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塘桥
2025年11月01日
官塘桥
官塘桥,又称东宅桥,位于塔光村忠宅自然村,横跨陈塘港,北宋天圣八年(1030)建造,是长乐古官道胪峰北官塘路上重要节点。
石桥两墩,间隔2.7米,宽2米,石梁两根,各长3米多,宽约0.7米,厚0.3米。桥面镌刻三十二个拳头一般大的大字“弟子陈智充与室周中□□□四恩三有造时天圣八年庚午岁十二月日记矣”。
历史上,这桥原先是柴桥,每遇洪水,西面筹峰山脉、太常山脉及附近的水流都滚滚而来,柴桥常被冲向下游陈塘港,陆上交通也就中断。当时县令比较关心,常想着将其改造成石桥。辖区内乡绅陈智充,家庭殷实,且乐善向佛,主动捐资兴建。那时,本县山场禁止开采石材,县令只好派人跋山涉水前往闽县江右石场购买,然后经江左里象屿、浮岐转运店港,再向西顺集仙到达东宅官塘港,前后一个多月才大功告成。
从使用角度评判,官塘桥利用率极高。当时,长乐县城通往北乡的官道到了廿一都地界则分为三条,一是向西的太常山麓往岭南、边兰、二刘、文石;二是沿连庄、麻洋、仙山去二十四都梅花;中间就是这条官塘路南接前林、海缠(首峰)、连仓,北衔凤井、集仙、转沙堤、厚福、大洋、港口、阜山诸处村落,由于比其他两条更加便捷,人来客往特别的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古道消失不见,古桥也被厂房挤成了断头桥,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