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5创造小宇宙

Chapter 15创造小宇宙

雷诺阿在意大利被拉斐尔电到,回法国改画大香肠的时候,莫奈在干什么呢?

莫奈同样画成了一代宗师。

不同的是,自始至终,他没有一秒钟想到过脱离门派,哪怕历经江湖险恶仍不改初衷。当印象派渐渐得到承认后,他仍然潜心修炼,继续摸索,终于让当初小小的魔派青史留名。

直到最后孤身一人,他独立山巅俯视苍生,白袍子、白胡子被大风吹得飘飘欲仙……

于是他成为让印象派最终成型的人。提起印象派首当其冲要提到他,这也是这本书叫作“莫奈与印象派”的原因,而不是雷诺阿与印象派、塞尚与印象派、马奈与印象派……

不过别急,这后几十年的历史,还是要慢慢说给你们听的。

话说八次展览之后,印象派的风格已经渐渐得到认可,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莫奈终于知道画被卖出去,而且不是以几十法郎的价格卖出去的滋味了,那滋味想必是很不错的。

与此同时有人邀请他办个展了,甚至是到美国这么远的地方——说起来,莫奈是先在美国大红大紫起来的,法国人生怕他被抢走,这才急急忙忙地跟上。

还有一次是联合展览,专为莫奈和罗丹两位大师办的,名字居然叫“只有我和你”。

就这样,1883年莫奈43岁的时候,到一个叫做吉维尼的小镇,在那里找了一套大大的带花园的房子。一开始只是租用,随着画越卖越多,他得以把房子买下来,又把花园买下来,再把花园周围的地也买下来建成更大的花园……然后他就在这个小镇的这所房子里住了半辈子。

考虑到莫奈活了86岁,在吉维尼住了43年,半辈子的说法是完全准确的。

陪他一起在吉维尼度过这后半辈子的是谁呢?说起来又要伤感了,肯定不是卡蜜儿,而是爱丽丝,莫奈的第二个妻子。

爱丽丝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当初莫奈与卡蜜儿又一次被房东赶出来之后,遇到了一位富裕而且喜爱艺术的比利时商人。这商人就说啦,我的房子大,空着也是空着,你们可以搬进来住呀。

莫奈没别的办法,只能接受商人的好意,带着卡蜜儿和两个孩子搬进来了,与商人一家八口(商人有六个孩子)合住大宅子。

可是没多久商人就破产了,于是他做了一个最坏的决定——扔下妻子和六个孩子跑回比利时了,怎么找都找不到!

又过一年卡蜜儿也去世了。莫奈面对两个调皮的孩子一筹莫展,幸好有六个孩子的商人妻子有经验,经常帮莫奈带孩子,莫奈中途去巴黎的时候也不例外。

商人始终没有回来。

你猜到了,商人的妻子叫爱丽丝,后来成了莫奈的妻子,莫奈一下有了八个孩子。

这么多口人,真要吉维尼这样的地方才住得下!这是一所宏伟的二层乡村风格住宅,粉色石头外墙,绿色窗户,上上下下密密麻麻爬满绿藤植物(想象一下这颜色!),前后都有花园。花园里的花是植物学家特意设计的,色彩特别丰富特别绚丽,对比特别强烈,饱和度一百,亮度一百!作者以亲身经历作证,春夏季去吉维尼必须戴墨镜,否则眼睛会抽筋,会被闪瞎!

进入大宅子,厨房卧室洗手间没什么好谈的,整整一间屋子挂满了浮世绘,前边已经说过了。还有一间特别宽敞的房间,当然是莫奈的画室——画室的天花板特别高,地板特别低,而且别出心裁地坐北朝南,想必是为了放进更多的光线。

在这里,莫奈几十年如一日过着钟表般准确的生活:早上4点半起床,起床第一件事是朝窗外看天,天气不好他脾气就跟着不好;上午工作不见客,11点半准时午餐,晚上7点准时晚餐。这件事告诉我们,莫奈在印象派画家中最长寿,与早睡早起、生活规律有很大关系。

下午和晚上莫奈会接待客人。他特别讨厌迟到和愚蠢的客人,迟到的客人就别吃饭啦,提出愚蠢问题的记者会被独自撂在花园不理睬的!

但是,对于作者这样既准时又聪明的客人,莫奈是非常亲切、非常好客的!他会请作者吃晚饭哟!莫奈是出了名的美食家,虽然从不亲自下厨,但是对菜式特别有研究,经常自创菜单和菜谱,然后与厨师促膝谈心,让厨师能够更好地领会菜谱的精髓。

据说莫奈最爱海鲜(可能是童年住在海边养成的习惯),而且非常重口味,喜欢大咸大甜大辣、对比强烈的食物——看来无论住宿、吃饭还是画画,他的美学标准都很统一。

在吉维尼住了十几年后,突然有一天,连最鲜艳的花、最腥气的海鲜都满足不了莫奈了,他出手买下花园邻近的一大片湿地,开始修建他的水园。

这一动手根本就停不住!水园有几个大池子,池上跨一座绿色的日本式太鼓桥,桥下有粉色小船,四周绿色之浓郁让人转一圈出来就变成怪物史莱克。池中央则种满日后成为水园主人标志的睡莲。

睡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有太阳才开放,阴天花瓣就合拢,冬天则彻底消失不见——莫奈是不是觉得这种植物和自己的性格有点像啊?

和创造食谱一样,莫奈开始兴致勃勃地创造自然了。他找了一个莲花专家,通过五花八门的杂交,培育出颜色多到数不清的睡莲。

穿着大胶鞋从粉色小船踏到岸上,这位白胡子老头回头一看,看到水中的花和水草、倒影的天空和白云的时候,他长舒一口气,知道他所需要的整个宇宙已经在自己的院子里了。

然后与所有达到最高层次的高人一样,他归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