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卓石桥
2025年11月01日
下卓石桥
下卓石桥位于集仙村下卓自然村,连接陈塘港支流两岸。
桥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桥长约26米,桥面宽约1.2米,共七个桥墩。桥墩用花岗石条横直交错叠砌而成,双边船型便于排水。桥面由长约4.26米、宽约0.6米、厚约0.2米的花岗石条并排铺设而成。据说,下卓自然村原有一座木板搭建的木板桥,一次有位和尚冒着风雨从外地化缘归来路经木板桥,由于雨大板滑,不慎落水溺亡。后来,有位叫卓子云的和尚立志要在这条河上建石板桥,为了筹集建桥资金,和尚起早贪黑,四处化缘,募捐建桥善款。经过一年半的募捐,建桥资金到位,和尚卓子云组织乡亲租来艚船运石材,请来造桥师傅设计、施工,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努力,下卓石桥竣工了。此后,下卓石桥成了下卓、后地等村民往返金峰的必经之路。由于当时建桥技术相当不错,石桥历经300多年仍然保持完好。到了1963年,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集仙大队对石桥两头桥墩进行了加固。改革开放以后,建成了下卓公路,下卓石桥失去了使用意义,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下卓石桥依然屹立在下卓的河面上,成为人们了解历史,记住乡愁,研究古代石桥建筑技术不可多得的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