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席六要

布席六要

一 佳境

煎水吃茶、起席执盏本为兴之所至之事。心念动时,千山明媚,河流含笑。身为茶人,不可不择境而为。

山水自然,风轻雨润。一草一木皆在有情世界,一颦一笑都无为至善。偶有前夜细雨,淅淅沥沥直到天明,叫人担心昨日看好的吃茶地摆不开席、煮不了茶。谁知道,上午辰时过后,天光便逐渐放晴。原来那是群龙行雨的时辰界限。此时再观山中古寺的窗外,山野草木,尘埃涤净,雾霭青白,为山风散淡。鼻嗅清凉湿润之空气,胸消块垒羁绊。引火起炭,烟火里散着松针的清香,山泉在银壶底由无声渐至细雨碎铃般松涛起伏,候汤的时间,雨滴还自树梢滴下一两点。出汤时,钟声遥来,亦无僧影。

这尘中席吃的是方外茶,贵在境幽。茶反而不是十分讲究了,即使是平常茶叶,在此间也多了云水气息。

有时为条件所限,在城市中辟一静地,方寸间有竹影、有梅蕊,亦为清境。天空瓦蓝,在高楼间分割成块。清风却不唐突,曲曲折折地吹来,将墙角的紫竹叶片摩挲,坐在茶屋中亦与婆娑红尘欲近犹远。这样的方寸茶境虽无辽远之旷达,却需有旷达辽阔之胸襟,方能窥破外相,稳住心神。管他城中喧哗,我自安然吃茶。

墙壁粉白,毋须更多的点缀。一幅条屏,意境散淡疏离的更为适宜,文字不一定非要提到“茶”,尤以“禅茶一味”为大俗。禅、茶可融一水、可远千里。世间几人懂得?几人悟得?妄自挂了这四个字,行的苟且事,也不知惭愧,实为茶人大忌。

设席吃茶之境,宜山间、溪畔、古寺、松下、竹边、秀屋内。

二 吉时

不是所有时辰都适宜设席吃茶的。

清晨,万物生机活泼,人体静后思动,正是活动筋骨或投入劳作的时候。即使是闲人,这个时刻也正是洒扫家舍、修剪花枝之时,此间光阴殷勤,人也多思遐想,难入静境。午时阳气极盛,饱餐之后人易感困乏,适宜稍事休息或午睡半个来小时以养护阳气。晚餐后是一日里最为松弛的时候,很多人习惯在饭后立即喝茶,但这恰恰不利于食物消化,所以我们提倡饭后40分钟以后开始喝茶。晚上子时,就是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之间,这个时间是“胆经当令”,少阳胆经最旺,是骨髓造血、胆经运作的时间,胆汁推陈出新。如果在这时胆气能生发起来,对身体大有益处。一般在子时前入睡的人,第二天醒来后,头脑清晰,面色红润。如过了这个时候还贪杯喝茶,那就非常不养生了。

同时,在二十四个节气里,亦有不少适合吃茶的时节。在中国古代的诸多书籍如《遵生八笺》里就有对应的描述,都是告诉人们如何顺应天时及自然规律来起居饮食的。

三 清友

吃茶,择友和择茶一样重要。

有的人很难在茶席间安定地坐下来,静心看你起炭煎水,等待你为他奉上一盏细心准备的茶汤。即使茶汤摆在了面前,他也会和你讨论着与茶毫不相干的事情:工作中的困扰、人事的纷争、无关的八卦。茶汤在话语中凉了,失去它最初美好的韵味,变成了解渴的汤水。

诚然,我们是生活在红尘俗世里的凡人,无可避免柴米油盐的操劳和情感的困惑。茶人也会有种种烦恼,也会在茶席之外面临无数要处理的事务。但在茶席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一席茶间,同时又放大到无垠的茶世界里。

那么,和你一起吃茶的人,亦要有能力进入这样的氛围,不管是主动或者是在席主的引导下逐渐进入,如此才能体会当下茶汤的真滋味,体会生命中放空的瞬间。人生那么短,我们为什么要急着奔向终点?人生那么长,为什么要吝啬给自己一盏茶汤的时间?或许,我们许久没有静默地倾听壶中水鸣的声音,它就如同清风梳过竹林,那么纯粹而美好。我们如何才能保有这样的能力,体会天籁与宁静?

所以,吃茶时选择一位或者几位清友很重要,它甚至能决定我们这席茶成功与否。

四 真茶

所谓“真茶”是指采用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以自然界里的天然腐殖质或农家肥为养分,无农药化肥之侵扰的茶树的鲜叶制成的茶叶。

现在,有的茶树被人为地过度采摘,致使茶叶的内含物质不够饱满,品质下降。因此,“真茶”的鲜叶要求是在适采的季节里以正确的采摘方式采摘。

粗制及精制的工艺必须科学、到位、卫生。一些传统茶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古法进行茶叶的粗制,留存了该地区茶叶的地域工艺特点。但也有一些“改良”后的制作方式,使得茶叶失去特有的个性。

真茶须得存储良好。一款前期都非常完满的茶叶若在存储中因湿度过高而导致霉变、异味侵袭等,都会改变它原有的风味,严重的还会影响饮者的健康,使茶叶失去品饮价值。

五 良器

茶席上对于泡出好茶汤、喝出好滋味有助力的茶器我称之为良器。

煮水壶、瀹茶器、匀杯、茶盏属于直接作用于茶汤的器物,它们的胎泥、釉水、器型,以及是否手工制作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茶汤的滋味。

茶匙、茶则、水盂、壶承属于功能性器物,其质地、造型是否顺手适用,决定了茶人事茶时的流畅度。

花器、香器、席布承载更多的是审美功能,为茶席提供立体而丰富的审美空间。吃茶不仅仅是味觉的审美体验,更是嗅觉、视觉及听觉的综合性体验。所以花器、香器、席布不直接作用于茶汤,却会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愉悦。

六 初心

分享是人类的美德。事茶的人以茶会的形式,通过选择环境、人、茶、器,共同构成一次有主题的茶事活动,以清晰而丰富的文脉贯穿其间,发起的初心美丽而慈悲。

吃茶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单纯而洁净的,就像是清晨第一次见到草叶上透明的露珠,或许还带着微微生涩。我们恭敬地对待自己,对待茶,对待有缘同饮的人。这一席茶后,山高水远,茶与人,难说还有交汇。专注中有初心,细啜中有初心,童真一样的笑颜,会让茶汤完美,让我们的愉悦从茶盏间飞翔到无垠的碧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