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花抒情,饮尽风雅

三 借花抒情,饮尽风雅

走走停停,在寺院后山,牡丹花树下,我们觅得一处清凉。这里有难得的清幽与安静,行摄拍照的旅客和进香的游客,基本都不会上来。以牡丹花影为幕,择一长条木凳为席,就连太阳的朝向,仿佛都被精心设计过,春天少见的热烈阳光,洒满了整个茶席。一场简单的茶聚,在我们酝酿已久的憧憬之中开启……

在古代,饮酒或饮茶时候赏花,都是极尽风雅之事。“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夜宴赏花之时,就曾写就《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欧阳修亦同样花前酌酒,借花寄情,表达自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还有唐朝学士许慎选,他说“吾自有花 ,何消坐具”。什么意思呢?原来这位许学士,他喜欢在花圃之中设宴款待亲友,而且在席上他从来不设座椅,常常叫仆人将落下的花瓣铺坐于身下,简直是妙不可言的浪漫与诗意。

牡丹花树下,有掉落在地上色彩绚丽的花瓣。草木树枝随风摇曳,自然之境,一派缤纷。我们在烧水煮茶的间隙,不忘遥念古人篇章,想象他们从诗卷之中传递而来的春意与风雅。水咕嘟咕嘟地沸了,我们决定在牡丹花下,先喝上一壶金牡丹。这款2018年春制的武夷岩茶,恰到好处地被打开,茶香馥郁,随着眼前这大朵大朵的牡丹花,一同生发。接着,是2014年的特级水金龟、2014年的慧苑坑水仙……山谷里的微风,一树又一树的花开,令人生出无尽的诗情。这一刻,我们很自然地,都进入了茶,也放下了茶。大家的心,紧紧地融在了一起。这一刻,已是饮尽一整个春天的风雅。

诗意的生活,可以是山水之乐,亦可是小筑之欢。中国人素来擅长以东方的诗性,构筑出以闲适为基调的审美世界,并让其生发到生活之中。而大自然万物却是什么都不用做,它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流转,风物变化。有了茶的加入,这样的情境往往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有趣。

我们还常常因为理性的认知,很容易丧失对自然的新鲜感,甚至感官变得迟钝,对万物的丰富性会视而不见。而茶却不一样,它能让我们的眼睛和心灵都被打开。就如同此时,在牡丹花下,千年之前那场春天的盛会,我们仿佛也置身其中。

暮色起,茶毕。我们相约,待来年,仍与牡丹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