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6.1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评估一台计算机的性能时,通常要根据该机器的字长、运算速度、内存容量、外存容量等主要技术指标来进行综合考虑。

1.内存容量

内存容量是指计算机内存储器的容量,表示内存储器所能容纳信息的字节数。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及数据的处理都要调到内存才能进行,内存容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内存容量越大,所能存储的数据和运行的程序就越多,存放较多的数据,以减少对外存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了程序的运行速度,所以内存容量也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在计算机内部,各种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储,数据的存储单位有以下术语。

(1)位:记为bit或b。它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存储单位,可用0或1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位。

(2)字节:记为Byte或B,是数据存储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构成,即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56个值。

存储容量一般以字节或字为单位。但由于存储容量一般都很大,所以现实中又常以KB、M B、GB、TB、PB等为单位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lKB=l024B,lM B=1024KB,1GB=1024M B,1TB=1024GB,1PB=1024TB

2.外存容量

外存容量是指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外存储器存储信息的能力。外存储器的容量越大,该系统的性能就越好。

3.字和字长

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被存取、传送、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串就叫做一个字或单元,每个字中二进制位数的长度称为字长。

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越高。其次,字长决定了指令直接寻址的能力。

4.时钟主频

时钟主频是指CPU在单位时间(通常用s)内产生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主频单位是兆赫兹(M Hz),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快。

5.存取周期

把信息代码存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取出,称为“读”。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或存储周期)。

6.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是平均运算速度。运算速度的单位为MIPs(即百万条指令每秒),运算速度是一项综合性能指标,主要取决于CPU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性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例如,所配置外围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所配置系统软件的情况等。