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竹桥

五竹桥

五竹桥,在五竹村,原来是长乐与闽侯两县分界处。桥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清道光九年(1829)重建。 《长乐六里志》等史籍中有记载。

桥横跨五竹溪上,长18米、宽3.5米、高6米,两墩三孔,每墩净跨4米。墩为块石干砌,尖头船型。桥面是五块各长6米、宽0.6米、厚0.3米的花岗石并排铺设,隔一栏,竖一小柱,是典型的古代桥梁建筑风格。桥栏为全石结构,中间横刻正楷“五竹桥”。桥头曾经立有分界碑,碑文大体内容为“清道光九年(1829),闽县正堂陈铣、长乐正堂王履谦,有关叙述两县地界事”。可惜,该碑毁于抗日战争期间。

1975 年冬,建吴航至洋屿公路时,邑人张善贵先生发现桥面有刻字“当今帝主,府县朝官,通资永保康□□□之功,同协弥永之果。时中元甲子元丰二年,岁次乙未十月乙亥□□四月已□□□”,把这事及相关文字记载在《长乐金石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