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新桥
2025年11月01日
龙门新桥
龙门新桥,在龙门村,又称二桥,距龙门豸桥不足百米。
清咸丰三年(1853)建造,桥面由二块大石板铺成。民国十七年(1928)设立莲柄港溉田局,修建第一抽水厂及上水池,遂将新桥东移300米,并改建为水泥桥。1970年,再次改建为拱桥,长24米、宽5米,上覆盖水泥预制板。
龙门村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要道,新桥附近是水路通往福州的大码头。过去,长乐南部的乡镇及福清等地要去福州,非到龙门这个码头乘船不可。每到涨潮时分,这里人来客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每年5—10月茉莉花采收季节,由各处涌来的茉莉花挑夫聚集这里,那浓郁的花香,连龙门村内都能闻到。

这里的水路运输,清代多用木帆船往返福州,清光绪间,出现行驶于福州台江至龙门的“台龙”小轮船,又称汽船仔。后来,汽船仔改为大汽船,自然而然,龙门码头便从新桥移往港坞较深的“尾道”去了。
现在,喧闹的新桥已成为过去,桥畔变成了莲柄港公园的一部分。亭台、假山、绿树、草径,与饱经沧桑的新桥以及桥下的流水融为一体,有一种“小桥流水”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