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准、音色、音量的控制

第二节 音准、音色、音量的控制

在进行上面的基本发音练习时,要特别注意演奏竹笛的三个基本要素,即“音准、音色、音量”,把这三个问题解决,并理顺其关系,即可解决竹笛演奏的基础问题。有些演奏家也称这三个为“音调、音品、音量”问题,实际上是相同的概念。乐音有三个特性,第一是音准,第二是音色,第三是音量。

音准是演奏的根本。竹笛的音准,除乐器制作本身的问题之外,演奏者的口型、口风、气流击点对音准都会产生影响。在练习的时候,要先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学会利用口风的缓急进行“微调”。音色是指在基本功的训练中,应吹奏出“平稳、结实、响亮、无沙音”的音色。音量的大小也是基本功要求之一,总的来说,是要求声音洪亮。在上面的这些基本功训练中,结合“呼吸方法、力度、口劲、口风位置”这几个变量,处理好与音色、音量的关系。

“音准、音色、音量”三者并非孤立,它们有一定的联系,从基本功的要求上来说,它们是区分先后的。首先是音准,因为音准是一切的基础,没有音准,音色再好,音量再大也没用。音准过关了之后要求音色,音色是一个难题,与众多因素有关,如果声音发沙,有杂音,音量再大也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