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吐

五、内吐

内吐是在吐奏(即外吐)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而来。其用途虽不及吐奏广泛,但若恰当地运用却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各种吐奏都应有轻重、强弱之分,内吐也不例外。它也有轻重、强弱之别。内吐虽然适于表现优美、柔弱的情绪,但其吹法并非一味地轻吹,而是轻中有强,强中有弱,强弱皆可,轻重都能。打个比方说,吐奏如果就像是用木槌敲击铜锣的话,那么内吐就如同用棉布裹着的锤去敲击。内吐与吐奏只是音质、音色的不同变化。

“内吐”一名是依据舌头动作往里缩的特点而定名。“轻吐”一说易使人误解为吐奏的轻吹,而忽略它的舌头动作的变化。内吐与吐奏一样也分单吐、双吐、三吐、反三吐,现分别介绍如下:

1.单内吐

“单内吐”和吐奏的区别在于舌头伸缩的距离和弹吐的位置不同。它的发音较吐奏圆润、柔和,且富有弹性。

单内吐的练习方法是,先在口中练发“区,区……”的音,这时会感到舌头伸缩动作的范围缩短了,不是舌尖在撞击牙齿和嘴唇,而是舌头的前半部在微微地撞击着上颚。单内吐适用于轻快、跳跃、诙谐的乐曲。

在练习过程中,也应由慢到快,由低音到高音。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口形(包括风门,口风,嘴劲等)不能变化,要始终保持原来外吐时的口形,而且不能过多换气。

(2)舌头的动作要尽量缩小,吐出的每个音力度要相同,时值要准确。

2.双内吐

“双内吐”是在单内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舌头的动作而成。当舌头第一个动作刚刚在口腔发出“区”音之后,舌头的第二个动作,即在舌头的后半部和上颚之间,通过气息的外冲而发出“肯”音,这样一先一后“区肯,区肯……”地连续吹奏,就是双内吐的正确发音法。

双内吐比双吐柔和、圆润,最适宜吹奏轻快、诙谐的曲调。但比双吐较难掌握,因为需要舌尖往里收,便加重了两腮和口腔的控制力量。开始练习时,易感口酸舌笨。

练习时,也应从低音的“1”(第三孔)开始,逐渐转向高音和其他音,要由慢渐快地练习,以便正确地掌握舌头的动作。同时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没有找到正确的舌头动作和发音法之前,最好先别着重于吹奏。

(2)舌头要尽量往里收,特别在感到舌头疲劳时,更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把正确的“区肯,区肯”吹成了不正确的“体克,体克”。

双吐和双内吐的根本区别在于舌头的动作大小不同,而动作大小不同的根本区别,又在于舌头前后动作(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的运动距离不同。双吐第一个动作的发音为“吐”,这个音是从舌尖撞击齿唇发出的,位置非常靠前,第二个动作的发音为“库”,这个音是从喉腔(舌根处)发出的,非常靠后。这就拉长了舌头运动的距离,使舌头的动作扩大。正因为这样,双吐也就显得格外有力。正像人们把拳头先收回来,然后打出去才会有力的道理一样。而双内吐由于两个音的发音部位比较近,舌头运动的距离短,所以舌头的动作小,因而发音较为柔和、圆润、轻巧,速度也就能更快。

3.三内吐

三内吐和三吐一样,由一个单内吐加一个双内吐构成。舌头动作与口形和吹奏双内吐时一样。现把三内吐的几种不同节奏的处理列表。

img186

以上所谈的双吐、三吐、内双吐等,它们的第二个舌头动作,即双吐中的“库”,内双吐中的“肯”,除双吐、三吐时使用外,也可用作单吐,称“库字单吐”或“肯字单吐”。用这种单吐,发音深沉有遥远的感觉,而且结实有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也有特别的效果。

内吐一般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练习,也不需要专门的练习曲,在所有的单、双、三吐练习中,都可以用内吐去吹。

在下面的这条练习中,标有“”符号的音,要用内单吐吹奏,其余均用连奏。吹奏时,要特别注意强弱的变化和节奏的准确。

img187

img188

img189

img190

演奏提示:

1.练习T、K,两个发音轻重强弱的平衡、连贯、自然、准确,尽量使二者之间的力度、音色、音质接近相同。这对以后的双吐提高能打下很好的基础。

2.通过筒音“5”的反复出现,来练习6个按指的同起同落,准确一致。防止又先又后,使音质不纯净。

3.以许多音符的大跳进行,来练习和巩固,缓、急(平、超)吹法的自如变换。

img191

演奏提示:

1.对此练习的演奏要求同上一练习。2.要注意在音程大跳时的气息、风门、嘴劲的微妙变化。要按规定换气。3.速度可先放慢,熟练后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