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舌
2025年09月26日
三、花舌
“花舌”(以“*”符号标示)用途很广,是必不可缺少的演奏技巧之一。它适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在一首乐曲中不宜过多地使用,不然会使听众感到烦杂吵闹。使用得恰当就能有力地表现出乐曲的强弱对比和火热欢快的良好效果。
花舌是通过舌头在口腔内的飞速颤动,使笛音产生一种快速的碎音效果。它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状如急风骤雨,具有强烈的气势,但也能奏得好似淙淙溪水,欢快流畅。
花舌主要是舌尖的弹滚动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以本能地连续发出“得儿……”的声音,如果能这样,掌握“花舌”这一技巧就比较容易。
花舌正确发音的舌头动作应该是:首先保持住吹奏笛子时的口形,然后将舌尖顶住上颚的前沿(距离上牙根很近的地方)有力地迅速颤动,在口腔内连续发出“吐噜……”的碎音,这就是花舌。
练习花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论是否在笛子上练习,都要保持正确的吹奏口形。
(2)不管原先是否会打“得儿……”,都要严格地去练习“吐噜……”的正确发音。因为打“得儿”,时,舌尖是向上卷收的,而发出“吐噜”时,舌尖基本上是平伸的。
(3)也有人认为“花舌”的发音是“嘟噜”,这也是不太恰当的。因为发“嘟”音时,舌尖有向后收缩的倾向,使舌尖不太容易颤动起来,用“吐噜”就容易得多。虽一字之差,但却易把你的练习带入误区。
练习过程中,还要随时注意加强小腹(丹田)的控制,使气息集中地向外冲,以推动舌尖的颇动。可先在笛子的中音区练长音,逐渐转向高音区,最后再练习低音区)。开始练习时,会感到舌头发木发疼,口干,两腮酸麻,这是必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