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喉音

四、喉音

“喉音”也可以称之为“喉舌”(以“○×”符号标示)。过去多用于戏曲的伴奏中,像山西梆子、蒲剧、郧鄂调、秦腔等,多用“喉音”来伴奏净生(花面)、须生的唱腔。运用这一吹奏技巧,能圆满地把伴奏和人声糅合在一起,听起来非常和谐入耳。特别在一些哭腔中(像介板、滚板等),更具有动人心弦的良好效果。

运用“喉音”能增添笛子的音量,丰富笛子的演奏气势,而且还能给听众一种边吹边唱的感觉,格外雄厚有力。

“喉音”和“花舌”截然不同。花舌是通过舌头的迅速颤动使笛子产生一种碎音效果。喉音可以使笛声不产生碎音效果,而音量却比花舌增大,它更能表现激愤、昂扬的情绪。

练习时,两腮往里收,保持吹奏时的口形,然后将舌头往后收,下颚向下扩张。与此同时,用小腹收缩的压力和横膈膜的上托,使气息猛烈向外冲出。当气息外冲经至喉头(小舌头处)时,震动喉头而发出“吼”(hǒu)的声音。用这种方法去吹笛子,把喉头的“吼、吼……”响声,与笛音糅合在一起就是“喉音”。

在练习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吹累了就休息一会,不可拼命死练。因为这一技巧在起初练习时,往往由于一下子还掌握不了正确方法,所以练习久了,有的人有时会引起头昏眼花,喉头有些干燥、发痒。此时应休息一会再练。

喉音可以演奏某些乐曲中完整的手段,也可与其他技巧交替使用,但一定要集中,不要零敲碎打地使用。否则,不但给听众留不下深刻印象,而且会给听众一种烦杂、断续的感觉。

喉音不但能表现激愤、高昂的情绪,也可以表现深情、淳厚的感情。现举3例子:

img199

这一段乐曲是在急拉紧打的伴奏中,笛子仿人声唱腔,自由、高亢、奔放,效果极好。

img200

这一段乐曲,如果我们不用“喉音”,而用“花舌”去吹奏,就会大大减色。

img201

上面3例虽然在乐曲的情绪和风格上绝然不同,但采用了同样的演奏技巧——喉音,效果都非常好。

在日常练习中,常常有些吹奏者弄不清双吐与双舌,花舌与喉音之间的区别。现将双舌与双吐,花舌与喉音的区别对比,简述如下。

双舌与双吐的区别是:

(1)舌头动作发音的不同:

双吐发音为“吐库”而双舌则发音为“德勒”。

(2)气感的不同:

双吐发音时有气的冲击力,而双舌发音时则无冲无力,主要靠舌自身的弹动。

(3)表现情绪的不同:

双吐快而有力,结实、激昂,跳跃火热、奔放。双舌则柔润、连贯、清脆、轻飘、优美、细腻。

(4)使用方法的不同:

双吐适用于快速地连续演奏。双舌则不适宜连续地、快速地,跳动大、音符密集的旋律演奏,而适宜作柔情地和慢板旋律的润饰演奏,及短乐句的演奏。

(5)使用范围的不同:

双吐用途广,表现强。而双舌则较少使用。

花舌与喉音的区别:

(1)发音动作的不同:

花舌发音为“吐噜”吹奏时口腔内不发声响。喉音发音为“吼”(hǒu),吹奏时口腔要发声响。

(2)发音位置的不同:

花舌的发音位置在舌尖部。喉音的发音位置在舌根部。

(3)发音的方法不同。

花舌发音是靠舌尖弹动。喉音发音是靠气息的冲击力与喉腔的震动。

(4)声响效果的不同:

花舌使笛音花滚有弹动音的效果(有断续的感觉)。喉音使笛音直响不滚、不弹、不断,而只增加了力度、厚度和边唱边吹之感。

(5)用途的不同:

花舌多用于欢快热烈、激情昂扬的情绪中。喉音则多用于奔放、悲愤、壮烈、低沉、激动的情绪中。

img202

演奏提示:

1.每小节的2分音符可自由延长,待花舌基本掌握后再按慢节奏吹奏。2.“*……”表示花舌与音符的时值一样长。“*”则表示只吹此小节的第一个音。

img203

img204

在本练习和下一条练习中,8分音符均用音舌,16分音符均用舌语。“┗”代表单舌,“┓”代表双舌的第二个音。

img205

img206

img207

img208

演奏提示:

此符号“img209”为喉音,是本曲练习的主要目的。练本曲前可先用喉音练发长音,待基本方法掌握后,再吹练此曲为好。速度应慢些。

img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