1895—1897)等著作。——9、16—19。
弗里茨——见阿德勒,弗里德里希。
弗里德兰德,奥·——见艾瓦德,奥斯卡尔。
福贝尔,约翰·威廉(Vaubel,Johann Wilhelm 1864—1957)——德国有机化学家。1898年起在达姆施塔特高等技术学校先后任讲师和教授。——303。
福尔克曼,保尔(Volkmann,Paul 1856—约1938)——德国理论物理学教授,在哲学上是折中主义者,反对唯物主义,维护新教教会;是法伊欣格尔的“虚构主义”的信徒。写过一些自然科学认识论方面的著作,如《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理》。——167。
福格特,卡尔(Vogt,Karl 1817—1895)——德国自然科学家,庸俗唯物主义主要代表之一,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曾参加德国1848—1849年革命,是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议员。革命失败后流亡瑞士。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发表诽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声明。马克思在《福格特先生》一文中揭露了他堕落为路易·波拿巴雇用的密探。写过一些动物学、地质学和生理学方面的著作。——35、249、347。
G
格尔方德,О.И.(Гельфонд,О.И.1863—1942)——19世纪80年代末起参加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当医生。哲学观点是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杂烩。写过一些医学著作和几篇哲学论文:《狄慈根的哲学和现代实证论》(1908,收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论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1908)等。——3、157、158、254、349。
格拉斯曼,赫尔曼·君特(Grassmann,Hermann Günther 1809—1877)——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语文学家。1844年第一次系统地创立了欧几里得多维空间学说。在物理学领域,写有声学、色的混合和电磁学方面的著作。在哲学观点上接近唯物主义。1875年曾为《黎俱吠陀》(印度古代文献)编写了一部全解词典。——172。
格律恩,卡尔(Grün,Karl 1817—1887)——德国政论家,19世纪40年代中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大学时代接近青年黑格尔派,1842—1843年主编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曼海姆晚报》,1848—1849年革命时期为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普鲁士国民议会议员。1851年起流亡比利时,1861年回到德国。他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空想学说,根据这种学说,在靠教育、博爱等等建立起来的未来社会中,“真正的”人的本质、“真正的人道主义”才会实现。他把费尔巴哈哲学的唯心主义方面同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结合了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认为这是德国小市民利益的表现。主要著作有《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费尔巴哈和社会主义者》(1845)、《现代哲学》(1876)等。1874年出版了费尔巴哈的两卷遗著。——76、206、355。
果戈理,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Гоголь,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1809—1852)——俄国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钦差大臣》(1836)、《死魂灵》(1842)等作品中展现了一幅农奴制俄国地主和官吏生活与习俗的丑恶画面。抨击专制农奴制的腐朽,同情人民群众的悲惨命运,以色彩鲜明的讽刺笔调描绘庸俗、残暴和欺诈的世界。但是他的民主主义是不彻底的,幻想通过人道主义、通过道德的改进来改造社会,后期更陷入博爱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1847年发表《与友人书信选》,宣扬君主制度,为俄国专制制度辩护,这本书在别林斯基《给果戈理的信》中受到严厉的批判。——50、257。
H
哈特曼,爱德华(Hartmann,Eduard 1842—190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叔本华的信徒。把“无意识”这个概念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基础,认为物质和精神是无意识的统一本质的低级和高级表现形式。认为世界进程是通过逻辑因素和非逻辑因素的斗争而发展的,在斗争过程中,世界理性日益摆脱非理性意志的统治。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著作有《无意识的哲学》(1869)、《悲观主义的历史和论证》(1880)、《哲学体系概论》(1906—1909)等。——54、299—301、307、370。
海费尔德,维克多(Heyfelder,Victor生于1871年)——244。
海克尔,恩斯特(Haeckel,Ernst 1834—1919)——德国自然科学家,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主义者。1862—1909年任耶拿大学教授。促进了达尔文学说的发展和传播,提出了关于生物界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1866年提出并论证了生物发生律。反对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积极同神秘主义和僧侣主义作斗争。1906年建立一元论者协会,其宗旨是反对宗教宇宙观。作为非自觉的唯物主义者,试图把自己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同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世界观调和起来,宣传社会达尔文主义。主要著作有《机体形态学总论》(1866)、《自然创造史》(1868)、《宇宙之谜》(1899)等。——33、88、176、234、260、288、315、366、368—373、375—376。
海姆,鲁道夫(Haym,Rudolf 1821—1901)——德国哲学史家和文学史家,1860年起在哈雷任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费尔巴哈和哲学》(1847)、《黑格尔和他的时代》(1857)、《浪漫主义学派》(1870)等。——76、153。
海因策,麦克斯(Heinze,Max 1835—1909)——德国哲学史家,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5年起)。曾修订并出版弗·宇伯威格的《哲学史概论》(5—9版)。主要著作有《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学说》(1872)、《恩斯特·普拉特纳是康德的反对者》(1880)等。——197。
亥姆霍兹,海尔曼·路德维希·斐迪南(Helmholtz,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1821—1894)——德国自然科学家。1849年起先后在柯尼斯堡大学、波恩大学、海德堡大学任生理学教授,1871年起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1888年起任柏林国立物理技术学院院长。在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各个领域都写有一些有重大价值的著作。在哲学上是自发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承认客观存在,重视经验知识,把感觉和表象的形成看成是客观实在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果,但同时又倾向康德主义,提出象形文字论,按照这种理论,感觉只是记号,而不是事物的模写。主要著作有《论力的守恒》(1847)、《生理光学》(1856—1867)、《理论物理学讲义》(1898—1903)等。——242—248、269、270、276、304。
赫林,艾瓦德(Hering,Ewald 1834—1918)——德国生理学家,1895年起先后在维也纳、布拉格、莱比锡任大学教授。以感觉器官生理学方面的著作而享有盛名。在哲学上倾向唯心主义,赞同二元论的心理生理平行论。主要著作有《论记忆是有机物质的普遍机能》(1870)、《论光觉学说》(1905)等。——189。
赫尼格斯瓦尔德,理查(Hönigswald,Richard 1875—1947)——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阿·黎尔的“批判实在论”的信徒。先后在布雷斯劳(1916年起)和慕尼黑(1930年起)任大学教授,1933年移居美国。主要著作有《马赫哲学批判》(1903)、《休谟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的学说》(1904)、《认识论史》(1933)等。——8、88、172。
赫沃尔桑,奥列斯特·丹尼洛维奇(Хвольсон,Орест Данилович 1852—1934)——俄国物理学家。1891年起任彼得堡大学教授,1920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在哲学上倾向唯心主义。著有《热力学讲义》(1915)、《物理学教程》(1892—1915)等。——369。
赫胥黎,托马斯·亨利(Huxley,Thomas Henry 1825—1895)——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好友和达尔文学说的普及者。1871—1880年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1883—1885年任会长。在动物学、古生物学、人类学和比较解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证明人和高级猿猴形态相近。在哲学上是自发的“羞羞答答的”(恩格斯语)唯物主义者,但却否认唯物主义,自称是不可知论者(第一次把不可知论这个术语用于哲学)。主要著作有《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1863)、《休谟》(1879)、《进化论与伦理学》(1893)等。——21、22、84、103、213—215、245、356、357—358。
赫兹,亨利希·鲁道夫(Hertz,Heinrich Rudolf 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1889年起任波恩大学教授。1886—1889年经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研究了电磁波的特性,证明电磁波和光波的基本特性相同。在哲学上是自发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主要著作有《电力传播研究》(1892)、《力学原理》(1894)等。——230、246、276、298—299、312、313、315。
黑格尔,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Hegel,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德国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1801—1807年任耶拿大学哲学讲师和教授。1808—1816年任纽伦堡中学校长。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18年起任柏林大学哲学教授。黑格尔哲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最高发展。他根据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并创立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理论。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存在着绝对精神,客观世界是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绝对精神在其发展中经历了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最终回复到了它自身;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矛盾是运动、变化的核心。黑格尔哲学的特点是辩证方法同形而上学体系之间的深刻矛盾。他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在社会政治观点上是保守的,是立宪君主制的维护者。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哲学史讲演录》(1833—1836)、《历史哲学讲演录》(1837)、《美学讲演录》(1836—1838)等。——63、76、88、93、94、124、135、191、194、196、235、236、237、241、253、259—260、325、355、357、380、390、393。
华德,詹姆斯(Ward,James 1843—1925)——英国心理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1897年起任剑桥大学教授。企图利用物理学的发现来反对唯物主义,维护宗教。主要著作有《自然主义和不可知论》(1889)等。——84、174、213—215、287、288、291—297、299、304、307、314、356、360、362、364。
霍尔巴赫,保尔·昂利·迪特里希(Holbach,Paul-Henri Dietrich 1723—1789)——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家之一。曾参加《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1751—1780)的编纂工作,对宗教和唯心主义进行过尖锐的批判。在他的著作中完整地阐述了当时法国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摒弃神学创世说,认为物质和运动是永恒的,但对运动本身的理解有局限性,认为运动是空间里的简单的位移。在认识论上发展了唯物主义的感觉论,反对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学说。在社会观上从抽象的人性观出发,同意唯心主义的社会契约论。主要著作有《袖珍神学,或基督教简明词典》(1768)、《自然体系,或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规律》(1770)等。——249。
J
基尔霍夫,古斯塔夫·罗伯特(Kirchhoff,Gustav Robert 1824—1887)——德国物理学家。1854年起任海德堡大学教授,1875年起任柏林大学教授,1874年起是柏林科学院院士。在电动力学和物理学其他学科方面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59年与德国化学家罗·本生共同奠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在哲学上是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主要著作有《数学物理学讲演录》(四卷本,1874—1894)。——172、269、276、292。
君特,齐格蒙德(Günther,Siegmund 1848—1923)——德国数学家、地理学家和自然科学史家。1886—1920年任慕尼黑高等技术学校教授。主要著作有《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教科书》(1884—1886)、《19世纪无机自然科学史》(1901)等。——301。
K
卡鲁斯,保尔(Carus,Paul 1852—1919)——美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1887年起出版《公开论坛》杂志,1890年起出版《一元论者》杂志。他的哲学“一元论”力图调和宗教与科学,宣传佛教。主要著作有《人的灵魂》(1891)、《佛经》(1894)、《数学原理》(1908)等。——232—233、234、240、287、363。
卡斯坦宁,弗里德里希(Carstanjen,Friedrich)——瑞士哲学家,1896年起任苏黎世大学哲学教授,马赫主义者,阿芬那留斯的学生。1896年阿芬那留斯去世后,编辑出版《科学的哲学季刊》杂志。主要著作有《理查·阿芬那留斯对纯粹的一般认识论的生物力学论证。纯粹经验批判引论》(1894)、《经验批判主义——兼答威·冯特的论文》(1898)等。——55、56、146、151—153。
开尔文——见汤姆生,威廉。
康德,伊曼努尔(Kant,Immanuel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奠基人。1755—1770年任柯尼斯堡大学讲师,1770—1796年任该校教授。1770年以前致力于研究自然科学,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55)一书,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1770年以后致力于“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方式和界限,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分别阐述他的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观点。康德哲学的基本特点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承认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物,即“自在之物”,认为“自在之物”是感觉的源泉,但又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是超乎经验之外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所不可能达到的“彼岸的”东西,人只能认识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先验的东西。——12、19、76、88、92、93、94、95、96、97、105、111、112、114、116、117、123、124、134、136、139、155、159、165、167、169、170、173、180、186、187、196、198—210、212、213、218、219、221、229、230、233、241、244、248、252、258、319、356、377、379、380、381。
考茨基,卡尔(Kautsky,Karl 1854—1938)——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领袖和主要理论家之一。1875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877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881年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识后,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写过一些宣传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土地问题》(1899)等。但在这个时期已表现出向机会主义方面摇摆,在批判伯恩施坦时作了很多让步。1883—1917年任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主编。曾参与起草189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爱尔福特纲领)。1910年以后逐渐转到机会主义立场,成为中派领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提出超帝国主义论,大战期间打着中派旗号支持帝国主义战争。1917年参与建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1922年拥护该党右翼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1918年后发表《无产阶级专政》等书,攻击俄国十月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94、209、261。
柯亨,赫尔曼(Cohen,Hermann 1842—1918)——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创始人。从康德向右转,达到了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否定康德的“自在之物”;认为“自在之物”以及空间、时间都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在他的思想影响下形成所谓“伦理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爱·伯恩施坦、卡·福伦德等)用新康德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主要著作有《康德的纯粹经验理论》(1871)、《哲学体系》(1902—1912)、《宗教与道德》(1907)等。——94、296—299、307、314、323。
科尔尼,玛丽·阿尔弗勒德(Cornu,Marie-Alfred 1841—1902)——法国物理学家,1878年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写有大量光学、晶体物理学和摄谱仪学著作。在哲学上是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者。——312。
科内利乌斯,汉斯(Cornelius,Hans 1863—1947)——德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1903年起在慕尼黑、1910年起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任大学教授。力图用内在论者的哲学和威·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来补充马赫主义,在马赫主义和新实证论之间起了中介人的作用。主要著作有《哲学引论》(1903)、《先验的分类学》(1916)等。——225—228、231、240、363。
科特利亚尔,Г.А.(Котляр,Г.А.)——马赫《感觉的分析》俄译本译者。——30。
科韦拉尔特——见万科韦拉尔特,扬·弗朗斯。
克莱因佩特,汉斯(Kleinpeter,Hans 1869—1916)——奥地利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马赫主义传播者。企图用折中主义的办法使马赫主义和自然科学“平行不悖”。主要著作有《现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1905)等。——87、196、213、228—230、231、232、233、234、240、246—248、270、298、373。
克利福德,威廉·金登(Clifford,William Kingdon 1845—1879)——英国数学家,1871年起任伦敦大学数学教授。在哲学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232。
孔德,奥古斯特(Comte,Auguste 1798—1857)——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实证论创始人。宣称拥护实证知识,认为科学的任务是描写经验的材料。把历史唯心地理解为观念发展的结果,提出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宣称科学—工业阶段,即资本主义,似乎完成了全部社会的发展。主张阶级调和,把资本家和工人阶级利益的协调看成是社会的理想。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实证政治体系》(1851—1854)。——211、356。
孔狄亚克,埃蒂耶纳·博诺(Condillac,Étienne-Bonnot 1715—1780)——法国感觉论哲学家,自然神论者,天主教神父。发展了洛克的唯物主义感觉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他的感觉论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主要著作有《人类知识起源论》(1746)、《论感觉》(1754)等。——22。
库格曼,路德维希(Kugelmann,Ludwig 1828—1902)——德国社会民主主义者,医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曾参加德国1848—1849年革命。1865年起为第一国际会员,是国际洛桑代表大会(1867)和海牙代表大会(1872)的代表。曾协助马克思出版和传播《资本论》。1862—1874年间经常和马克思通信,反映德国情况。马克思给库格曼的信1902年第一次发表于德国《新时代》杂志,1907年被译成俄文出版,并附有列宁的序言。——133、257、346、356。
L
拉波波特,沙尔(Rappoport,Charles 1865—1941)——法国社会党人,在哲学上是康德主义者。因主张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保·拉法格的批评。写有许多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著作。——207、208。
拉法格,保尔(Lafargue,Paul 1842—1911)——法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法国工人党和第二国际创建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宣传家;马克思的女儿劳拉的丈夫。1865年初加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1866年2月当选为国际总委员会委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直接教诲下逐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巴黎公社时期曾组织波尔多工人声援公社的斗争,并前往巴黎会见公社领导人。公社失败后流亡西班牙,在反对巴枯宁主义者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872年10月迁居伦敦,为创建法国独立的工人政党做了大量工作。1880年和盖得一起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下起草了法国工人党纲领,任工人党机关报《平等报》编辑。1882年回到巴黎,和盖得一起领导工人党,同可能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889年积极参加创建第二国际的活动。1891年当选为众议员。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谴责米勒兰加入资产阶级内阁的行为。1905年统一的法国社会党成立后为党的领袖之一。——207—209、261。
拉赫美托夫,恩·(布柳姆,О.В.)(Рахметов,Н.(Блюм,О.В.)生于1886年)——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孟什维克。曾从事哲学题材的著述活动,参加拉脱维亚边疆区社会民主党编辑委员会,为《劳动呼声报》撰稿。1909年7月起为里加保安局密探。1917年被揭发,判处监禁,后被驱逐出境。——240、386。
拉摩,约瑟夫(Larmor,Joseph 1857—1942)——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880—1885年在格拉斯哥任大学教授,1885—1903年任剑桥大学教授。在电子理论方面的著作有重大意义。——270、276、277。
拉姆赛,威廉(Ramsay,William 1852—1916)——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80年起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教授,1887年起任伦敦大学教授,是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先后发现氩(与约·雷利合作)、氦、氪、氙、氖(与莫·特拉弗斯合作)等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曾发明从煤层中直接取得煤气的方法。主要著作有《化学体系》(1891)、《大气中的各种气体》(1896)、《现代化学》(1901)、《传记性的和化学的论文集》(1908)等。——328。
拉斯,恩斯特(Laas,Ernst 1837—1885)——德国实证论哲学家,1872年起在斯特拉斯堡任大学教授。与阿芬那留斯同时论证主体和客体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即“原则同格”),把客体看做是个人意识或一般意识的内容。主要著作有《康德的经验类比》(1876)、《唯心主义和实证论》(1879—1884)。——94、212、217。
拉瓦锡,安东·洛朗(Lavoisier,Antoine-Laurent 1743—1794)——法国化学家。1772年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785年起任院长。和罗蒙诺索夫同时确立了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原理。说明了燃烧过程,驳倒了燃素说。与其他化学家一起提出了新的化学命名法。在哲学上拥护法国启蒙运动者的唯物主义观点。主要著作有《化学基本教程》(1789)等。——265。
莱尔,雷金纳德·约翰(Ryle,Reginald John 1854—1922)——英国自然科学家。曾在1892年《自然科学》杂志第6期上发表《劳埃德·摩根教授论〈科学入门〉》一文,为卡·毕尔生的唯心主义观点辩护。——187。
莱维,阿尔伯(Lévy,Albert)——法国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费尔巴哈的哲学及其对德国著作界的影响》(1904)、《施蒂纳和尼采》(1904)等。——99—101。
莱伊,阿贝尔(Rey,Abel 1873—1940)——法国实证论哲学家,1919年起任巴黎大学(索邦)教授。在自然科学上是不彻底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者;在认识论上持马赫主义立场。主要著作有《现代物理学家的物理学理论》(1907)、《现代哲学》(1908)等。——266—270、273、276—278、299、307—314、320—321、324、326。
朗格,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Lange,Friedrich Albert 1828—1875)——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新康德主义创始人之一。1870年起任苏黎世大学教授,1872年起任马堡大学教授。拥护生理学唯心主义,歪曲唯物主义,认为唯物主义作为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是有效的,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并必然导致唯心主义。企图用把“自在之物”变成主观概念的办法排除康德的二元论。在以资产阶级自由派观点所写的著作中,歪曲工人运动的实质,站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立场上,把生物学规律搬用于人类社会,拥护马尔萨斯的人口过剩律,把资本主义看做是人类社会“自然的和永恒的”制度。主要著作有《工人问题及其在目前和将来的意义》(1865)、《唯物主义史及当代对唯物主义意义的批判》(1866)等。——94、207、212、217、296、319、320、323、344、345、346、347、356。
朗之万,保尔(Langevin,Paul 1872—1946)——法国物理学家。190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1934年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研究气体的电离作用、磁学和声学。1905年最早试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物质属性,积极参加量子理论、特别是相对论的研究。在哲学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反对对现代物理学的成就作唯心主义解释。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273、277。
劳,阿尔布雷希特(Rau,Albrecht 1843—1920)——德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费尔巴哈的追随者。主要著作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哲学,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批判》(1882)、《感觉和思维》(1896)、《人的理性的本质》(1900)等。——207、245、379。
勒克列尔,安东(Leclair,Anton 1848—1919)——奥地利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内在论学派代表;维护信仰主义,反对唯物主义。主要著作有《从贝克莱和康德对认识的批判来看现代自然科学的实在论》(1879)、《一元论的认识论概论》(1882)等。——60、182—183、204、215—217、219、220—221、223、239、240、244、246、251—253、259、364、367。
勒鲁瓦,爱德华(Le Roy,Edouard 1870—1954)——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昂·柏格森直觉主义的信徒,实用主义者和新实证论者。1909年起在圣路易任数学教授,1921年起在法兰西学院任哲学教授。试图实现哲学、自然科学和宗教的“有机综合”。主要著作有《新实证论》(1900—1901)、《上帝问题》(1929)、《直觉思维》(1929—1930)等。——305、306、307。
雷姆克,约翰奈斯(Rehmke,Johannes 1848—193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内在论学派代表之一,1885年起在格赖夫斯瓦尔德任大学教授。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维护宗教,把神说成是一种“实在概念”。主要著作有《普通心理学教科书》(1894)、《哲学是一门基本科学》(1910)、《逻辑学或哲学是认识论》(1918)等。——60、183、205、215、217、219、221、237、291、319—320、368、369。
雷努维埃,沙尔·贝尔纳(Renouvier,Charles Bernard 1815—1903)——法国哲学家,唯心主义者和折中主义者,新批判主义哲学学派的主要代表。1890年起参加《哲学年鉴》杂志的工作。理论哲学是休谟的现象论和康德的先验论的结合。主要著作有《现代哲学概论》(1842)、《古代哲学概论》(1844)、《人格主义》(1903)等。——21、213、217、218、220、240。
黎尔,阿洛伊斯(Riehl,Alois 1844—1924)——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1873年起先后在格拉茨、弗赖堡、基尔、哈雷和柏林任教授;试图对康德学说作“实在论的”解释以适应现代自然科学。主要著作是《哲学的批判主义及其对实证科学的意义》(1876—1887)。——94、148、212、217。
李卜克内西,威廉(Liebknecht,Wilhelm 1826—1900)——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建人和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和战友。积极参加德国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流亡国外,在国外结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了科学共产主义思想。1850年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1862年回国。第一国际成立后,成为国际的革命思想的热心宣传者和国际的德国支部的组织者之一。1868年起任《民主周报》编辑。1869年与倍倍尔共同创建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任党的中央机关报《人民国家报》编辑。1875年积极促成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的合并。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施行期间与倍倍尔一起领导党的地下工作和斗争。1890年起任党的中央机关报《前进报》主编,直至逝世。1867—1870年为北德意志联邦国会议员,1874年起多次被选为德意志帝国国会议员,利用议会讲坛揭露普鲁士容克反动的内外政策。因革命活动屡遭监禁。是第二国际的组织者之一。——106。
李凯尔,阿瑟·威廉(Rücker,Arthur William 1848—1915)——英国物理学家,1901—1908年任伦敦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学、电学和磁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哲学上是自发的唯物主义者。——287—290、292—294。
里希,奥古斯托(Righi,Augusto 1850—1921)——意大利物理学家,1873年起在博洛尼亚技术学院任教授;因其电学和磁学著作而闻名。在哲学观点上是自发的唯物主义者。主要著作有《现代的物理现象理论》(1904)、《关于物质构造的新见解》(1907)等。——271、273、275、276。
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尼·;伊林,弗·)(Ленин,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Ульянов,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Ленин,Н.,Ильин,В.)1870—1924)——4、6、7、8、49、68、70、72、74、77、81、87、101、134、203、218、243、259、262、302、304、314、386、388、399、400。
列谢维奇,弗拉基米尔·维克多罗维奇(Лесевич,Владимир Викторович1837—1905)——俄国实证论哲学家。19世纪80—90年代追随自由主义民粹派,曾为《俄国财富》杂志撰稿。认为必须在新康德主义认识论特别是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改革旧实证论,把经验批判主义看做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主要著作均收入《列谢维奇文集》(三卷本,1915年)。——44、195、213、216、336。
卢那察尔斯基,阿纳托利·瓦西里耶维奇(Луначарский,АнатолийВасильевич 1875—1933)——19世纪90年代初参加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是布尔什维克。曾先后参加布尔什维克的《前进报》、《无产者报》和《新生活报》编辑部。代表《前进报》编辑部出席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受列宁委托,在会上作了关于武装起义问题的报告。党的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和第五次(伦敦)代表大会的参加者,布尔什维克出席第二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1907)和哥本哈根代表大会(1910)的代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脱离布尔什维克,参加“前进”集团;在哲学上宣扬造神说和马赫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国际主义立场。1917年二月革命后参加区联派,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随区联派集体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十月革命后到1929年任教育人民委员,以后任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席。1930年起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在艺术和文学方面著述很多。——3、4、69、71、190、191、296、349、362、363、364—365、370。
路加,埃米尔(Lucka,Emil 1877—1941)——奥地利作家和康德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幻想》(1908)、《灵魂的界限》(1914)等。——88、167、196。
罗狄埃,乔治(Rodier,Georges 1848—1910)——巴黎的古代哲学史教授。——232。
洛克,约翰(Locke,John 1632—1704)——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提出了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感觉认识论,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感觉是外部世界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批判了勒·笛卡儿的天赋观念学说,证明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但又认为除来自外界的感觉外,还有心灵本身活动所产生的内部经验(反省),因此在认识论上是二元论者。他的哲学观点不仅被唯物主义者,而且被唯心主义者所利用,列宁说:“贝克莱和狄德罗都渊源于洛克。”(见本书第123页)主要著作有《人类理智论》(1690)等。——16、123。
洛仑茨,亨德里克·安东(Lorentz,Hendrik Antoon 1853—1928)——荷兰物理学家,1878年起任莱顿大学教授,1923年起在哈勒姆(莱顿市附近)任研究所所长。创立了物质的电子理论,阐明了一系列极重要的电学和光学现象(特别是塞曼效应),并预测了新的现象;研究了对建立相对论有重要意义的运动介质的电动力学。在哲学观点上是唯物主义者,反对物理学中的各种唯心主义表现。主要著作有《麦克斯韦的电磁论及其在运动体上的应用》(1892)、《电子论及其在光和热辐射现象上的应用》(1909)等。——270、276、277。
洛帕廷,列夫·米哈伊洛维奇(Лопатин,Лев Михайлович 1855—1920)——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莫斯科心理学学会主席,1894年起任《哲学和心理学问题》杂志编辑。在哲学观点上追随神秘主义者弗·谢·索洛维约夫,鼓吹唯灵论,认为论证“灵魂不死”是哲学的迫切问题之一,力图说明灵魂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创造本原。主要著作有《哲学的重要任务》(1886—1891)、《近代哲学史》(1905—1908)、《哲学评述和言论集》(1911)。——314、315、316、319、362、372—373。
洛治,奥利弗·约瑟夫(Lodge,Oliver Joseph 1851—1940)——英国物理学家,1879年起在伦敦任大学教授,1881年起在利物浦任大学教授,1900—1919年任伯明翰大学校长;写有许多物理学著作。在哲学观点上是唯心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反对唯物主义,试图利用自然科学的发现来维护宗教。主要著作有《现代对电学的认识》(1889)、《生命和物质》(1905)、《精神世界的实在性》(1930)等。——88、273、295、369。
M
马尔萨斯,托马斯·罗伯特(Malthus,Thomas Robert 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英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人口论的主要代表。毕业于剑桥大学耶稣学院,1797年成为牧师。1805—1834年任东印度公司创办的海利贝里学院历史和经济学教授。在对他人理论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于1798年匿名发表《人口原理》一书。认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因而造成人口绝对过剩,而贫穷和罪恶抑制人口增长,使生活资料与人口恢复平衡。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灾难都归之于自然规律的作用,为资本主义辩护,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主要著作还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1820)。——346、396。
马赫,恩斯特(Mach,Ernst 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之一。1864年起先后在格拉茨和布拉格任大学数学和物理学教授,1895—1901年任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在认识论上复活贝克莱和休谟的观点,认为物体是“感觉的复合”,感觉是“世界的真正要素”。主要哲学著作有《力学发展的历史评述》(1883)、《感觉的分析》(1886)、《认识和谬误》(1905)等。——8、9、12、13、14、26、27—28、29、30—35、36、39、40、41、43—44、46—54、56、57、58、62、63、65、67、68、69、78、79、80、83、85、87、88、89、90、97、100、103、104、106、107、109、110、111、122、123、124、125、126、134、136、137、138、139、140、144、146、148、149、150、159、160、161、162、165、167、168、170、171、172、173、174、177、179、180、181、182、183、184—187、189—190、191、194—197、198—199、204、205、210、211、212—215、216—218、220、221、222、223、224—227、228—230、231、232、233、234、239、240、241、246、247、248、249、251、252、253、257、258、259、260、266、269、270、282、285、293、297、298、302、303、305、308、310—311、313、317、318—319、321、325—327、334—335、338—339、347、358、360—361、362、363、364、366—368、370、373、375、377、379、380、386、389、400。
马克思,卡尔(Marx,Karl 1818—1883)——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3、4、28、35、40、41、44、55、75、76、92、98—101、113、133、135、136、137、140、141、142、146、159、160、162、170、174、187、188、193、194、202、206、208、210、223、249、250、251、253、254、257—258、259、260、261、266、275、276、282、312、324、330、331、332—336、339、340、341—342、345、346、347—348、349、351—353、354—355、356、358、361、363、364、366、377、382、387、389、393、394、398、399、400。
麦克斯韦,詹姆斯·克拉克(Maxwell,James Clerk 1831—1879)——英国物理学家,1856年起任阿伯丁大学教授,1860年起任伦敦大学教授,1871年起任剑桥大学教授。以光学、气体力学,尤其是电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而闻名。总结迈·法拉第研究电磁现象的实验时,创立了电磁场理论和光电磁理论。在哲学上是机械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主要著作有《热学论》(1871)、《电学和磁学论》(1873)、《物质和运动》(1876)等。——270、276、312—313。
梅林,弗兰茨(Mehring,Franz 1846—1919)——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领袖和理论家之一,历史学家和政论家,德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19世纪60年代末起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论家,1877—1882年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后向左转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曾任民主主义报纸《人民报》主编。189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担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撰稿人和编辑,1902—1907年任《莱比锡人民报》主编,反对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批判考茨基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坚决谴责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沙文主义者的背叛政策;是国际派(后改称斯巴达克派和斯巴达克联盟)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1918年参加建立德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欢迎俄国十月革命,撰文驳斥对十月革命的攻击,维护苏维埃政权。在研究德国中世纪史、德国社会民主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史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在整理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和拉萨尔的遗著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著作有《莱辛传奇》(1893)、《德国社会民主党史》(1897—1898)、《马克思传》(1918)等。——4、260、261、375。
门格尔,安东(Menger,Anton 1841—1906)——奥地利法学家,所谓“法律社会主义”的代表,1877年起任维也纳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十足劳动收入权的历史探讨》(1886)、《民法与没有财产的阶级》(1890)等。——338。
弥勒,约翰奈斯·彼得(Müller,Johannes Peter 1801—1858)——德国自然科学家,1830年起任波恩大学教授,1833年起任柏林大学教授。1834年创办《解剖学、生理学和科学医学文库》杂志,创立生理学家学派。从事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研究,提出感官殊能律,把感觉看做是人的感官的内在能的表现结果,按照康德主义得出外部世界不可认识的结论。写有生理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组织学方面的著作。主要著作有《人和动物的视觉比较生理学》(1826)、《生理学原理》(1833—1840)等。——319。
米海洛夫斯基,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Михайловский,Никола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1842—1904)——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理论家,政论家,文艺批评家,实证论哲学家,社会学主观学派代表人物。1860年开始写作活动。1868年起为《祖国纪事》杂志撰稿,后任编辑。1879年与民意党接近。1882年以后写了一系列谈“英雄”与“群氓”问题的文章,建立了完整的“英雄”与“群氓”的理论体系。1884年《祖国纪事》杂志被查封后,给《北方通报》、《俄国思想》、《俄罗斯新闻》等报刊撰稿。1892年起任《俄国财富》杂志编辑,在该杂志上与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激烈论战。——210、211、344。
缅施科夫,米哈伊尔·奥西波维奇(Меньшиков,Михаил Осипович 1859—1919)——俄国政论家,黑帮报纸《新时报》撰稿人。十月革命后反对苏维埃政权,1919年被枪决。——63、126、218、220。
摩根,康韦·劳埃德(Morgan,Conwy Lloyd 1852—1936)——英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1884年起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教授。早期持唯物主义立场,后来成为现代英国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一个唯心主义派别——倏忽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世界上有某种“内在力量”(上帝)在起作用。主要著作有《动物的生命和智慧》(1890—1891)、《比较心理学绪论》(1895)、《倏忽进化》(1923)等。——33、186。
摩莱肖特,雅科布(Moleschott,Jakob 1822—1893)——荷兰生理学家和哲学家,庸俗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先后在苏黎世大学、都灵大学、罗马大学任生理学教授。主要哲学著作是《生命的循环》(1852)。——35、249、347。
穆勒,约翰·斯图亚特(Mill,John Stuart 1806—1873)——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实证论代表人物。哲学观点接近休谟的经验论和孔德的实证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感觉是唯一的实在,物质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对逻辑学中的归纳法的研究有一定贡献。在经济学上追随古典学派,用生产费用论代替劳动价值论,比李嘉图倒退一步。企图用节欲论来解释资本家的利润。主张通过分配关系的改革实现社会改良。主要著作有《推论和归纳的逻辑体系》(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汉密尔顿爵士哲学探讨》(1865)等。——103、144、283、310。
N
拿破仑第一(波拿巴)(Napoléon Ⅰ(Bonaparte)1769—1821)——法国皇帝,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自任第一执政,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多次粉碎反法同盟,严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但对外战争逐渐变为同英俄争霸和掠夺、奴役别国的侵略战争。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后,被流放厄尔巴岛。1815年重返巴黎,再登皇位。滑铁卢之役战败后,被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129、134、141、185。
涅夫斯基,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克里沃博科夫,费奥多西·伊万诺维奇)(Невский,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Кривобоков,Феодосий Иванович)1876—1937)——1897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布尔什维克。曾在顿河畔罗斯托夫、莫斯科、彼得堡、沃罗涅日和哈尔科夫等城市做党的工作。积极参加1905—1907年革命,屡遭沙皇政府迫害。1913年被增补为候补中央委员。1917年二月革命后是党的彼得堡委员会军事组织和中央委员会全俄军事组织局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积极参加十月武装起义,任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十月革命后担任苏维埃和党的负责工作以及科研教学工作,历任副交通人民委员、交通人民委员、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和副主席、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校长、党史委员会副主任、国立列宁图书馆馆长等职。写有一些哲学著作和历史著作。——6、387、391、393。
牛顿,伊萨克(Newton,Isaac 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剑桥大学教授。1672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起任皇家学会会长。确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与哥·莱布尼茨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在哲学观点上是自发的唯物主义者。提出一切行星都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说法。牛顿的观点对机械唯物主义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光学》(1704)等。——181、265、320。
诺克斯,霍华德(Knox,Howard生于1868年)——英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著有《威廉·詹姆斯的哲学》(1914)、《争取自由的意志》(1928)、《真理的演进》(1930)等书。——232。
P
彭加勒,昂利(Poincaré,Henri 1854—1912)——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1886年起任巴黎大学教授,1887年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在研究微分方程理论、数学物理、天体力学等方面有贡献;和爱因斯坦同时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在哲学上接近马赫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认为自然规律是人们为了“方便”而创造的符号、记号;科学理论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是否正确而深刻地反映客观实在,而取决于它应用起来是否方便和适宜。主要哲学著作有《科学和假说》(1902)、《科学的价值》(1905)、《科学和方法》(1909)等。——16、40—41、165—166、185、264—266、269、276、288、292、293、297、305—307、311—312、313、318、321、324、326、361、362。
彭加勒,律西安·安托万(Poincaré,Lucien-Antoine 1862—1920)——法国物理学家,教授。研究电学理论,主要著作为《现代物理学》(1906)。——312。
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0—前270)——古希腊哲学家,古代怀疑论创始人。认为客观真理是不可认识的,宣扬逃避和漠视实际生活。——139、208。
普利什凯维奇,弗拉基米尔·米特罗范诺维奇(Пуришкевич,ВладимирМитрофанович 1870—1920)——俄国大地主,黑帮反动分子,君主派。1900年起在内务部任职,1904年为维·康·普列韦的内务部特别行动处官员。1905年参与创建黑帮组织“俄罗斯人民同盟”,1907年退出同盟并成立了新的黑帮组织“米迦勒天使长同盟”。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国家杜马代表,因在杜马中发表歧视异族和反犹太人的演说而臭名远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鼓吹把战争进行到“最后胜利”。1917年二月革命后主张恢复君主制。十月革命后竭力反对苏维埃政权,是1917年11月初被揭露的军官反革命阴谋的策划者。——203。
普列汉诺夫,格奥尔吉·瓦连廷诺维奇(别尔托夫)(Плеханов,ГеоргийВалентинович(Бельтов)1856—1918)——俄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后来成为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领袖之一。19世纪70年代参加民粹主义运动,是土地和自由社成员及土地平分社领导人之一。1880年侨居瑞士,逐步同民粹主义决裂。1883年在日内瓦创建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翻译和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写过不少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批判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主义、伯恩施坦主义、马赫主义。20世纪初是《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编辑部成员。曾参与制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草案和参加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在代表大会上是劳动解放社的代表,属火星派多数派,参加了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后逐渐转向孟什维克。1905—1907年革命时期反对列宁的民主革命的策略,后来在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之间摇摆。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维护马斯洛夫的孟什维克方案;在国家杜马问题上坚持极右立场,呼吁支持立宪民主党人的杜马。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新的革命高涨年代反对取消主义,领导孟什维克护党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社会沙文主义立场。1917年二月革命后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十月革命持否定态度,但拒绝支持反革命。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有《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1883)、《我们的意见分歧》(1885)、《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1895)、《唯物主义史论丛》(1896)、《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898)、《没有地址的信》(1899—1900),等等。——7、8、11、46、73—74、78、79、91、92、94、98、99、104、106、107、111、118、119、139—140、145、150—151、152、153、194、202、242、248、249、260、263、375、392、399、400。
Q
齐亨,泰奥多尔(Ziehen,Theodor 1862—195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1892年起先后在耶拿、乌得勒支和哈雷任精神病学教授,1904年起在柏林任精神病学教授,1917年起在哈雷任哲学教授;是经验批判主义和内在论哲学的信徒。主要著作有《心理生理学的认识论》(1898)、《心理学原理》(1915)、《美学讲演录》(1923—1925)等。——230—231、240。
切尔诺夫,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Чернов,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1873—1952)——俄国社会革命党领袖和理论家之一。1902—1905年任社会革命党中央机关报《革命俄国报》编辑。曾撰文反对马克思主义,企图证明马克思的理论不适用于农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社会沙文主义立场,曾参加齐美尔瓦尔德代表会议和昆塔尔代表会议。1917年5—8月任临时政府农业部长,对夺取地主土地的农民实行残酷镇压。敌视十月革命。1918年1月任立宪会议主席;曾领导萨马拉的反革命立宪会议委员会,参与策划反苏维埃叛乱。1920年流亡国外,继续反对苏维埃政权。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主观唯心主义和折中主义同修正主义和民粹派的空想混合在一起;企图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结构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社会主义。——7、91—99、101、106、112、125、131、134、189、195、210、218—219、222、330。
S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Sextus Empiricus 2世纪下半叶)——古希腊哲学家和医生,古代怀疑论的著名代表。否定认识真理的可能性,反对任何“独断的”判断和道德原则,断言人不应该有任何信念,把信念看做是谋取幸福的主要障碍。留传下来的著作有《皮浪的基本原理》和《反对数学家》,其中有丰富的哲学史料。——139。
塞曼,彼得(Zeeman,Pieter 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1900年起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1896年发现光谱线在外界磁场影响下发生分裂的现象(所谓塞曼效应或塞曼现象),对于电子理论的论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04。
施达克,卡尔·尼古拉(Starcke,Carl Nikolai 1858—1926)——丹麦哲学家和社会学家,1916年起在哥本哈根任教授。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85)一书的作者,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该书进行了评述。——211—212。
施米特,亨利希(Schmidt,Heinrich 1874—1935)——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的学生和追随者,耶拿海克尔档案馆馆长。维护海克尔,反击反动哲学家和神学家对海克尔的攻击,为此写有《〈宇宙之谜〉所引起的斗争》(1900)、《海克尔的基本生物发生律及其反对者》(1902)、《一元论和基督教》(1906)等。——369。
施什金,尼古拉·伊万诺维奇(Шишкин,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1840—1906)——俄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莫斯科心理学学会会员,《哲学和心理学问题》杂志撰稿人。维护自然科学中的经验批判主义观点。——314—317。
施韦格勒,阿尔伯特(Schwegler,Albert 1819—1857)——德国神学家、哲学家、语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曾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译成德文,主编1843—1848年在斯图加特和蒂宾根出版的《现代年鉴》。著有《哲学史纲要》(1847)等。——128。
叔本华,阿尔图尔(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外部世界是表象的世界,是由主体的内在本质所产生的意识的现象;是不可知的。宣扬唯意志论,认为世界意志就是世界的本质。承认世界是受盲目的、非理性的、荒唐的意志所统治的。他的唯意志论对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世界是意志和表象》(1819)等。——196、212、237。
舒伯特-索尔登,理查(Schubert-Soldern,Richard 1852—1935)——德国哲学教授,内在论哲学代表;曾参加德国《内在论哲学杂志》的出版工作。主要著作有《论客体和主体的超验性》(1882)、《认识论的基础》(1884)、《人类的幸福和社会问题》(1896)等。——60、67、78、182—183、215—217、220、221、223、224、240、259—260、341、343、364、368。
舒尔采,戈特利布·恩斯特(Schulze,Gotlieb Ernst 1761—1833)——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的追随者,教授。否认康德的自在之物,认为这是向唯物主义的让步,否认客观认识的可能性,把认识局限于感觉经验,企图恢复古希腊怀疑论,并使之现代化。由于他的一部主要哲学著作以古希腊怀疑论哲学家埃奈西德穆为名,所以在哲学史上被称为舒尔采-埃奈西德穆。主要著作有《哲学科学概论》(1788—1790)、《埃奈西德穆或关于耶拿的赖因霍尔德教授先生提出的基础哲学的原理》(1792)、《理论哲学批判》(1801)等。——139、140、188—189、200—201、204。
舒佩,威廉(Schuppe,Wilhelm 1836—1913)——德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内在论学派首脑。1873年起任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教授。认为世界不能离开意识而存在,存在和意识是同一的。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唯我论。主要著作有《认识论的逻辑》(1878)、《内在论哲学》(1897)、《唯我论》(1898)等。——60、63、64、78、107、182、215—217、219—220、221、222—223、226、231、232、237、239、253、341、364、375、386。
司徒卢威,彼得·伯恩哈多维奇(Струве,Петр Бернгардович 1870—1944)——俄国经济学家,哲学家,政论家,合法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立宪民主党领袖之一。19世纪90年代编辑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新言论》杂志和《开端》杂志。1896年参加第二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1898年参加起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言》。在1894年发表的第一部著作《俄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评述》中,在批判民粹主义的同时,对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哲学学说提出“补充”和“批评”。20世纪初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彻底决裂,转到自由派营垒。1902年起编辑自由派资产阶级刊物《解放》杂志,1903年起是解放社的领袖之一。1905年起是立宪民主党中央委员,领导该党右翼。1907年当选为第二届国家杜马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鼓吹俄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十月革命后敌视苏维埃政权,是邓尼金和弗兰格尔反革命政府成员,后逃往国外。——63、218、365。
斯宾塞,赫伯特(Spencer,Herbert 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论的代表,社会有机体论的创始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和国家如同生物一样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发展进化的有机体,社会的阶级构成以及各种行政机构的设置犹如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生物器官,适者生存的规律也适用于社会。主要著作为《综合哲学体系》(1862—1896)。——211、232、344。
斯密斯,诺曼·凯姆普(Smith,Norman Kemp 1872—1958)——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接近新实在论;1919—1945年任爱丁堡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唯心主义认识论绪论》(1924)、《大卫·休谟的哲学》(1941)等。——60—61、62、63、84、148。
斯奈德,卡尔(Snyder,Carl生于1869年)——美国经济学家和作家。写有自然科学通俗读物《科学中的新概念》(1903)、《世界机器》(1907)等。——373。
斯塔洛,约翰·伯纳德(Stallo,John Bernard 1823—1900)——美国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早年信奉黑格尔唯心主义,后来拥护经验批判主义。——325—326。
斯托雷平,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Столыпин,Петр Аркадьевич 1862—1911)——俄国国务活动家,大地主。1884年起在内务部任职。1902年任格罗德诺省省长。1903—1906年任萨拉托夫省省长,因镇压该省农民运动受到尼古拉二世的嘉奖。1906—1911年任大臣会议主席兼内务大臣。1907年发动“六三政变”,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颁布新选举法以保证地主、资产阶级在杜马中占统治地位,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大规模实施死刑,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实行旨在摧毁村社和培植富农的土地改革。1911年被社会革命党人Д.Г.博格罗夫刺死。——228。
苏沃洛夫,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Суворов,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9—1918)——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著作家和统计学家。19世纪90年代开始革命活动时是民意党人,1900年起为社会民主党人。1905—1907年在俄国一些城市的布尔什维克组织中工作,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代表。在代表大会上是土地问题的报告人之一,支持分配地主土地并将土地转归农民私有的要求。1905—1907年革命失败后,参加党内马赫主义者知识分子集团,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该集团编纂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1908)中发表了他的《社会哲学的基础》一文。对其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列宁在本书中予以批判。1910年以后脱党,从事统计工作。1917年加入孟什维克国际主义派。十月革命后在莫斯科和雅罗斯拉夫尔工作。1918年7月雅罗斯拉夫尔发生反革命暴动时死去。——3、349—353。
索雷尔,若尔日(Sorel,Georges 1847—1922)——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无政府工团主义理论家,在哲学上是折中主义者。在皮·约·蒲鲁东、弗·尼采和昂·柏格森的影响下,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同蒲鲁东主义结合起来,维护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论。——307。
索洛维约夫,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Соловьев,Владимир Сергеевич1853—1900)——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非理性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力图复活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思想,把“精神本原”——神置于一切存在之上,把神看成是世界“一切统一”的基础。反对唯物主义,主张从哲学上来论证基督教,宣传普世教会和以宗教“复兴”人类的思想。主要著作有《西方哲学危机》(1874)、《完整知识的哲学基础》(1877)、《抽象原理批判》(1877—1880)等。——315。
T
汤姆生,威廉,开尔文男爵(Thomson,William,Baron Kelvin 1824—1907)——英国物理学家,1846—1899年在格拉斯哥任大学教授,1890—1895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在热力学、电学和磁学等方面的著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哲学观点上是机械唯物主义者。主要著作有《电学和磁学论文再版》(1872)、《数学和物理学论文集》(1882—1911)、《通俗讲演录》(1889—1894)等。——269、276。
汤姆生,约瑟夫·约翰(Thomson,Joseph John 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教授,1915—1920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以电学和磁学方面的著作而闻名;1897年发现了电子,1903年提出了最早的一个原子模型。在哲学观点上是自发的唯物主义者。主要著作有《电与物质》(1903)、《物质微粒论》(1907)、《化学中的电子》(1923)等。——273。
屠格涅夫,伊万·谢尔盖耶维奇(Тургенев,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1818—1883)——俄国作家,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30—70年代俄国社会的思想探索和心理状态,揭示了俄国社会生活的特有矛盾,塑造了一系列“多余人”的形象;这些“多余人”意识到贵族制度的必然灭亡,但对于改变这一制度又束手无策。在俄国文学中第一次描写了新一代的代表人物——平民知识分子。反对农奴制,但寄希望于亚历山大二世,期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达到渐进的转变,主张在俄国实行立宪君主制。——81、94、351。
W
瓦连廷诺夫,尼·(沃尔斯基,尼古拉·弗拉基斯拉沃维奇)(Валентинов,Н.(Вольский,Николай Владиславович)1879—1964)——俄国孟什维克,新闻工作者,马赫主义哲学家。1898年参加革命运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1904年底转向孟什维克,编辑孟什维克的《莫斯科日报》,参加孟什维克的《真理》、《我们的事业》和《生活事业》等杂志的工作,为资产阶级的《俄罗斯言论报》撰稿。斯托雷平反动时期是取消派分子。在土地问题上,维护土地地方公有化。在哲学上,用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本书中批评了他的哲学观点。十月革命后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工商报》任副编辑,后在苏联驻巴黎商务代表处工作。1930年侨居国外。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1908)、《马赫和马克思主义》(1908)等。——3、25—26、77、91、149、153、189、202、219、222、240、249、257、258、271、272、275、318、386。
万科韦拉尔特,扬·弗朗斯(科韦拉尔特)(Van Cauwelaert,Jan Frans(Cauwelaert)生于1880年)——比利时法学家和国务活动家。1907年起在弗赖堡大学兼任教授,1910年起为众议院议员。后来担任过外交职务,为内阁大臣。1905—1907年曾在《新经院哲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过几篇唯心主义哲学文章。——36、49、148。
维利,鲁道夫(Willy,Rudolph 1855—1920)——德国马赫主义哲学家,阿芬那留斯的学生。其著作除列宁分析过的《反对学院智慧。哲学批判》(1905)以外,尚有《从原始一元论观点看总体经验》(1908)、《理想与生活……》(1909)等。——36、49、64—65、66、70、71、72、73、86、165、213、216、218、367、372、373、374。
文德尔班,威廉(Windelband,Wilhelm 1848—1915)——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新康德主义巴登(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1876年起在苏黎世、1877年起在弗赖堡、1882年起在斯特拉斯堡、1903年起在海德堡任大学教授。以非理性主义发挥康德主义,把哲学视为研究“绝对价值”的科学;把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对立起来,认为对社会过程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主要著作有《近代哲学史》(1878—1880)、《序曲》(1884)、《历史和自然科学》(1894)、《论范畴的体系》(1900)等。——212。
乌尔维格,路易(Houllevigue,Louis 1863—1944)——法国物理学家,1905年起在马赛任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科学的进化》(1908)、《物质》(1913)等。——271。
X
西尼耳,纳索·威廉(Senior,Nassau William 1790—1864)——英国庸俗经济学家。1825—1830年和1847—1852年任牛津大学教授。在多届政府的劳动和工业问题委员会中担任领导职务。倡导“节欲论”,并极力反对缩短工作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批判了他在1837年发表的小册子《关于工厂法对棉纺织业的影响的书信》。——137。
希本,约翰·格里尔(Hibben,John Grier 1861—1933)——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1897—1918年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主要著作有《归纳逻辑学》(1896)、《黑格尔逻辑学,解释的尝试》(1902)、《演绎逻辑学》(1905)等。——285。
谢林,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Schelling,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1775—1854)——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曾在耶拿(1798年起)、维尔茨堡(1803年起)、慕尼黑(1806年起)和柏林(1841年起)任大学教授。初期信奉费希特哲学,后创立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提出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绝对同一的观念,并认为绝对同一是“宇宙精神”的无意识状态。把自然界的发展描述成“宇宙精神”自我发展的辩证过程。是自然哲学这一谢林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后期成为普鲁士王国的御用思想家,宣扬宗教神秘主义的“启示哲学”。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体系初稿》(1799)、《先验唯心主义体系》(1800)等。——88、355、380。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英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者;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继乔·贝克莱之后,用唯心主义精神发展约·洛克的感觉论。承认感觉是认识的基础,认为认识的任务就是组合初步的感觉和由感觉形成的概念。否认唯物主义的因果观,认为外部世界的存在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认为人只能知道自己心理上的感觉,感受之外的东西,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1739—1740)、《道德原则研究》(1751)等。——19—22、40、54、56、92、93、94、96、97、102、109、111、112、123、124、134、136、139、140、155、158—159、160、162、165、167、168、170、186、189、198、199、200、201、204、206、208、210、211、212、213、217、218、220、227、258、310、327、356、377、385、386。
Y
耶鲁萨伦姆,威廉(Jerusalem,Wilhelm 1854—1923)——奥地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曾在维也纳任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教科书》(1888)、《哲学引论》(1899)、《批判的唯心主义和纯粹的逻辑》(1905)等。——88、148、260。
叶夫洛吉(格奥尔吉耶夫斯基,瓦西里)(Евлoгий(Гeoргиeвский,Вaсилий)生于1868年)——俄国君主派分子,黑帮组织“俄罗斯人民同盟”的领导人之一。1902年起为卢布林省主教。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杜马卢布林省和谢德尔采省正教居民的代表。1914年起为沃伦省大主教。十月革命后是流亡国外的君主派首领之一。——138。
伊林,弗·——见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尤什凯维奇,帕维尔·索洛蒙诺维奇(Юшкевич,Павел Соломонович 1873—1945)——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孟什维克;数学家。在哲学上是马赫主义者,拥护实证论和实用主义;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修正,企图用马赫主义的一个变种——“经验符号论”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著有《从经验符号论观点看现代唯能论》一文(收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1908)及《唯物主义和批判实在论》(1908)、《新思潮》(1910)、《一种世界观与种种世界观》(1912)等书。十月革命后反对苏维埃政权,1917—1919年在乌克兰为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的《联合》杂志和其他反布尔什维克的报刊撰稿,后脱离政治活动。1930年起在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从事哲学著作的翻译工作。——3、8、16、50—51、55、60、91、149、165、166、168、174、175、178、202、210、211—212、240、262、275、276、286、288、296、306、318、349、365、386。
宇伯威格,弗里德里希(Ueberweg,Friedrich 1826—1871)——德国哲学家和哲学史家,1867年起任柯尼斯堡大学教授;在哲学观点上接近唯物主义。主要著作有《哲学史概论》(1862—1866);还写有《逻辑学体系和逻辑学说史》(1857)、《论唯心主义、实在论和唯心实在论》(1859)等。——196—197。
约德尔,弗里德里希(Jodl,Friedrich 1849—1914)——德国哲学家,布拉格(1885年起)和维也纳(1896年起)的大学哲学教授,路·费尔巴哈的追随者。研究伦理学,力图使伦理学摆脱宗教影响,同时又试图论证一种新的“人类宗教”。与安·博林一起编辑了《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主要著作有《近代哲学中的伦理学历史》(1882—1889)、《国民经济学与伦理学》(1886)、《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904)等。——76。
Z
詹姆斯,威廉(James,William 1842—1910)——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1880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对一些哲学概念(意识、经验、真理等)的解释接近经验批判主义。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90)、《实用主义》(1907)、《从多元论观点看宇宙》(1909)等。——361。
正统派——见阿克雪里罗得,柳博芙·伊萨科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