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 学院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经意间将讨论这个有点微妙的话题。在真正意义上大学并不是为了赢得公众的赞助或支持而存在的,大学因公共利益而存在,旨在促进通常被认为是基督教文明的文化之发展和进步。大学均采用大体上相同的教育原则,并以相似的方法应用这些原则。大学之间不应该因小气的嫉妒而疏远,或傲慢地蔑视别人的存在或影响。那些历史悠久的优秀大学不应该表现出趾高气扬的样子,这在学术界是非常不适当的;那些较年轻的大学不应该嫉妒与之相邻的大学更受人们的欢迎,仅仅因为其获得了更多的资助、具有更丰富的阅历以及获得了男女老少的喜欢。大学禁止偏爱某种宗教或某些教师,否则会滋生狭隘的观念,不利于接受广博的知识和文化。一所学院或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应该随波逐流,明明知道公众的趣味变化无常,却改变其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去迎合公众趣味的变化。如果大学对改革的信念是真心实意的,就应该坚定地推进和捍卫改革。如果美国的大学和学院总是喜欢玩弄政治手腕,压制真相、转移视线、操纵新闻界、提出自己都无法保证的所谓真相、恶语相向或大搞政治报复以及派别偏见,或者目空一切、没有信仰,那么它们不仅为别人攻击大学提供了正当理由,还将导致大学整体的道德败坏。大学共同体不仅有权期望,更有权要求那些占据信任制高点的人能够坚守知识分子的正义感,保持诚实做事的廉洁信仰。我们不反对高等教育机构富有冒险进取精神。我们承认没有进取心和大胆的实验,大学就不可能获得巨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反对任何大学鼓吹只有经由他们所设计的道路才能走上适应现代思想和现代生活的教育康庄之路。

各个学院之间的教育合作关系通常得到广泛的关注。大多数学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以及学院教育的声誉,拒绝接受任何其他不符合学院录取标准的学生。希望这种做法能够占上风;希望那些口头上声称严格遵守了统一的招生标准而实际上却放松招生标准的学院,不要违背了他们所提出的新观念,即为那些在旧的教育体制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打开方便之门。如果他们打算这样做,他们肯定会为这些学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感到吃惊。如果有时学院碰巧严厉地甚至不公正地处理了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希望这不会导致另一所大学拒绝录取这个学生,导致任何进行教育改革的学院承担风险。我们希望所提及的大学自由不会偏离大学彼此互相尊重的优良传统。

大多数希望管理规范的公立学校都默许相似的合作规则。这些学校往往比大学更难管理。公立学校的学生年纪较小,其中一些学生比较粗鲁和难管教,他们通常比最差的大学生更贪图享乐,品质更恶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情绪控制的能力,不像大学生一样受到大学传统以及高年级学生成熟个性的影响。此外,相当多的年轻人在预科学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行。由于以上原因,他们必须受到强有力的监管,有时甚至可以不考虑形式。近来,这些学校像大学一样频繁地发生有组织的学生反抗,随着学校规模、数量和组织的扩大化和规范化,迫切需要进行更统一、更强有力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应该得到大学以及兄弟院校的普遍认可。在某些方面,预科学校和大学的共同支持远比大学本身的支持更重要。对于这些预科学校来说,没有什么比高年级学生在离开校园时给人们留下不遵守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健全的纪律规则的印象更具灾难性的了,他们所犯的这些错误会成为他们进入大学的巨大障碍。毫无疑问,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的学生不应因为他们任何小的过错行为被学院永久地拒绝录取。预备学校的管理可能比大学管理更灵活多变和更容易出现过失,只要学生适当认错和道歉,预备学校有时甚至可以撤销学生的处罚规定,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无论学校管理采取何种立场,所有大学都应恪守真诚、坚定和正直的精神,这对预备学校来说一样重要。

美国的大学太多了吗?随着领土面积不断扩大和人口迅速增长,大学的数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由于许多大学分布过于集中,加之交通不便,无法满足那些想上大学的人的需要,所以许多大学实际上是多余的。大学之间相互嫉妒而不是相互支持,影响了大学的发展,这不可避免地浪费了国家宝贵的资源,包括捐赠给教育的资金、积累的知识与智力。在那些大学已经太多的城市或郊区新建大学是最欠考虑、愚蠢至极的做法。从那些慷慨的捐赠者那里获得大量的捐助很容易,因为他们希望新建的学院或大学能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住所或出生地增辉。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创建一所大学就像建立一家棉纺织厂那么容易,而且他们也不难找到一个热情寻求合作的董事会,以及满怀感激之情的公众。创建一所大学首先要明确新建大学的主要特点:它的性质是宗教性的还是非宗教性的?它是否要展示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机会实施的新的教育理论或实验?它主要强调科学性还是实用性,抑或二者兼具?它究竟通过严谨的教育和高深的学问激发学生的活力,还是为学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和各种娱乐活动?许多新建大学承诺的“特色”不胜枚举,在乐观的人看来,这些新建大学一定会很快发展成为有特色的大学。董事会的厚颜无耻或捐赠人的无知行为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限制,浪费了捐赠人成百上千的钱才建立起来的“新大学”,却不得不勉强维持。制止这种一错再错的愚蠢做法并不容易。聪明的人们应该抗议这种错误做法,呼吁有影响力的人物关注这种做法的严重后果。希望美国公众能够从这些令人失望的实例中汲取教训。要求所有野心勃勃的学院或大学立足于现实的但更有价值的目标,也许有点期望太高。现在迫切需要一批致力于古典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高级中学,一些非常糟糕的大学完全可以变成科学技术学院,同样能够有效地为公众服务。无论其建筑设施、捐赠和名称最终值多少钱,把资源用在办优秀的古典或科学学校,而不是浪费在办质量低劣的大学上,更有价值。任何有利于提高他们所在社区的荣誉、致力于这种目的来使用这笔捐赠的学院都值得大力推广。我们无意贬低那些规模较小的大学及其所提供的教育的当下价值和未来价值。一个管理井井有条的小规模学院同那些规模较大的学院相比存在许多优势,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一些经过精心选择的课程让学生学习得更充分;规模大的学院有太多的担忧,比如,大量的财物需要管理,助教的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更不必说要考虑如何增加学校的私人捐赠数量和逐步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

特别应该注意的事实是小型的学院也培养了不少非常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公共事务和职场上,而且在科学、文学和语言学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不止一个学院中,教授人数不多,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也没有什么声望,拥有的图书和仪器也不足,但一年内培养了许多对文学、科学或哲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学院对学生的热情指导和激励为他们后来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有美国大学的毕业生在回忆四十年前母校的情景时深情写道:“母校的财富不是一长串的租金和股息,而是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学识、活力、抱负和热情;是他们相互的诚意、尊重和谦恭有礼;是他们的团结协作,促进学院的发展,实现学院宏伟的目标……”宣称以上这些是所有学院最重要的财富,无论其规模大小,无论它提供其他多么有趣的东西,没有这些品质,任何学院都不能成为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了。许多较年轻和规模较小的学院也无须因为那些历史较长和规模较大的学院更富有而感到羞愧或气馁。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曾经用一句令人难忘的话来表达他对母校的诚挚感情:“这是一所小规模学院,但那里的人喜欢它!”这种感情应该为所有小型学院的毕业生所珍视。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詹姆斯·麦考什(James McCosh)在考察了都柏林大学和伦敦大学之后提出建议:为什么一个州或相邻的几所学院不能合并成为一所大学,大学主要负责任命考官和授予学位呢?各个学院附属于大学,大学董事会由各个学院董事会的全部或者部分成员组成,大学的考官轮流从各个学院中选出,只有通过大学组织的考试,才能获得学院的学位和荣誉。这种制度带来的好处,离不开几个学院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致力于提高学习标准和激发学生追求优异的成就感。但对于最为重要的好处,我们只是提出了建议,没有进一步论述。我们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美国学院之间才能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