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天渐凉 ,正宜藏养
2025年10月31日
晚秋天渐凉 ,正宜藏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秋冬,四时转换。寒露过后的南方晚秋,寒烟霭霭,却也俏丽有致。晚秋天凉,正宜藏养。
福州城的秋,来得总是较晚。
中秋之后的天才慢慢有了秋寒烟暮雨的模样,风里也才渐渐有了凉意。终于,应着节气,秋的风物悉数登场:蘸水的枯荷,挂霜的红柿,落叶的梧桐,疏篱的黄菊……一物一景致。
告别夏的繁盛,秋的萧瑟总让人心觉凄清。其实,所有萧瑟都是一种自我保护,蓄积着能量,暗示着“收”和“藏”的分量。
所以,秋不凄清,是清宁。
清透的天让心情更加愉悦,清凉的风让意识更加清晰,晚秋的清宁,让我们更专注地进入茶汤。
无声的植物总能最敏锐地感知气候的细微变化,所以有了“物候”一词。
人的感知器官太过发达,关注太多宏大的事和物,反而容易将微小事物忽略。


我们总是顾及太多身外物,鲜少审视自己的身心。体察身心,也许是我们应该安排时间认真去做的一件重要的事。



察后方能觉,觉后才可悟。
在一杯茶里,最重要的就是心。温和而稳定的心蕴藏无尽的力量。我们自由地呼吸,自然地冲泡、吃茶。然后让呼吸带着茶汤到达身体的每一处,感知身体的细微变化,学会顺应和接受。通过每一道茶的冲瀹、每一日的修习,逐步获得一颗宁静的心。
所以,请从清宁的秋开始,在一盏茶里宁神静气,收养身心。那么,到寒冷的冬里,藏养的丰厚或可被觉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