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生纪律

第五章 学生纪律

讨论了讲座和背诵的问题,我们接着讨论学生花费多长时间进行背诵以及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的问题。这些教学活动是经常进行还是偶尔为之?多长时间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勤奋程度进行评价,还是只通过考试来评估?考试间隔时间多久为宜?我们要提醒读者:考试制度在各个学院和大学都存在,不论是英国、德国的大学还是美国的学院,不论是专业学院还是科学技术学院。所不同的是考试究竟应该是偶尔进行,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学习成果,还是要经常开展,目的不仅要了解教学情况,还要考查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掌握知识情况。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大学都使用考试这一评测方法,所不同的是考试成绩是否由背诵课文来决定。在英国的大学,指导教师听学生背诵古典文学和数学,其目的仅仅是为学生的考试做准备。他的职责就是听学生背诵,纠正背诵当中的错误,并且提醒学生需要注意记忆哪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复习并记住学过的知识的能力。英国著名大学和美国的学院一样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大量的背诵,背诵的方式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任务的需要。在德国的文科中学,学生的学习任务更重,教师的指导更多。学生经常要听写,记录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并进行评论,向学生讲授数学原理和习题。比起英国的公立学校和美国的学院,在这五个小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德国文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投入的时间明显更多,师生的互动更频繁。但是,学生经常要完成背诵任务,就不得不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做准备,才能够满足教师的要求,学生的任务就是不断复述和背诵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教学内容并随时接受教师的检查。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学院仍然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学生经常背诵课文并且每次的表现都被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从前学院的考试过于频繁,质量不高,考试通常都是口试或回答系列问题的笔试。最近,日常考试和不定期的考试都采用计分方法,不定期考试也更加正规和详细。事实上,在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广度方面,不涉及考试的质量或数量,著名大学进行的不定期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远比把不定期考试成绩作为获得奖学金或其他荣誉的唯一评判标准要好。此外,学生日常的背诵课文也开始采用计分方法,也让学生面临持续不断的压力,这同不定期考试所带来的压力没什么区别。

近来,已经出现一些改革的趋势。最近,一所大学要求以背诵课文来评定成绩,导致学生纷纷逃课,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大家批评这种考试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男子气概,很多公开出版物也都发文支持这种批评。几乎所有的建议都强烈要求放弃分数的应用,因为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太多这样的考试,大学里不该再这样了。其他的反对者认为,背诵计分法易于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和不求甚解,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同时由于经常及时反馈学习上的得失,导致一些学生会相互竞争而另一部分学生会逃课和用其他做法来逃避,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和良好品质的发展。此外,这种考试方法还会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适应学生考试的需要,造成教学精力分散。由此种种,人们建议放弃根据背诵课文或出勤率评定学生成绩的做法,保留日常考试,背诵曾经阅读的经典作品或者科学、文学方面的论题,以此作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获得荣誉的主要依据。持这个意见的人认为,这种考试方法会使学生更全面、完整地而不是零散地学习经典作品和所学课程,主动地承担起学习责任,因此,他的学习目的更明确,更加注重自我完善。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学生不再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而且在保障这些优点的同时,还不需要放弃严格的日常背诵。学院可能会依照建议增加考试的频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典作品和所学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表现可以作为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但是,发挥这种经常性考试的优点不一定要牺牲日常背诵特有的优点,日常背诵的好处是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评定成绩。我们认为,主张用一种成绩评定方式替代另一种以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说法不仅完全站不住脚,而且意味着对单一的考试标准的强烈反对,因为单一的考试标准强化了知识灌输。的确,我们毫不犹豫地承认,作为日常背诵的替代品,没有什么可以像考试一样助长知识灌输的做法。在任何一所学校、学院或大学里,每周、每月的某一天进行复习考试,这成为学院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而考前一两天教师不可避免地都会进行高强度的灌输,也会导致每周或每个月的前半段时间学生学习不努力,而把时间投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本来应该平时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得不在最后几天仓促完成。即使那些比较勤奋和有抱负的学生,平时学习也漫不经心,课堂学习也不认真,只会在考前集中精力复习应考。如果认为日常背诵也是死记硬背,我们认为,每天背诵没有每周或每月背诵令人反感,因为每天背诵的数量较少,压力没有那么大,而且还减轻了周末或月末的压力。事实上,它起到了分散背诵压力的作用。表面上看,懒惰和没有工作责任心的人会滥用任何制度,因此唯一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哪个制度可以减少滥用。

取消强制诵读将会同时失去大学教育所固有的基本价值,包括大学所传授的独特文化,大学培养学生有效约束自己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集中最多的精力学习适应未来的挑战。能够有效地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是任何职业成功的秘诀之一。为了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各种困难环境,需要对他们进行广泛的教育训练。爱默生在他的《生命行为》(Conduct of Life)一书中指出,成功的条件“首先是果断地停止我们的各种混杂的活动,集中精力做好一件或几件事情;就像园丁,通过严格的修剪,将树木修剪成一两个有生命力的枝干,而不是让它变成很多的枝条”。“一个谨慎的人比较专注,失败的人往往比较懒散,他们的差别体现在财产管理、人际交往、社交习惯、政治参与、音乐或宴请等各种活动中。”“如果我们抛弃玩乐和妄想,一切都会变好,我们对工作会更认真。”“专心是我们成功处理政治、战争、贸易等人类事务的秘诀。在回答人们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他是怎样获得重大的发现?’时,牛顿的回答是:‘我始终在思考问题。’”“人的灵感一旦产生就具有巨大的威力,但是产生灵感的过程却是漫长的。”学院要求学生每天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为他们以后的成功和荣誉奠定基础,年复一年,学生就会养成自制自律的习惯。背诵课文还能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责任心,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身心上的轻微不适,比如惰性和头痛,防止他们沉迷于小说和报纸、体育馆和赛艇比赛等活动,确保完成教师课堂教学布置的学习任务。如果这样做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成人来看待,那就是为了使他成为一个能够掌控自己的人,一个能够激发自己活力并完成各种任务的人。因此,英国大学非常注重让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成熟冷静、行为敏捷的人,一个能够根据需要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尽管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存在各种弊端,尽管英国大学的必修课程也存在单纯为了训练的弊端,然而却对英国大学和世界上其他大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经过这种训练的优秀学生就可以进入英国外交、商业、政治和议会等领域,进一步激发和展示他们的才华。客观地讲,尽管我们可能会批评或抱怨英国的大学轻视科学、哲学以及基础语言学,但我们绝对不应该忽视它们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高尚的情操,这是英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虽然英国大学非常重视培养精英学生,但普遍忽视了普通学生。主要是因为普通学生不愿意承担每天必须面对紧迫学习任务的压力。如果可以,我们不会借鉴英国大学的考试制度,因为学生不定期参加讲座,教师课堂管理松散,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极大浪费;我们也不会借鉴英国大学的奖学金制度,因为我们没有这笔资金。牛津大学每年用于奖学金、助学金的经费达12万英镑,可鼓励和资助四五百名学生认真读书,从而省去为了评定学生成绩和荣誉进行的日常考试。这种奖励制度不能激励普通学生努力学习,这提醒美国大学不要采用这种缺乏有效激励的奖励制度。

德国也建立了公务员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方面的奖励制度,奖励的依据主要是文科中学到大学毕业期间的每次考试成绩,同时还要重点考查他们的思维活动是否积极活跃。但是,德国的奖励制度没能有效地惠及其他成绩较差的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尽管这些学生曾在文科中学经过了严格的必修课程训练。

反对意见认为,背诵课文或者考试分数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对此我们似乎都不需要考虑或讨论。人的一生离不开约束,大学对学生的约束应该更加具体有效。它既不会排斥也不会削弱自我精神和责任,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成为有益的人的愿望和争取荣耀的决心。

一个人及其行为所受到的评价是随时随地都能见到的,或多或少是公平的,在他有生之年,他的一切都要接受同行的评价。所以,我们最反对的是,用偶尔的考试替代日常背诵,即使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这样做也是失败的。因为这种做法在美国的大学效率很低,美国的大学生更需要不断的强化教育训练和激励,但是却不如其他国家重视这一点。虽然一些自学成才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取得了成功(例如,林肯坚持学习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并由此发展了自己的智力),但是,我们大多数的统治者,其中有很多人是大学毕业生,他们精明机智有余,却缺乏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自信有余,却缺乏致力于探究真理的精神。最糟糕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尊重真理,不相信科学原理。部分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教导过他们认真、细致、有条不紊地工作的价值和尊严。他们相信可以靠自己的才智,而不是通过认真工作来完成各种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工作通常意味着既不需要多少智慧也不需要诚实。

背诵课文是任何国家的大学进行严格教育训练的最有效率的教学方式。许多国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大学教育的益处以及大学对年轻人的影响,他们加强了对大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反对实行减少背诵课文和缓解考试压力的措施。而那些专横的政客,包括世俗人士和教会人士、编辑和演说家,今天鼓吹这个教育改革,明天提出另一个教育改革,另一些教育的、宗教的骗子和各类政客则举行听证会,大搞党派活动。

寄宿制被视为美国各大学院的重要传统,是获得第一学位的必要条件。学生没有修完规定课程不允许进入下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也不允许学生自己决定考试时间。因为根据规定,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两年或在一学期的时间内完成两学期的学习任务,因此任何人都不允许“提前考试”。这种做法和规定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可以通过必修课程的考试,就不应该受到住宿时间和学习年限的限制。近年来,世界各地普遍开始重视竞争性考试的突出地位,而不再强调住宿和学习时间长短。因此,如果在美国的一些学院引进这些做法,废除要求学生必须住校的限制规定,并且允许所有合格的申请人通过参加考试获得学位或荣誉学位,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我们不建议一直争论寄宿制问题,在讨论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时还会涉及。

马修·阿诺德曾经介绍了德国的教育实践,这可以用来表达我们的态度:一个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学生,为了规避原则上需要两年学习时间的规定,高中二年级到私立学校或跟着私人教师学习,在得到校长允许参加考试的特别许可后,两年内就可以参加考试毕业。普鲁士当局知道他们的教育对象的学历不足,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各行各业合格的人才,不得不通过考试进行选择,他们很讨厌死记硬背的学习,他们很清楚教学才是培养年轻人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良好和训练有素的教学才能促进年轻人的能力有序发展。

“所有的考试规定都是根据这些观点起草的,考试不鼓励学生进行考前投机复习和准备,而是在课程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冷静地参加考试而不需要痛苦地准备考试,这样就不会出现考试一旦结束,学生就松弛下来的现象。学生的完整教育是一件大事,这就是为什么要规定两年的必修课程。最高层次的大学教育不可能退化到只为考试做准备,只要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他们就一定能够获得稳步的、全面的发展,因此不要急于考核他们的能力和个性是否发展成熟,不需要强迫他们学习大量杂乱无章的东西。不提倡他们学习那些为其他事情做准备的、引发虚荣心和相互竞争的内容,学校考试要注重知识的质量和持久性。”

我们建议认真对待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班级制度。班级制度始终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目前人们对它的批评更强烈。保留还是放弃我们提到的必修课程、强制背诵、寄宿制和学期制,需要慎重考虑。当我们将美国大学视为有组织的公共社区时,需要考虑其中一些更重要的议题,比如促进智力发展的方式。

美国大学制度的这些特征包括:教师需要不断地督促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并有效地推行严格的纪律。按时上课、按时背诵课文、住校等要求只有成为学院的强制规定,以及学生享受优惠和获得学院物质奖励的条件等前提后才有效果。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无须赘述。年轻人往往精力过剩、特立独行而不能忍受这些规定,虽然他们还很年轻,但是他们自认为成熟了,不愿意受到学院有关规定的束缚。当他们在银行里、交易所里、轮船上或是军队中工作一年后,他们才会想起大学的时光,他们关于大学时期不断强调责任和监督的看法才会有所改观。我们建议新闻界加强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约束,他们曾经信心十足地建议学院放松对学生的监督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