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桥

仙桥

仙桥,位于仙桥村仙桥小学西北50米处。《福建通志·津梁志》《福州府志》《三溪郎中陈氏族谱》 《闽乐邑游氏族谱》等史籍中有记载。

桥由新城寺僧始建于南宋淳祐二年(1242),一说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部分毁于洪水,乡民重修。1983年,又对残存部分进行修整。

石构梁墩桥,桥身东南向西北走向,原有约80米,横跨于南港(溪)上。现残存两墩二孔,为船型墩,残长约16米、桥面宽约3米。桥面由五条石梁铺就,石梁上刻有宋代捐款修桥芳名以及款额,现桥面刻字已模糊。桥面两侧加固石护栏,高约0.75米、宽约0.3米。该桥为典型的宋代石桥,是研究古代造桥技术以及交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传说,修桥时有一个老翁,投杖上流,指示说:杖止处立基。说完就不见了,大家才明白遇到了神仙,赶紧按照仙人指示的地方开始打基,果然顺顺利利就把桥建好了,于是这座桥就叫“仙桥”。有一天晚上,老翁又来到此处,坐在桥西头,因为蚊子众多,便大声呵斥、于是桥西头从此就没有了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