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转调方法

第八节 笛子的转调方法

每支笛子至少有6个发音孔和一个筒子音,我们用这7个音旋转变调,就可以吹出7个调来(7种不同的指法转变)。以曲笛(D调)为例,它旋转变化后,可以吹出“D调”(小工调)、“E调”(凡字调)、“F调”(六字调)、“G调”(正宫调)、“A调”(乙字调)、“B调”(上字调)、“C调”(尺字调)七个调。但由于笛子的发音孔少,半音变化比较困难,在变调时,就不得不把按闭原音孔的指法,根据新调音高的要求加以变化。因此,虽然每支笛子都可变化7个调来,但只有5个调是比较准确的。以曲笛(D调)为例,可以吹出“D调’(小工调)、“G调”(正宫调)、“A调”(乙字调)、”C调”(尺字调)、“E调”(凡字调)五个调。

目前市场上有成套的定调笛子出售(以第三孔作“1”),每套6支至12支,大约包括有“bB调”(小笛)、“A调”(小笛)、“G调”(梆笛)、“F调”、“E调”、“E调”(中音笛)、“D调”(曲笛)、C以下的箫音(低音笛)等。这些笛子互相变换使用,能大大丰富笛子的音色和音区变化。

用这种定好调的笛子,可以不变指法,只要换一支笛子吹奏,它的调就变了。如果我们用曲笛全按为“1”(即用“A调”的指法),去吹别的笛子,就会吹出以下各种调:

D调曲笛全按为“img18”=A调

G调梆笛全按为“img19”=D调

bB(大、小)调笛全按为“img20”=F调

F(大、中)调笛全按为“img21”=C调

bE调中音笛全按为“img22”=bB调

bA调(大小)笛全按为“img23”=bE调

E调中音笛全按为“img24”=B调

C调(大小)笛全按为“img25”=G调

这些定调笛一方面给吹奏者带来方便,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乐曲的需要。比如一个“D调”的乐曲,它的情绪是奔放激昂的,如果我们用曲笛演奏(小工调,全按为“img26”),就显得低沉了些,如果我们用梆笛来演奏(乙字调,全按为“1”),就会好得多。因为它比曲笛的音高了一个八度。下面我们把曲笛和梆笛同调的指法对比一下(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曲笛与梆笛在同调使用时音高相差八度,是指每个音的本身而言,如从音域,和实际孔位的音高来说,实际上梆笛只比曲笛高四度音)请看下面的对比:

img27

如果用D调曲笛第三孔作“1”的指法,同样地去吹奏别的调的笛子,那么它们又各是什么调呢?现分列如下:

(1)用D调曲笛第三孔作“1”(全按为“5img28”)的指法去吹奏

img29

(2)用D调曲笛筒音作“1”(全按为“img30”)的指法去吹奏

img31

(3)用D调曲笛开第二孔作“1”(全按为“img32”)的指法去吹奏

img33

(4)用D调曲笛开第六孔作“1”(全按为“img34”)的指法去吹奏

img35

(5)用D调曲笛开第四孔作“1”(全按为“img36”)的指法去吹奏

img37

(6)用D调曲笛开第一孔作“1”(全按为bimg38”)的指法去吹奏

img39

(7)用D调曲笛开第五孔作“1”(全按为“img40”)的指法去吹奏

img41

由于笛子是多支、多调为一套的乐器,所以它转调(变指法)之后,很难用统一的A、B、C、D……各调名来标记清楚它所要用的指法。因为在同一个指法中,用不同的笛子,就可以奏出各种不同调来。所以我们在以下的讲解和练习转调时,一律不标用调名,统一用工尺谱的标调方法如:“小工调”(就是基调,是以全按为“5”,第三孔作“1”)、“凡字调”(就是用全按为“4”,第四孔来作“1”)、“正宫调”(就是以全按为“2”,第六孔来作“1”)……这样在练习中,不论什么调的笛子都可用来吹奏了。

下面把笛子上的七种转调(指法变换)的指法,用表列出,供练习时参阅,见下表:

小工调全按为“5”(第三孔作“1”)的指法表

img42

“●”黑点为闭孔,“○”白点为开孔,img43”半开半闭孔。

正宫调全按为“img44”(第六孔作“1”)的指法表

img45

尺字调全按为img46”(第二孔作“1”)的指法表

img47

六孔笛吹尺字调(第二孔作“1”)为适应新调音阶排列的要求,故第二孔音必须降低,使用半闭或叉口吹法。

乙字调(全按筒音作“img48”)的指法表

img49

凡字调全按为“img50”(第四孔作“1”)的指法表

img51

六字调全按为“img52”(第五孔作“1”)的指法表

img53

六孔笛转六字调(第五孔作“1”)时,因新调音阶排列的需要,第五孔、第二孔音故应降低,用半闭或叉口法吹奏。

上字调全按为“bimg54”(第一孔作“1”)的指法表

img55

①此调全按筒音为本调b7音。
②此调因变化音的指法太多不易演奏,故日常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