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悟语

二 悟语

对于温州忘忧茶庄的杨柳来说,茶不仅是她的营生,更是人生的伴侣,通过它与人结识,也要通过它向自己的内心倾吐诉说。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茶的真意和外延是她一直渴求的。在这次来厦门学艺的日子里,她深刻地感受到茶艺茶道还可以演绎得那么绝美、那么清雅。由林晓真老师和有“中国茶仙子”之美称的鲍丽丽老师共同演绎的“茶与花的对话”,就让人体会到一种禅、茶、花——物我合一的意境,让杨柳十分陶醉。

寺庙里,佛音与禅意缭绕着,品饮着香气氤氲的茶,杨柳若有所思道:“书、画、茶、花、器、艺,它们都是一体的,都是将艺术生活相结合,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茶的美学诗意可以得到很大延展。从这层意义上说,就冲破了我当初对于茶狭隘的认识,对以后把握茶、茶艺、茶道,都将大有帮助。”

随着古韵震撼的擂鼓声, “武汤”缓缓开场,武夷山大红袍的岩香骨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擂鼓声,将“武汤”出场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鼓手就是我们店里的普通店员,我只是稍微做了点拨。小伙子很有悟性,两天时间可以把鼓打得这么好。”17岁就开始玩摇滚乐的福星茶业总经理郑宥郁介绍。在乐律方面颇有造诣的郑总,不仅炮制了这颇具创意的擂鼓,整场茶会的策划、舞台效果、音乐都出自他手。

或许因了这雨、这寺、这乐、这鼓,这场茶会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它将传统茶会精致升华,呈现出让人愉悦与惊喜的独特效果。来自武汉的司茶游亚林感慨道:“来厦门之前,一直觉得茶艺表演很单调。经过了培训和对今晚茶会的参与、观摩,自己收获很大,原来品茶悟道可以做得这么优雅,可以赋予它这样的内涵。”

如果仅仅是茶、器、花这些物品本身的堆砌,那茶不大可能直入人心。为什么可以茶禅一味,茶意入心?来自四川的司茶刘春容也讲述了她的心得:“禅宗崇尚顿悟,说凡人也可以修行成佛,而这种修行都体现在平常事上,修为到一定境界时,自然会领悟开窍。而茶作为修行养性之物,传递出清雅和谐、淡泊宁静的节操,与佛理完全相通。对茶的品性的感知,也要在平时一杯杯冲泡、品饮中累积,直到通透茶有真味的本真。”

是的,就如同林晓真老师说的那样:“茶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能带给我们‘破孤闷、泻清臆’的心灵感受,那是一种释放,一种升华。一场茶艺,一次静修,带给大家的绝不仅仅是这些茶、器、花、艺,更是道—— 茶要静品、心要静笃的深刻哲理。”

琴音禅意,般若清风送。茶清静纯洁的品质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让所有在场者都经历了一次洗礼。融和着禅意和一切中华传统文化精要的茶,会给不同修为、不同人生阅历和志趣的人带来相同的身心感受。而对于学有所成的司茶们来说,孜孜以求的茶道精神已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她们在宁静中修缮心灵、超越自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协作下,茶会如期举办。因为大家的支持,得以圆满,我对大家心存感恩。”在答谢宴会上,郑宥郁向所有宾朋表达谢意,“‘邀月禅缘’茶会,只是开始。我们希望通过茶会这样一种形式,让更多的朋友能更深入地了解郑福星,我们不仅可以茶香、器美、花雅,更可以将这些进行更富创意的融合,‘艺精进,道久远’。接下来的冬韵茶会,我们将会以独特的方式奉献一场别具一格的茶会。敬请期待。”

苏东坡说“天容海色本澄清”,人生难道不也是这样么?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一切的忧患得失、荣辱悲喜,已无须多言。时间终究会如溪流逐波远逝,而如缕的茶香带给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司茶们的感悟,一定会成为她们人生中最丰厚的积淀和最绵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