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桥

斗门桥

斗门桥,又称壶洽塘斗门,为闸桥,位于壶井村头。 《长乐县志》等史籍中有记载。

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奉宪拨帑建造。壶井造于狮子岩下,洽屿造于砥柱石旁。

乾隆十九年(1755),因年久渗漏,海潮冲陷,知县黄瑞鹤通详重修。壶井改造于鼎山寺边,洽屿改造于山后,外抵海潮,内泄雨涨,为诸邻保障。直到今天,斗门桥依然可供小型机动车、行人通行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