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门的位置

一、风门的位置

人们张开嘴呼气,就一呼而尽。如果把嘴闭上,只留个小孔呼气,气就长了。风门就是控制气息集中地呼出。吹笛子时,上下两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就称作风门。风门可大可小。它的大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低音时放大风门,吹高音时缩小风门。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或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嘴唇应比下嘴唇稍突出,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风门的正确位置是:

(1)上嘴唇略凸出于下嘴唇。只有这样才能使气流适当地吹入吹孔,音色、音质才好听。如上下嘴唇一样齐,形成平行状(即扁嘴式),就会使大部分气吹不进吹孔,发出“沙沙”的漏气声音。如下嘴唇凸出于上嘴唇,气息就会根本进入不了吹孔,笛子也难吹响,而气相反会吹进自己的鼻孔。上唇凸出于下唇也要适当。过于凸出,气息就会全部直接吹入吹孔,笛子也不能很好的发出音来。因为笛子要靠气流在吹孔边沿的分解而产生的冲击力,使气流在笛筒内回旋、震动而发出音,气若全部吹入,就不会有冲击力和回旋震动的作用了。说一个人的笛子吹得好,听不到漏气声,这是他的运气功夫好,控制好。他能始终灵活地变化“气流”,调节风门,和小腹(丹田)的控制,使得笛声一直掩盖着漏气的声音,使人不易听出。

(2)风门要位于嘴唇的正中,不要偏右和偏左。要端正“风门”,关键在于选用好自己的唇肌纹。所谓唇肌纹,就是每个人嘴唇上竖起的断纹。有的人有多条唇肌纹,在练习时,要对着镜子去吹,选好自己的唇肌纹。有少数人唇正中无肌纹,但只要选定位置,加强练习,新的唇肌纹便会慢慢形成。

(3)两腮紧紧往里收,嘴要形成像吹火纸时的形状,千万不可形成像吹灯时的形状。因为吹火纸的巧妙之处是能将火纸吹得燃烧起来,而吹灯时,一口气灯就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